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電影你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為什麼?

每日嗨影視


韓國電影《熔爐》

再也不想看第二遍的電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本片取自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真實事件。

來自首爾的老師仁浩來到霧津應聘聾啞人學校,雙胞胎校長和教導主任向他索賄五千萬韓元,與此同時,他發現學校籠罩著壓抑緊張的氣氛,一次下課後,仁浩聽到女廁所有哭泣聲,後來他漸漸發現各種不同尋常的事情,一個驚天隱秘被慢慢揭開……
影片是一場有關正義與邪惡鬥爭的故事,侵犯孩子們的變態人渣,是十足的衣冠禽獸,表面上有頭有臉,有很多頭銜,慈善家,教育家,內心早已如最骯髒的蛆蟲,這些人掌握各種資源的人相互勾結,價值關被扭曲,只想追逐錢權。

可孩子們是無辜的,她們一生都會被這個噩夢困擾折磨,面對觸目驚心的事實,沒有觀眾能夠保持理智,那些人都不能稱之為人!
校長串通手下用卑鄙下流的手段虐待暴力這些聾啞孩子長達五年之久,最讓人吃驚的是,正義遲遲沒有來到,這些畜牲並沒有接受相應的法律處罰。

面對那些不堪入目的施暴鏡頭,看的內心十分折磨,然而現實比藝術更殘酷!

熔爐,燒著我們每一個人!


八哥影音


“哪部電影你再也不想看第二遍了?”當我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的腦海中馬上就浮現出,我曾經看過的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



這部影片的故事情節,我不想在這裡重複,影片中演員的演技如何?我也不想評說,我只是想說說,為什麼不想看第二遍的原因?首先,看了這部影片之後,我感到這部影片並沒有給我帶來任何精神上的愉悅和情操上的昇華,反而使我感到很壓抑很壓抑,而這種壓抑就在於這部影片所反應的內容,與我的認知所產生的巨大的反差,因為對於我們這些經歷過部隊生活的人來說,部隊的生活不是電影中所描繪的那樣,雖然說人與人之間難免有摩擦、有衝突、有矛盾,而且確實存在著這樣成那樣的一些“小人”,但那只是個別的現象,而馮小剛卻在影片中把這些個別的現象加以放大,從而使觀眾們誤以為部隊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竟然是這樣的。 其次,這影片中,馮小剛用了許多隱晦的畫面,來表現他所理解的那個時代,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觀眾都認同他的理解,也不是所有的觀眾都贊同他的看法……。
本來這部影片的主題很不錯,配的歌曲《那些花兒》《芳華》也很優美動人,演員們穿的草綠色的六五式軍裝上的“一顆紅星,兩面紅旗”也很奪目,但是,由於編劇在這部影片中所講述的那段故事或者導演在這部影片中所採取的那些表現手法,使觀眾們看到看完這部影片後,感到心情很沉重,很壓抑。所以,我看了一遍以後,我再也不想看這部電影了。


穗原談影視


《少年的你》不想再看第二遍。

因為不想看到少年孤立無援的樣子,不想看到老師無法保護學生的樣子,不想看到警察無法保護受害者的樣子,不想看到社會無可奈何的樣子。

曾經和同學探討校園暴力的問題,沒有經受過校園暴力的人主張一定要尋求幫助,經受過校園暴力的人卻覺得可笑,因為他們知道沒有用,只會遭受更嚴重的報復。

一切理想化的設想在有經歷的人面前,都顯得無比可笑。

看《少年的人》總是能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

雖然結局是我們想看到的樣子,但一前一後的兩人,依然讓人覺得悲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