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月光”,你為啥總存不下錢?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血淚史,年初給自己定了今年存5萬的目標,結果到了年底算了算還差7萬……

難道是掙得太少?可是……

賺4000的時候,你說存不下錢。

賺8000的時候,你也說存不下錢。

工作三年的人說存不下錢,工作五年的人也說存不下錢。

仰頭眼巴巴期待財富增量的時候,一低頭,破了個大窟窿的袋子,連存量都遙不可及;一抬頭,同齡人早早在第一桶金的助力下一馬當先。

所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不小心就“月光”,你為啥總存不下錢?

1

看看經濟學家怎麼說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查德·塞勒看來,傳統經濟學中消費者的經濟行為都是理性的假設,他以數學方法和生活實際證明人的非理性經濟行為是一直存在的。

首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同一款包包,在A店賣1000元,10公里外的B店只要900元,你會在哪買?多數人可能覺得差距太大,還是會不辭辛苦地去B店。

如果同一款包包,在A店賣到10000元,10公里外的B店只要9900元。當價格以萬計算的時候,你還會為了100塊翻山越嶺10公里嘛?

這個例子就可以用塞勒的“心理賬戶”理論很好地詮釋:人們為了簡化經濟決策,會在腦海中創造不同的賬戶,每個賬戶裡有不同的存款。

由於心理賬戶的存在,消費者經常會從價格比較中提取或積極或消極的交易效用,並與自己的消費偏好結合得到相應的公平標準。

因此,消費者在做出決策的時候往往會違背一些簡單的經濟運算法則,只考慮每項選擇的個別影響,而忽略了全局影響,以至於隨心所欲地做出許多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看到這裡,趕快回憶一下,生活中的你是不是有很多非理性消費行為~

2

其實這是別人的鍋?

塞勒分析了一系列消費行為,提出了社會感染力理論,塞勒認為有兩點比較重要:一是多數人都把別人作為學習對象;二是社會感染力是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式。

社會感染力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與氛圍有關,當很多人都表現出同樣的行為或者是抱著同樣的想法時,他們的行為或想法就會相互影響。

第二種來自周圍人的壓力,如果你在乎別人怎麼看你,那麼就會迫於外界的壓力來保持和大多數人同樣的行為。

這樣就可以將自己貧窮的鍋丟給你身邊的人了。一個月光族,在一群月光族包圍下,會本能的忽視自己卡里所剩無幾的餘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買買買。

如果你存不下錢,或許真正的原因是你身邊的人太窮了……

好了,開個玩笑~其實存不下錢的根本原因,還是塞勒所說的“自制力缺乏”。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個缺乏自制力的人,被一群同樣缺乏自制力的人包圍……錢包裡的錢只能跟你說拜拜啦~

一不小心就“月光”,你為啥總存不下錢?

3

現在開始改變一下吧

高曉松在《曉說》中提到:美國整個的設計,我覺得體現了這個國家一個重要的精神,就是量化。因為量化,所以高效。

量化本身,是挽起袖子庖丁解牛的過程。試想,當你能將每天時間都精確到小時,有條不紊地把一件件事情處理好,簡直帥炸了好麼~

那麼存錢這件事如何量化呢?

1、掙錢量化

很好理解對吧?對不少朋友來說,每月薪水固定,若它還處於較低水平,存錢就只得靠壓縮開支實現。

這階段的真正重點是儘可能地提高收入,或通過能力提高,或通過斜槓兼職,才可在保證基本生活品質的前提下,精力充沛地進一步創造出財富。

應該為“收入提高20%”、“多掙3000元”憋足勁,而不是為一禮拜省了20塊水果錢而高興。

2、存錢量化

比如,每月存500元。工資一到手,先把這500元買入理財產品,其餘的拿去花,不至於讓買買買成習慣的朋友一下子被勒得喘不上氣。

一來,等於打造風險備用金的池子。二來,每個月固定存一筆,等到達某期限後,每月有同樣金額可以取出以應對日常開支。

3、目標量化

買房買車買衣買包…想做什麼,需要多少錢,然後設置個數字,看著存錢進度一天天接近目標,是不是成就感滿滿?

4、拆分類比

當你購買不熟悉的東西時,衡量到底值不值,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將購買對象用你最熟悉的東西,或者最近想要的東西拆分類比。

  • 心情不好出去吃頓安慰大餐,代價是一支Dior口紅;
  • 看中奢侈品包包,代價是去海島6日遊;
  • 入手新出的美容儀,代價是一套技能培訓課程。

用熟悉的類比,量化不熟悉的東西,就很容易具象出來啦。況且,做選擇題總比做問答題容易嘛,順便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