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多怪痰,痰的解決之道——以溫藥和之

古代醫家提出了“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兼痰”及“痰之為病,變幻百端”等學術見解。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災。”一語中的,對痰病的廣泛性作了高度的概括。那麼痰飲該怎麼治療呢?

#中醫#

怪病多怪痰,痰的解決之道——以溫藥和之

在此之前,我們先看看,痰會引起哪些問題,有哪些表現:

1、頭油很重。頭髮像打了摩絲一樣,幾天不洗可以捋成一團。慢慢的頭髮就會掉,就像一塊地,肥料多了莊稼被燻死了,這就是所謂的脂溢性脫髮。如果把頭髮剃光了,可謂油光可鑑,比剛擦過的皮鞋還亮,完全可以當鏡子照。

2、臉上的油也很多。用紙揩下來可以炒一盤菜了。臉上會長很多痘痘,這種痘痘的比較碩大,不像青春痘那麼鮮紅。

3、怎麼也睡不醒,越睡越想睡。早上起來頭重如裹,整個人濛濛的,恍恍惚惚。

4、他們總感覺很累,不願意走動,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能夠躺著絕不坐著,能夠坐著絕不站著,能夠站著絕不走著。以為自己身體很虛,想吃點補藥,一吃補藥身體更不舒服了,更沉重了。

5、他們大腹便便,有著碩大的圓滾滾的肚子,嚴重者低下頭看不到自己的腳尖。

6、他們的大便很不爽,上廁所的時間很長,浪費的手紙也很多,大便黏膩,很臭,怎麼也衝不掉,必須要用刷子。

怪病多怪痰,痰的解決之道——以溫藥和之

7、他們的胃口不好,吃飯不香,不知道什麼叫餓,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腹脹。但是他們卻喜歡吃肉,喝點酒胃口就開了。

8、他們會有口臭,他們會有腳氣,會有痛風,會有陰囊潮溼,會有白帶異味。

9、他們的舌頭,伸出來很膩,舌苔厚厚的,會發黃,也可能不黃,但就是很厚很厚。

以上九點,具備了五點以上,就該好好的祛祛體內的痰了。當然,痰重之人的表現,遠遠不止上面9種表現,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

怪病多怪痰,痰的解決之道——以溫藥和之。

張仲景談“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是因為無溼不生痰,脾為生痰之源,脾主中焦,溼為陰邪。所以“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這是指一般規律。

仲景先師治痰飲方有:苓桂術甘湯、己椒藶黃丸、大小青龍湯、五苓散。對於停痰留飲的慢性腎臟疾患,最後都用溫陽藥補氣行水藥治療。

怪病多怪痰,痰的解決之道——以溫藥和之

治療急性發作的水氣停留,飲邪停滯病證時,也不要忽略溫熱學說的應用。例如:某男子,因急性腎功衰竭、無尿症住院。內科請我會診,我認為此病發生在夏季,暑熱傷氣,氣不化水,故採用了豬苓湯、益元散之類方劑,收效很好,此病人的溢飲(腎衰)是不能用“溫藥和之”的,而需用清熱祛水藥方能獲效。

所以,對於痰飲證“溫藥和之”的治則,應審證求因,不要千篇一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