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解讀:聊齋之考城隍,其實說的是蒲松齡自己

作為《聊齋志異》的開篇,《考城隍》被人們過分解讀,歸根究底,有一個共同點,“這是一個老貢生的自嘲之作”。今天我們來分享這個。

故事第一句便是“我姐夫的祖父宋燾”云云,然後故事開講,宋燾一個屢試不中的老秀才,很輕鬆地就考上了城隍之位。城隍是陰間的官職,宋燾以為母親盡孝為由,請求給母親養老後再上任。“百善孝為先”,陰司顯然比人間更懂得如何平衡規則和道德,由同期的張生接任,宋燾得以死而復生。母親養老完成,宋燾上任後穿著官服去岳父家拜訪。

說到這,《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前後,岳父對他的態度截然不同。可見古代功名對一個讀書人的重要性了,不久前還被人看作廢物,一旦中舉就成為人上人,也就不怪范進中舉後會高興地成了瘋子。

再觀前面,陽間的官屢試不中,而陰間的官一試便中,難道陰間的神仙識人不明,陽間的考官才是火眼金睛?自然不是。由此可見,當時官場的黑暗,良才也只得死後才有用武之地,真是諷刺啊。


古典文學解讀:聊齋之考城隍,其實說的是蒲松齡自己


一開頭由實入虛,明確告訴你,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例子。“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是文中蒲松齡借宋燾之筆寫出,想告訴別人自己的善惡觀,即有所圖謀的行善,不能稱為善,是偽善;不是有意給別人帶來傷害,雖然造成了損失,這種行為不能被叫做行惡。好比救人是善舉,但明知是惡人還去救他,就不能成為善了;一個人從樓上失足,掉下來砸傷了路人,失足者雖然給路人帶來了損失,但他並非有意行惡,不能叫他惡人。

這則故事其實說的便是蒲松齡自己。人或許不能太順,你人生太順利,早晚有人讓你付出代價。蒲松齡三次考試都拿到了第一,然後往後餘生屢試不中,就連自己的門生都入朝為官,而自己也只是歲數夠了,太老了,根據慣例才被補了個歲貢生。蒲松齡沒有才華?只能說當時陽間的考官被金錢利益蒙瞎了眼睛。


聲明:本平臺致力於傳播解讀傳統文化,文系原創,分享過程中如有不足,歡迎後臺留言建議。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