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还是续封?印度抗疫面临两难

东方网 黎里

自当地时间3月25日起,印度实施为期21天的全国封锁,以防疫情进一步蔓延;4月14日封锁期满后,面对不断升级的疫情,莫迪政府宣布全国封锁延长至5月3日。如今期限又至,解封还是续封?国内舆论纷繁,莫迪政府在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压力下左右为难。

解封还是续封?印度抗疫面临两难

(图片说明:印度总理莫迪,来源于新华网)

印度“封国”好处明显

作为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印度超过13亿人。印度的全国封锁,也被称为“全球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封锁”。同时,印度公共医疗设施相对落后,不少地区人口密度大且卫生条件较差,甚至连洗手的清洁水都找不到。全球提倡的“社交疏远”和“经常洗手”,在印度很多地区难以实现,大大增加了感染新冠病毒的危险性。

在美欧发达国家“沦陷”疫情的现实面前,莫迪在3月24日毅然宣布“封国令”,卡在印度疫情恶化的关键当口。印度果断实施“全国封闭”的最大好处是将疫情遏制在若干人口密集的疫情“红区”,防止全国恶性蔓延,避免出现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那样的全国性失控。截止5月3日,印度显示的确证病例37776例,死亡1223人,在全球疫情排行榜上居第16位。这些数字较之瑞士、瑞典等全球经济和医疗高发达的国家都要少,比美国就更少了。这不能不说是莫迪总理审时度势,“封国”抗疫的成绩单。

对此,印度社会各界给予了很高评价。舆论认为莫迪有远见也有魄力,体现了其一再强调的印度抗疫“以人为本”的原则。印度媒体评论,倘若不是莫迪总理的“英明果断”,如今不知有多少印度人躺在了医院病床上,死于疫情。印度民众接受采访时表示,美欧国家不断抱怨自己每10万人只有10来个重症监护室,而印度全国都没有多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防护服甚至口罩都是稀缺资源。一旦印度疫情像美欧国家那样全面恶化,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美国这个全球抗疫的反面典型衬托下,处于全国封闭中的印度人普遍庆幸政令的及时。

抱怨“封国”声音渐强

凡事都有两面。莫迪突然“全面封国”,印度全国除农业外的经济活动几乎陷入全面停摆,印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人的就业问题。近年来印度经济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处于“四十年来最高水平”,成为莫迪屡遭诟病的施政败绩。疫情及“封国令”让印度的失业率雪上加霜。

解封还是续封?印度抗疫面临两难

(图片说明:印度总理莫迪参加群众集会,来源于新华网)

据估计,印度全国有约1.9亿人是自雇人员或在非正规的经济部门和企业工作,突然的“全国封锁”加剧了企业的倒闭潮。《亚洲时报》估计,“印度80%的人口每天收入不足5美元,其中大部分通常用于食品和住房费,他们很少有充足储蓄。这种流行病又无情地加剧了人们的就业和生计问题”。印度储备银行前行长拉古拉姆·拉詹公开发出了惊呼:“失业率令人担忧和震惊……我们需要以有计划的方式解决失业问题,国家必须尽快开放。由于我们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我们没有能力在长时间内支持各领域民众的生活保障。”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估计,自全国封锁以来,印度有1亿多人失业,失业率达23%以上。印度经济学家们在四月底召开的网络研讨会上表示,如果封锁继续下去,印度的饥饿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比病毒大流行死亡的人数要多。印度“必须接受与新冠病毒一起生活的新常态,并在保护最弱势群体的同时,促进身体健康的人尽快重返工作”。

还也有舆论将不同疾病导致的印度人健康伤害进行比较。《印度斯坦时报》5月1日发表巴尔卡·杜特的评论指出,印度正在开始一场比Covid-19更大的危机,是时候开放了。他坦言:“我以跨越六个地方邦的广度作了近50天采访,结论是如果继续采取全国统一的封锁措施,印度将发生比Covid-19更大的人道主义及社会和经济灾难。”杜特称,从最近五周印度新冠病毒致死人数来看,印度属于“全球的异常值,其科学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印度的新冠病毒死亡率,都比不上每天夺取印度人生命的其它疾病的死亡率。“如果观察到每天有1300名印度人死于结核病(TB),以及死于癌症的人数则如此之多,那么你会看到印度到目前为止的新冠病毒死亡率还差得远”。

在全国封闭后,印度除农民工的贫困和他们“所遭受的耻辱”之外,还出现了其他严重危机。其中的关键是穷人无法获得正常的医疗服务。在阿格拉,一名患有慢性肾脏病的老人被拒绝每周一次的透析,而被要求先进行病毒测试,当测试为阴性的结果出来时,他已经去世。在印度较小的城镇,许多医院无法营业。要么不敢露面接诊,要么担心发生其它犯罪行为,这使一些机构感到警惕”。

还有评论说,尽管积极的病例接触者追踪和隔离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印度“不能将测试视为世界末日的应对”。现在印度已关闭了国家的整个经济实体,包括房屋协会、医院、工厂和工作场所等,即使它们中只有一个人被检测为阳性就得全面隔离。“如果每一个检测阳性的情况都引发恐慌,我们将永远无法重建我们的生活和国家”。现在印度“有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即如何重新启动经济,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全部关注”。同时,数百万印度儿童已脱离了学校系统,其中只有很少部分能在家通过互联网继续网课。

莫迪有意调整“封国”措施

面对印度日益加重的经济危机和日益强烈的放开管控呼声,莫迪总理在5月1日前走访印度多个政府部门和经济实体征求意见,听取民意,并通过视频连线与印度地方邦领导人沟通,了解各地真实情况。上周,莫迪与包括民航、劳工和电力等在内的不同经济条线分别开会,并与印度商务部等部委详细讨论,重点是如何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促进小型企业复兴,加快印度经济复苏进程,把疫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据来自新德里的报道,莫迪政府一方面出台国家紧急救援措施,以“缓解金字塔底层所面临的困难”。政府170亿卢比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向全国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粮食和烹饪用油,向贫困妇女和老人提供现金补助等,并为印度企业提供各种紧急救援和经济刺激。同时,莫迪根据印度疫情态势,计划从5月4日开始放宽印度“全国封闭”的某些限制措施,包括开放“绿色或部分橙色地区”的防疫管控,以逐步恢复经济活动,破解民生难题。印度其它地区特别是“疫情红色地区”仍将维持封闭状态,至少还需维持两周,两周后再视疫情变化做出新决定。印度内政部的声明表示,“红色和橙色区域将继续加强接触者追踪,挨家挨户监视,除了医疗紧急情况以及必需品和服务的供应外,其他人员不得自由出入”。

莫迪总理4月26日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强调印度抗疫战斗已经打了一半,但人们不要“误以为新冠病毒传播已得到全面控制”,“我呼吁大家不要陷入过度自信”,印度“病毒的危害还远远没有结束,始终保持警惕至关重要”。莫迪强调,将尽一切努力使“红色区域”变为橙色区域(14天内未出现病例),再变为“绿色区域”(28天内未发生病例)。但印度疫情热点地区和病例收容区,将继续保持封锁。

莫迪同时强调了印度重新开放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但他认为目前印度“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强劲”,民众不要过于惊慌。据估计,莫迪的“封国政策”暂时不会作全面调整,但会根据印度疫情形势和国家经济社会情况走一步看一步,仍以严控为主,但会逐步放开,以免全功尽弃。

(作者黎里为东方智库研究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