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战,中国的还击

一切要从创业板改革说起。

金融战,中国的还击

创业板改革中有一项大家可能不太关注:“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积极适应新经济组织形式,允许符合条件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创业板将对“未盈利、存在表决权差异、协议控制构架或者类似特殊安排的企业新增特殊标识”。

为了“解决创业公司创始人或具有重要贡献的人员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股权稀释、控制力下降等问题”。

说的简单点,就是解决未盈利的同股不同权的高科技企业无法在国内上市的问题。

港股为了小米,打开了这个缺口,并迎来了阿里的回归,A股一直没有开这个口子。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兴企业选择去美国上市,并不是不觊觎国内的高估值,而且碍于股权和控制权结构和盈利要求的限制,没法在国内上市。

而这部分企业大都集中在中国的新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也是盈利能力最强的部分。

这部分企业扎堆去美国上市,一方面让美元投资者拿走了中国发展的红利,同时也造成了A股原地踏步,出现跟中国经济增长不匹配的状况,国内居民无法通过股市投资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只能把资金挤向房地产市场。

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变相成了美国经济的建设者和巩固了美元霸权的根基。

美国的核心产业就是金融,而金融的根基在于股权、债权和实物资产交易,背后才是其庞大的衍生品市场。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不仅要持续给美国的金融服务企业贡献收入,成为其经济的贡献者,也给美元提供了可投资的资产标的,成为了美元的基石。

成为世界货币需要具备三个功能:计价、交易和储备。

储备功能就要求能给境外货币提供投资渠道,需要具备强大的资本市场。这跟咱们有点积蓄也要买理财一样,持有储备货币多少要能产生点投资收益。

中国现在,居民普遍缺乏投资渠道,房地产仍被很多人当做投资首选。

这样的情况下,很难给国际人民币持有者提供投资渠道,人民币就不可能建设出储备功能,也就没可能成为世界货币。

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却给国际投资者提供了用美元投资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机会。

这些中国企业却成为了美元的基石。

中国现在要把这部分拿回来,并且必将大部分放在内地,而不会选择香港。

这是为长远计,不然也就不需要改创业板了,有现成的港股可以用,但港股是用港币和美元交易,而不是人民币,这也是必然放在内地的原因。

中美对抗,轮流出牌,这也是中国打击美国金融的一张牌。


金融战,中国的还击

开赌场的,一定要热闹,赌具多且新鲜,才能生意好。

脑袋清楚的美国人肯定不会喊出禁止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那是愚蠢的自掘根基的做法。

现在中国选择自己开赌场,你猜一面是A股的高估值,一面是美帝的打压和迫害,中国的新兴企业会怎么选?

至于说去美国上市可以往国内融资的问题,钱不就是纸嘛,有股权这个抵押资产,人民币也可以随便印,只要外汇储备能确保央行控制住人民币汇率,印个10万亿人民币是分分钟的事情。

关键货币印出来要有地方去,也就是要有对应的优质资产,新兴企业股权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净值1块钱的净资产,摇身一变就成了10块钱的估值,一抵押就借出来5块人民币,上市了一下,妥妥的印出来了4块钱。

净资产100万的企业,稀释了10%的股权,融入了100万现金,净资产摇身变成200万,50%的负债率,原来可以贷100万,现在可以贷200万,债权变成了股权,利息变成了分红,企业资产负债率直线下降,恢复了继续投资和投入的能力。

股东、企业有了钱,投入研发形成新产品,创造新需求,经济才有持续快速发展,投资者才可能挣到钱,经济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世界已经进入了谁能更有技术的印钱的阶段。

印钱,却不发生通胀并能维护币值稳定,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发展,新核心技术。

创业板改革,是对抗美元霸权的一步棋,也是打造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根基的开始。

金融战,中国开始还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