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擁有天下四分之一地盤,為什麼兵力少於劉邦?

公元前207年十月,反秦義軍首領之一的劉邦率軍抵達霸上,秦王子嬰宣佈投降,秦朝滅亡。兩個月後,項羽也帶著四十萬諸侯聯軍浩浩蕩蕩進駐關中,並以諸侯聯軍上將軍身份總攬大權。次年二月,項羽在關中分封諸王。秦朝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地梁、楚地區,下轄九個郡,相當於佔據了天下的四分之一。項羽的主要競爭對手、漢王劉邦被冊封到了西南邊陲的巴蜀地區,下轄三個郡。

項羽擁有天下四分之一地盤,為什麼兵力少於劉邦?

從封分結果來看,項羽拿了大頭,他手上掌控的人力、物力、財力都無疑是當時的天下第一。而劉邦不僅地盤只有三個郡,而且巴蜀地區在當時還是典型的窮山惡水,各種資源都極度匱乏。可是在不久後發生的“楚漢之爭”中,劉邦出動的兵力卻遠高於項羽,漢軍的後勤保障也比楚軍穩定許多。項羽打敗了劉邦無數次,但劉邦卻像是“打不死的小強”,每次總能緩過勁來。究其原因,也是由於劉邦兵多糧多。那麼問題來了,項羽擁有天下四分之一地盤,為什麼兵力卻會少於劉邦呢?

項羽擁有天下四分之一地盤,為什麼兵力少於劉邦?

項羽兵力少的第一個原因是他和劉邦在軍隊建設方面採用的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策略。項羽的目標是要打造一支精銳之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兵貴精不貴多”。所以他對招募士卒的要求很高,他自己的親軍部隊更必須是家庭出身良好的子弟。至於那些雜牌部隊,項羽基本是看不上的。比如“鉅鹿之戰”結束後,項羽將20萬秦軍降卒全部坑殺,因為他覺得這些降卒完全無用,養著他們反而是浪費糧食。

劉邦在軍隊建設上採取的辦法與項羽截然相反,他的第一目標就是追求多多益善。劉邦本人是混混出身,所以他並不在意手下出身是土匪還是強盜,只要不缺胳膊少腿,能上場打仗就行。劉邦只在意數量,不在意質量的結果就是軍隊戰鬥力極差,比如“彭城之戰”中劉邦帶著56萬諸侯聯軍與項羽的3萬精銳決戰,結果卻被項羽打得滿地找牙。不過人多也有人多的好處,那就是劉邦能做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始終難以被擊倒。

項羽擁有天下四分之一地盤,為什麼兵力少於劉邦?

項羽兵力少的第二個原因是他的氣量狹小,不信任他人。韓信曾這樣評價項羽:“項王這個人婆婆媽媽,如果有將士受傷,他會親自拎著飯籃前去探視,流著眼淚拉著對方的手說長道短。可是將士們有戰功理當封爵,他卻把印捏在手裡磨來磨去,直到方印都磨圓了,他還捨不得給別人。”所以除了項羽的“鐵桿粉絲”外,其他人都不願與項羽共事,諸侯們也不願與項羽結盟。

劉邦在封賞方面則表現得非常大方。韓信平定齊國後向劉邦提出申請要做假齊王(代理齊王),劉邦回覆說:“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於是便派人封韓信為齊王。西漢開國功臣王陵這樣評價劉邦和項羽的區別:“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項羽擁有天下四分之一地盤,為什麼兵力少於劉邦?

項羽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在處事方面總是想要一步到位,雜牌軍不好用就乾脆不用,給他人封王封地會造成未來的隱患,所以乾脆不封。而劉邦是個實用主義者,雖然他文不成武不就,但卻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只要幫他一起打項羽就要什麼給什麼,毫不吝惜與人分享利益。所以跟隨劉邦的人越來越多,跟隨項羽的人越來越少。勝負的天平才最終倒向了劉邦這邊。值得一提的是,等到天下大勢已定,劉邦掌握了絕對的力量後他開始卸磨殺驢,此時已再也沒人能與他抗衡了。當年劉邦發出去的諸多“大紅包”,最後又全被劉邦收回囊中。

參考文獻:《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