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探》:節奏是把雙刃劍,臺詞多配角比重小,難引共鳴

4月18日,終於等來了舢板心心念唸了半年的《紳探》,因為之前預告片的效果不錯也給了過高的期待,希望可以看到一部中國版卷福。實際上8集連續看下來的確看到甚至聽到了不少卷福的影子,劇情也算是中規中矩,有懸念,有推理也有反轉,不過總感覺還是缺了點什麼。仔細想了想,看《紳探》感覺自己是旁觀者,而缺了點參與其中的樂趣,而舢板覺得導致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節奏。

《紳探》:節奏是把雙刃劍,臺詞多配角比重小,難引共鳴

要說節奏,節奏緊湊、不注水不拖沓,應該是《紳探》最大的優點,可能是觀眾看夠了沒完沒了的長鏡頭,看到快節奏的《紳探》不由得眼前一亮,大呼過癮。但是舢板覺得,如果通篇都在被高速節奏所支配,那節奏勢必也會帶來相反的作用。

去掉片頭、片尾和前情提要,《紳探》平均每集30分鐘,每個案件需要大約3集的篇幅,那麼一個案件的時長大約是90分鐘,算算時間相當於一部精緻的日劇SP的長度,同時也要長於一集一個案件的普通日劇長度。從時長上面來看,《紳探》只能算是中等,還有繼續壓縮的空間,但是《紳探》為什麼會有節奏快到自帶倍速的感覺呢。

《紳探》:節奏是把雙刃劍,臺詞多配角比重小,難引共鳴

舢板覺得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應該是臺詞太多了。臺詞量具體有多大?我們來看一下第一集大偵探對大戶人家家境的解說過程,這段臺詞絕對是節奏快的典範了。19個分句,大約150個字,大偵探只用了26秒就說完了,也就是平均一秒就要說5個音節,換做英語和日語可能還算是正常的,用中文實在是有些鬼畜。類似這種臺詞劇中還有很多,不管那些重要的,還是不重要的線索,總會被這樣一段快節奏的解說覆蓋。

而這樣“從頭到尾”的快節奏,在劇情上給舢板最直觀的感受是,很難通過臺詞分清線索的重點,快節奏的臺詞又很搶戲,基本無法忽略。而對於演員,也要心疼一秒鐘,由於需要保持較高語速,會變得難以控制重音和停頓,也就變相削弱了一部分的演技。

《紳探》:節奏是把雙刃劍,臺詞多配角比重小,難引共鳴

當然,也不是說高速臺詞不好,《名偵探狄仁傑》第一集中白客飾演的白元芳也曾表演過一段高速長臺詞,僅僅一段快節奏長臺詞,8秒8個分句61個字,憑藉著超高的語速成為了全劇的亮點。但是如果全劇都用這種語速,估計贏來的就不是稱讚而是雞蛋了。畢竟看國產劇,聽不清內容還要看字幕的體驗不是很好。

《紳探》:節奏是把雙刃劍,臺詞多配角比重小,難引共鳴

除了高速臺詞以外,主角的臺詞還覆蓋了配角的戲份,比如第一個案件收尾,本來應該是引人深思的話題,被女主角解說出來卻完全沒有產生共鳴。因為舢板看到這裡是滿臉問號,馬博遠吃喝嫖賭到什麼程度?虐待妻子到什麼程度?民國離婚這麼難嗎?難道不能求助只能出軌?這些疑問一個又一個地冒出來,而劇情到這裡卻強行收尾了。

《紳探》:節奏是把雙刃劍,臺詞多配角比重小,難引共鳴

本應該交給配角們表演的部分卻交給了主角們來旁白,只有幾句話就匆匆收尾,還沒思考就結束了,實在是沒有什麼說服力,也略顯倉促。直到最後,馬太太婚內出軌的形象是強於一位失敗婚姻的受害者的。舢板想說影視劇不是有聲電子書,雖然對於電視劇來說劇情重要性大於導演,但是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一些視覺效果的。

如果說很多國產劇的缺點是配角搶戲,那麼《紳探》又完美地做到了一個極端,那就是配角雖然數量不少,但是基本沒有什麼作用。沒有足夠的空間給主角襯托出一個形形色色的世界,只看到了主角們的活躍,也就變相縮小了這部劇的格局。

《紳探》:節奏是把雙刃劍,臺詞多配角比重小,難引共鳴

當然造成節奏過快的原因還有一點是因為瘋狂切鏡頭,很多時候想多看一眼證據,近距離看一眼證據,或者多看一眼嫌疑犯和大偵探的面部特寫,只能手動點暫停和自行截圖放大。

《紳探》中的角色大部分時間都處在運動的狀態下,角色不是在運動就是在說話,想看到一張正面面部特寫都難,靜止畫面或者是表情細節特寫就變得更加困難。不暫停根本跟不上思考,這樣也削弱了推理劇中觀眾和主角一起思考的互動樂趣,變得從頭到尾被鏡頭帶著跑,在上個鏡頭還沒看完的時候就被切掉了,自然也就少了些參與其中的樂趣。

最後,雖然《紳探》離中國版卷福這個標準還是有一定的距離,但不能否認它作為一部國產網劇來說素質不錯,還是可以一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