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挑戰(《存在與時間》Day2)

閱讀內容:第4—6節 P14-31

內容概要:

這三節內容主要通過闡述存在問題在存在者,即此在層面的優先地位;進而要求理清存在問題的雙重任務:界定和揭示一般存在意義的視野——時間,同時要解構存在論的歷史。

第四節 存在問題在存在者層面的優先地位。此存在者不同於其他一般地存在者,這種存在這被稱為此在,此在是在活動中的存在者。這一點從此在的德文單詞Dasein就可以看出,意思是去存在,始終是一種未完成、在活動中的狀態。“此在無論如何總要以某種方式與之發生交涉的那個存在,我們稱之為生存”。(P15)生存也可理解為站出來存在的活動,這個存在者從本質上是它有待去是的那個存在。生存問題是關於此在的種種可能性的問題。而對於此在的存在論的分析工作本身就構成基礎存在論,因而此在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首須問及其存在的存在者。

第五節 此在的存在論分析——展露用以解釋一般存在意義的視野。對於此在的存在論分析,最本質的目的是使存在者得以顯現,即迴歸至最本真的狀態。而此在恰恰是以存在著的方式領會著存在,由此出發的視野就是時間。因此用以揭示一般存在意義的視野就是時間。“一切存在論的中心提法都植根於正確看出了的和正確解說了的時間現象以及它如何植根於這種時間現象”。(P22)而時間作為解釋存在意義的視野,不僅意味著在時間之中,而且是超時間的、非時間的存在均包含其中。

第六節 解構存在論歷史的任務。 存在論即關於“存在”的理論,是關於存在是什麼以及存在如何存在的理論。通過解構存在論的歷史,不僅能夠了解各個時代的哲學家如何看待存在問題,而且能夠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時間的。存在論(ontology)在海德格爾之前被稱為本體論,海德格爾開始才稱為存在論。巴門尼德提出將存在作為研究對象,亞里士多德用十個範疇轉化了存在問題,被認為是本體論的雛形。而曾經一度觸及時間和時間性的是康德,但是由於康德擱置了存在問題、對事件的分析仍沿襲傳統,導致他並未觸及事件的本質,而這種耽擱可溯源至他對於笛卡爾“我思故我在”不假思索的接受,我思故我在並未說清楚我在的存在意義,使得我思在存在論上陷入全無規定的境地。作者提出應關注對生存活動的分析,提倡時間的基礎存在論。

金句摘錄:

1.生存問題總是隻有通過生存活動本身才能弄清楚。P15

這句話突然向我聯想到陳老師《教學論新編》中關於活動與素質發展之間的相關對應性關係。一種能力或素質的生成,總是需要藉助於特定的活動來實現。相應地,生存問題是需要通過對於生存活動本身進行分析與解構,才能夠有所獲知。


我的閱讀感悟:

從向死而生的角度看此在。舉例而言,死亡這一概念從生存論的角度而言就是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確知而不確定的、超不過的可能性。即是說死亡只能是一個人去面對的,我們知道自己終有一死但不知道是哪天,這是人生之大限、無法超越。而死亡對於此在而言,就是一種終極可能性,並不是指此在的存在結束,而是這一存在者的一種向終結而存在的狀態。死亡不是終結,而是存在可能性的實現。

當作者闡明瞭自己的寫作目的、再次強調了存在及其意義的重要性之後,必然要提出自己的觀點。他提出自己寫作立足點的方法,很像我們現在的文獻綜述,即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前人圍繞存在問題做了哪些研究,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如將存在作為理所應當的前提而忽視了對其本身的探討。之後在批判性反思的基礎上,點出自己的立足點,從時間的視野解構存在及其意義。雖然裡面涉及很多概念,但是基本的思路還是很值得我們借鑑的,在做歷史分析的基礎上其實就已然闡明瞭研究的理論依據和創新點。


我不理解的地方:

1.一個時代只是因為它是“有歷史性的”,才可能是無歷史學的。P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