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現象:老人對哪個孩子不好,結果養他們的卻是嫌棄那個孩子

朋友最近被家裡的事愁的焦頭爛額,電話好幾小時安撫母親受委屈的心,後來聽朋友訴苦宣洩才知道他的愁事。

他的老家在農村,家庭核心矛盾就出現在他奶奶身上。

自從他爺爺去世後,他的奶奶無法自己一個人生活,於是就在三個兒子家“輪班制”吃住。本來這種養老方式也沒什麼,怪就怪在老太太十分偏心她的小兒子。

小兒子結婚老人花錢給買房買車,另外兩個兒子結婚幾乎沒太置辦,好在兩個兒子爭氣,自己掙錢娶媳婦,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對於老人的這種偏心,兩個兒媳婦雖然心中不滿,但是沒有和老人居住在一起,也就沒說什麼,過好自己的日子。

農村怪現象:老人對哪個孩子不好,結果養他們的卻是嫌棄那個孩子

老太太不想“輪班制”養老,她喜歡小兒子,就想一直住在小兒子家。於是,便把家裡的老房產過戶到小兒子名下,多年的積蓄存款也都給了小兒子,想討小兒子的歡心。

另外兩個兒子得知事實後也是氣憤至極,平時老太太偏心也就算了,最終分家產居然都沒有自己的份,對於老太太真的是心涼了。

小兒子非但沒有感激母親的贈予,好好贍養老人,反而在大冬天的時候把老太太攆出了家門,老太太的被子也丟到了外面,冬天這麼低的溫度也沒有心裡的溫度更具寒意。

老太太去大兒子家,大兒子家經濟條件好,但大兒子早已對母親的偏心心灰意冷,尤其是自己的媳婦當初就是被母親的刻薄對待上吊輕生,喪妻之痛,對於這個有血緣的母親早已麻木。大兒子拒絕贍養老太太,生病可以出錢, 但是住在家裡不可能。

老太太迫不得已只好去二兒子家,二兒子是老太太最嫌棄的兒子,從小到大都對二兒子刻薄冷眼,甚至連二兒媳也遭遇到“愛屋及烏”,二兒媳年輕時沒少受老太太的欺負。

農村怪現象:老人對哪個孩子不好,結果養他們的卻是嫌棄那個孩子

二兒子心地軟,看到老母親無家可歸便要贍養老太太。二兒媳知道後那是八百個不願意,家產房產一分錢沒得到,還要贍養老人,重點是老太太對他們都不好,連自己的孩子從小到大也沒有得到奶奶的關愛,想想心裡實在是忍不下這口氣。

於是,二兒媳跟二兒子吵著要離婚,家裡還有小兒子要養,生活壓力也很大,現在還要養個怪脾氣的老人在家,恐怕家裡會被搞得雞犬不寧。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事的確最難辦,於情、於理、於法之間三重維度的衡量。

今天的局面,不得不說是老人自己作的,百因必有果,今日的“果”就是她昨日種下的“因”。

類似的案例不僅僅是我朋友這一家的情況,可以說農村這種怪現象還是挺多的,老人對哪個孩子最不好,結果最後養他們的反而是他們最嫌棄的孩子。

這個怪現象,我想想其中的原因可能跟家庭教育與人性有關。

農村怪現象:老人對哪個孩子不好,結果養他們的卻是嫌棄那個孩子

老人偏愛某個孩子,就會無形中對孩子“溺愛”,與其他兄弟姐妹相比,這個孩子能很明顯地感受到父母的愛,於是在父母面前的“優越感”十分強烈,甚至會瞧不起其他受父母冷落的手足。

一個“溺愛”的孩子,又怎會尊重父母,孝順父母,他覺得父母給他的一切都是他應得的,哪裡有感恩的心?

老人最嫌棄的孩子,在家中的地位肯定是最低的,做什麼都不對,也沒有父母帶來的“安全感”。

他們從小到大就明白一個道理:自己要自強、要懂事、要自立,遇到事情父母是不會幫助他們的。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比較有出息,不靠家裡的父母自己闖出一片天地。這種人長大後也更具有同理心,心地善良,當然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父母受苦,再苦再難也會在老人無家可歸的時候贍養老人。

那麼,贍養老人和人性又有什麼關係呢?

人是趨利的,老太太過早的把家底交代了出去,兒女知道老人現在沒有錢了,即使贍養也得不到什麼好處了,“丟棄”是人性使然

老人還是要手裡有些安身立命的“家產”傍身,我老公的爺爺這點就做的很好。

農村怪現象:老人對哪個孩子不好,結果養他們的卻是嫌棄那個孩子

爺爺也是有三個兒子,“輪班制”去每個兒子家住一個月,去誰家吃住便給誰家2000元伙食費,每個兒子都很孝順,對老人贍養照顧的也都很好。

這麼做無論是因為子女孝順,還是因為趨利,至少都會保持一種平衡關係,讓贍養關係更加和氣、更加穩固、更加平等。

老話講:養兒為防老。但是很多問題其實就出自家庭教育上,從源頭就出現了問題,不要到老了問題爆發了,才指責兒女不孝順,先問問自己是不是配的上是個合格的父母。


關注@90新生日記,更多備孕、孕產、育兒相關的內容,記錄我的真實生活。

農村怪現象:老人對哪個孩子不好,結果養他們的卻是嫌棄那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