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下午時間段,外賣單量比較少,萬達廣場附近的街道上,成排的電動車放在路邊時刻待命。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陳大哥一個人坐在電動車上,一邊刷著手機上配送軟件的頁面,一邊抽著煙。他說,自己現在只要打開手機就會下意識的滑動屏幕,空閒所有時間都用來刷新界面搶單。飯點的每一個瞬間,片區幾十號騎手都在盯著界面。


“ 點一根菸的功夫,四塊錢就沒了。”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01

美團新增 33.6 萬騎手,

送外賣真的這麼好賺錢嗎?


一年前,陳大哥開始在廈門送外賣,此前一直在老家三明的一家工廠當流水線工人。


“2月份、3月份前半個月,是最好賺錢的。在外面跑的騎手少,加上春節補貼,有人一個月能掙1萬多。從3月下旬開始就不好做了,很多公司倒閉,好多沒工作的都跑來送外賣,能搶到的單越來越少了”。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美團發佈的數據,很大程度上也證實了陳大哥的說法——1 月 20 日至 3 月 18 日,美團新增 33.6 萬騎手,其中18.6%原來為工廠工人,14.3%原本為銷售人員。


即便在萬達廣場附近這樣一個公司多、商家多、訂單多的區域,陳大哥也不容易搶到單,“騎手越來越多,但是不少鋪頭關門,或者撤離,訂單就更少了。”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林大哥之前的月收入在6千到8千之間,基本上一個月出勤28天,一天要跑12個小時。在這個行業裡,最拼的外賣員早上10點出門後,一直要跑到次日凌晨3、4點才收工,但能賺到一萬左右的也只是極少數。


午餐高峰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一天的收入。從中午11點到下午2點,也是他們最緊張的時刻,整個人如同投身於戰鬥。


“高峰期爭分奪秒,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林大哥說,“午餐高峰期不出意外,大概能送20多份外賣,一天的收入至少有了保障。但要保證這個收入並不容易,半路電動車壞了,和機動車有了擦碰,餐館出餐慢了、訂餐人住的小區太大,或者高層電梯壞了,就意味著這一趟4、5個訂單可能全部超時,訂餐人可能會投訴,也可能會給予差評。

如果訂餐人給了差評,他就要被扣20塊,如果他私自點了提前送達,要被扣50塊,如果訂餐人打電話向平臺投訴,他就可能面臨200元到500元不等的罰款。所以很多外賣員都是加足了馬力在路上狂飆。


“想不被扣錢,你就得做到心中有路,眼中無燈”,知乎上,一個外賣員不無調侃地說。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說起這一年配送工作的感受,林大哥說,遇到最委屈的時候,就是高層送餐,顧客不接電話,電梯又需要刷卡,為了能準時完成配送任務不被差評,自己只能跑著上樓。


但也有暖心的時候,遇到下雨天,有些客人會備註說“下雨天,騎慢點,不著急”,大夏天的時候也會遇到客戶在拿到餐食後遞給他一瓶水,說句辛苦了。“那個時候就會覺得很感動。”


02

轉行送外賣,

也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

疫情的影響下,轉行送外賣的人像雨後春筍一樣層出不窮,林輝就是其中一個。


林輝去年在廈門一家旅行社當業務員,小公司扛不住這次疫情帶來的壓力,在三月份宣告倒閉。面對生活壓力,林輝不敢在家無所事事,於是在網上找了份送外賣的工作。


他身兼兩個外送平臺,主要配送的區域在蔡塘廣場和軟二一帶。但如今送外賣的行情也不樂觀。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午高峰過後,他和另一個轉行不久的騎手蹲坐在牆角邊聊天,他們在這邊已經等了兩個小時也沒接到單。


“最近轉行送外賣的人的確很多,也不想著能賺多少錢,大家都是為了混口飯吃。實在不行,我就得再註冊幾個平臺了” 。


說這句話時,林輝抬頭看了一眼暴雨將臨的天空,“心情和這個天色一樣黯淡”。


像林輝這樣臨時轉行的服務工作人員還有很多,KTV的前臺、電影院的檢票員、酒吧的調酒師無一不是迫於生活壓力,幹起了這項與專業不相干的工作。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問他轉行送外賣後有沒有什麼感受,林輝說,每天臨近餐點的時間段都很緊張,看著配送時間逐漸縮短,電動車越開越快,而下雨天是最難受的。


雨天路滑,上下天橋連人帶車滑下來的事情常用。這一滑,外賣箱裡四五個訂單都撒了,你得賠訂餐人的飯錢,還有可能被人家投訴,別說賺錢,可能一天都白乾了。但你說怎麼辦,下雨天的單子是最多的。”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說起當下城市人最熟悉的事物,莫過於快遞和外賣,很少有哪一天能離開它們。但弔詭的是,我們最陌生的,也許正是送外賣的人。


03

我知道別人看不起我們


去年國慶大閱兵,外賣騎手們上了“銀河護胃隊方陣,不少人說這是大家的“救命恩人”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今年三月份,美國的《時代週刊》破天荒地把美團外賣騎手高治曉放上了雜誌封面,表達對他們的敬意,疫情期間正是這些不曾休息的擺渡人給各家各戶送吃送藥送口罩。


但現實生活中,他們受到的對待並沒有這麼地光鮮。即使是倡導職業平等的今天,依舊有很多人覺得外賣員是一個非常不“體面”的工作。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要不是沒別的本事,誰願意送外賣啊。”林輝在說自己送外賣的經歷時這樣講。


“常常被冷眼相待”、“很多其他職業的人看不起我們”,另外幾位接受採訪的騎手們,也都提到“尊重”這一點。而網上則有很多網友吐槽,說“外賣員常常不接電話,提前點送達”,而對於他們在馬路上闖紅燈更是嚴加指責。


騎手和用戶的矛盾,這跟平臺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對於騎手的尊重,只需我們調整一下自身的看法。


60天,新湧入33萬外賣騎手!送外賣=“高薪與自由”?


前段時間有很多網友說,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真的讓自己對外賣員這一職業改觀了許多。以前歲月靜好的時候,感覺不到這些基層工作者有多重要,危難時刻,他們的不可替代性就體現出來了。


但對其他職業的尊重,我想,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體現出來的最基本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