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消失的閱讀習慣,拿什麼拯救知識匱乏的現代青少年丨有卷讀書

漸漸消失的閱讀習慣,拿什麼拯救知識匱乏的現代青少年丨有卷讀書


我的一個朋友,從小習慣於讀書,每週雷打不動的進行一本閱讀,從13歲開始到今年28歲,閱讀量將近八百本書,其中不乏經濟、歷史等大部頭書籍,也許是因為喜歡,所以一直堅持了下來,到現在我們聊天時的知識量、廣博度,我是遠遠不能相比的。

他每年都會舉辦十幾次大中型演講,有很多的機會接觸剛上大學,或者更年輕的孩子們,當他了解到現在的孩子每年讀書量只有寥寥十數本甚至只有幾本時,他都會十分震驚。經過多次的統計和了解,每年讀書量不足十本的人超過80%,而每年讀書量超過20本的僅僅有5%左右的人。

閱讀這一習慣的漸漸消失,從網絡環境形成之前的電玩時代就漸漸展露苗頭。很多孩子從小時的紅白機,街道兩旁的街機,到後來的PC網遊,掌機等等,逐步讓遊戲替代了閱讀,到今天手機和電腦渠道了紙質書籍。

古時以出自書香門為傲,到如今即使家中書籍滿櫃,也只是裝點門面而已。

讀書是個習慣,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現在的各大軟件都在強調培養用戶粘性,像微信,抖音,讓你利用上所有的碎片時間,走路看、吃飯看、上個廁所也打開刷刷刷,當然習慣性的有大段時間時也捧起手機後就放不下了。

現在網絡中有太多的觀點,太多不同的聲音,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不能分辨良莠,導致迷失在各種新奇的事物中,而喪失了原應有的專心致志和耐心。

這個社會大多人被物慾所惑,人人都知道讀書對人生有好處,可就是靜不下心來讀書了,浮躁的社會浮躁的心,不少人即是想讀書也只是讀一些快餐文化,讀碎片文化了,人心不靜,只有跟著感覺走,盲目和別人去攀比,守不住內心和心靈。

而只有能夠靜得下心人才會去讀書,才能體會到讀書的好處,感悟讀書的快樂。多彩的社會,多彩的人生,唯有選擇讀書學習的人才是最理智,最智慧的人。選定了讀書,那怕物質生活窮一點,可精神生活卻十分豐富,人是需要精神支撐的,這個精神就是追求人生的精神享受,這也人生一種聰明智慧。

有家長問:孩子課業繁重,課餘時間有限,該如何高效提升孩子閱讀能力?特別是經典難啃,不易理解,該如何增進孩子對閱讀名著的興趣?孩子表達與寫作時辭藻貧瘠,想象力匱乏,如何有效幫助孩子積累素材,讓孩子從閱讀中學以致用呢?你會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嗎?歡迎關注“有卷讀書”,有卷讀書基於青少年閱讀現狀,在全國首創“雙課雙導”模式,對當日閱讀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挖掘、昇華,讓孩子真正把書吃透讀懂,提升文本理解能力和思維深度,提升文學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