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挑战(《存在与时间》Day2)

阅读内容:第4—6节 P14-31

内容概要:

这三节内容主要通过阐述存在问题在存在者,即此在层面的优先地位;进而要求理清存在问题的双重任务:界定和揭示一般存在意义的视野——时间,同时要解构存在论的历史。

第四节 存在问题在存在者层面的优先地位。此存在者不同于其他一般地存在者,这种存在这被称为此在,此在是在活动中的存在者。这一点从此在的德文单词Dasein就可以看出,意思是去存在,始终是一种未完成、在活动中的状态。“此在无论如何总要以某种方式与之发生交涉的那个存在,我们称之为生存”。(P15)生存也可理解为站出来存在的活动,这个存在者从本质上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生存问题是关于此在的种种可能性的问题。而对于此在的存在论的分析工作本身就构成基础存在论,因而此在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首须问及其存在的存在者。

第五节 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展露用以解释一般存在意义的视野。对于此在的存在论分析,最本质的目的是使存在者得以显现,即回归至最本真的状态。而此在恰恰是以存在着的方式领会着存在,由此出发的视野就是时间。因此用以揭示一般存在意义的视野就是时间。“一切存在论的中心提法都植根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它如何植根于这种时间现象”。(P22)而时间作为解释存在意义的视野,不仅意味着在时间之中,而且是超时间的、非时间的存在均包含其中。

第六节 解构存在论历史的任务。 存在论即关于“存在”的理论,是关于存在是什么以及存在如何存在的理论。通过解构存在论的历史,不仅能够了解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如何看待存在问题,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时间的。存在论(ontology)在海德格尔之前被称为本体论,海德格尔开始才称为存在论。巴门尼德提出将存在作为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用十个范畴转化了存在问题,被认为是本体论的雏形。而曾经一度触及时间和时间性的是康德,但是由于康德搁置了存在问题、对事件的分析仍沿袭传统,导致他并未触及事件的本质,而这种耽搁可溯源至他对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不假思索的接受,我思故我在并未说清楚我在的存在意义,使得我思在存在论上陷入全无规定的境地。作者提出应关注对生存活动的分析,提倡时间的基础存在论。

金句摘录:

1.生存问题总是只有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才能弄清楚。P15

这句话突然向我联想到陈老师《教学论新编》中关于活动与素质发展之间的相关对应性关系。一种能力或素质的生成,总是需要借助于特定的活动来实现。相应地,生存问题是需要通过对于生存活动本身进行分析与解构,才能够有所获知。


我的阅读感悟:

从向死而生的角度看此在。举例而言,死亡这一概念从生存论的角度而言就是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而不确定的、超不过的可能性。即是说死亡只能是一个人去面对的,我们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不知道是哪天,这是人生之大限、无法超越。而死亡对于此在而言,就是一种终极可能性,并不是指此在的存在结束,而是这一存在者的一种向终结而存在的状态。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存在可能性的实现。

当作者阐明了自己的写作目的、再次强调了存在及其意义的重要性之后,必然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他提出自己写作立足点的方法,很像我们现在的文献综述,即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前人围绕存在问题做了哪些研究,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如将存在作为理所应当的前提而忽视了对其本身的探讨。之后在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点出自己的立足点,从时间的视野解构存在及其意义。虽然里面涉及很多概念,但是基本的思路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做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其实就已然阐明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创新点。


我不理解的地方:

1.一个时代只是因为它是“有历史性的”,才可能是无历史学的。P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