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的只是普通的描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那么简单么?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不然呢?阁下以为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是什么呢?

《桃花源记》谁都知道,只要是读过初中课本,相信都学过这篇文章,且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知道了早在晋代那个动荡而无序的历史时期,有一位希冀逃避乱世独自享乐的浪漫主义伟大诗人陶渊明。

陶令盟也是目前我们文坛上公认的有晋一代最最卓越而风发的才气作家,成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大诗人,大作家,和史上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大诗人都足以抗衡媲美的伟大诗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每一个不甘向命运低头俯首的有志之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安逸歇马,为自得骏奔,自抒胸臆,自出机杼,喜看天边云卷云舒,醉卧旧蓠花开花落。

陶靖节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眼见受缚于上司的耳提面命驱驰巧使,干脆就挂印封金辞官而去,回到他衣不蔽体、环堵萧然的破房中过起了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

他的这篇《桃花源记》,也正记录了他本人对于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的憧憬与渴望,故而才有了这千古绝响的《桃花源记》。

陶靖节在里面叙述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征伐、没有倾轧的洞中世界,无论秦汉不知魏晋。


勿消说,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生存世界,却在现实里无法觅到这样的人间仙境,加上各种民不聊生、苛捐杂税和相互倾轧、明争暗斗的现实世事,让诗人产生了逃避的想法,并有了逃避的实际行为。这是在诉说一个生民无予立足惨遭涂炭的史实,也在控诉统治者一手遮天暗无天日的黑暗世道,更是在那个无助的社会空间里,世人希冀得到的额外馈赠,哪怕像老子说的那样: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也好过如此这般的世家混战饿殍遍野。

这是诗人理想的世界,也是诗人逃避现实的思想基础,对于那些无为又无能为的无力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远远的逃离这个现实要好的呢?

现实无法回避,残酷不能逃离,那就只能寄望于心中的伊甸园了,故而也就有了这世人皆羡的世外桃花源,也只能是思谋着在心灵里面寻求慰藉,却不敢面对现实冰冷而无望的世界。

可惜,那个时代框架下,诗人的理想永远也不可能实现,欲望永远是欲望,却不可能变成美丽的现实,这才是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残酷控诉和无奈的诉说,故而,桃花源永远成了人们美好梦幻的代名词。




红尘弥勒


陶渊明在小时候受过儒家文化的教育,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意思是雄心壮志超越四海,满怀豪情,展翅高飞。) 的志向;也受到了当时盛行的道家思想的熏陶,热爱大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经营“仕途经济”,但并不顺利,直到二十九岁时,才出任江州祭酒,因不愿与世俗官僚们“同流合污”,不久便辞官归家。不久,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只当了八十多天,便作了《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一直到生命的终结。

经过仕途的波折,陶渊明的思想臻于成熟,他更愿意躬耕于田间,像一般农民的那样,而不是去做一个地主。他尽情讴歌回到田园的快乐,宁愿守着粟麦桑麻,再也不愿回到那污浊的官场。陶渊明是一个清高、正直洒脱、善良的人,不随世、不顺俗,只有美丽的大自然才是他永远的朋友。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自由、快乐、祥和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桃花源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把一个虚景写成了真实的存在,但陶渊明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让人琢磨不透的话题,如桃花源中人们的叮嘱和故事结尾的“不复得路”等情节,虚实难辨,恍惚迷离,让人意犹未尽,满腹疑云。整篇故事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许是害怕日薄的世风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不允许“凡夫俗子”得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中人们幸福,浪漫的生活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的,不同于天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陶渊明在归隐时只是想到了个人的荣辱进退,写《桃花源记》时已经想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幸福。这与他多年的躬耕生活体验相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能提出来也是很难得的。


绿叶小杏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若说"壮志逸四海"代表少年淘渊明的抱负,那末"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桃花源"便可看成为他晚年思想的结晶。而前者到后者却可以有着它本身发展的必然性,那就是贫寒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从要求参预政治而不可得,到逃避政治不满现实的最习见的一种思想发展过程。

陶渊明象历來出身于封建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一样要求参加政诒,有所作为,但又往往不能实现"壮志"于是只好走上隐逸的道路,虽然如此,但陶渊明还是奋发乐观的。为了排遗自己的苦闷,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支援,他总喜欢引用古代的骨气,有正义感的人们蔑视权势利禄的行为事迹來肯定自己,來否定社会现实。

这就是他所描写《桃花源》诗的根本原因。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