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山西|平定皇綱

平定皇綱,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是流傳於平定縣東回鎮西回村的一種民間傳統表演藝術。

非遺山西|平定皇綱

平定皇綱歷史悠久,表演形態奇特,表演時有民間鑼鼓打擊樂開道,抬“皇綱”者只走特定的陣法,護綱的武師自由穿插於“綱”隊伍之間表演。在平定始發於明朝末年,相傳,西回村耿氏兄弟耿洪通、耿洪道在京開鏢局,他們僱傭了好多青壯年練武之人抬綱、護綱,其中也有許多家鄉人。每逢回家過春節時,覺得太冷清,想鬧紅火,有人提議說學你們給皇家抬綱押鏢吧。於是就找來木料,做了長二尺許的綱箱,十二乘,刷上紅漆,表示一年有十二個月,每個月都過得紅紅火火。四周插上彩旗,把最響的鈴鐺拴在箱環上,用槓桿和箱架固定好。想到抬綱路上的艱辛坎坷,就創編護綱的基本陣法:“一字長蛇陣”代表行走崎嶇小路;“二龍出水陣”代表行走較寬敞之路;當遇到敵情時就用“八卦陣”;“九曲黃河陣”用來表現護綱的不易與爭鬥的跌宕。護綱武師手持刀槍劍戟,只舞得虎虎生威,並不時做“拋杆”“轉向”等絕活。表演隊伍隨著節奏的變化,時而行雲流水,時而排山倒海,鈴鐺聲、金屬物敲擊虎頭聲、演員的吶喊聲匯成一片,場面宏觀,震天撼地。

隨著表演的增多,正月十五起綱時,村民們在綱箱上面寫上風調雨順、福祿壽喜、吉祥平安等字樣,並畫上農作物,來到壽聖寺燒紙,祈求佛祖保佑在外綱謀生的親人吉祥平安,祈求風調雨順有個好年景。而後,在全村的十八個廟宇前舞之蹈之。之後,又發展到於本村陰曆六月二十三的廟會上進行表演。至此,平定西回皇綱,成為當地祈福、祭祀的主要民俗活動之一,一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綱”,通俗地講是指古代官方、商賈託鏢局所運的貨物。平定皇綱用民間表演藝術手法再現了歷史上護綱、押綱的過程。

非遺山西|平定皇綱

綱由抬杆、箱架、綱箱、箱環、頂旗和槓鈴等六部分組成。抬杆由槐木製成,富有彈性,表演者隨鼓點節奏,抬其舞蹈,腳下生風,“綱”便上下顛動,形成一種特有的藝術效果。綱箱為木質,長二尺許,四周漆彩,四角插彩旗,外延插木龍頭,口銜穗物。左右上方各插鈴鐺一串,隨著綱被抬起後有節奏地晃動而發出叮叮噹噹悅耳的鈴聲。綱正前面寫字,其餘三面皆繪有彩圖,或八仙過海,或山聳水流,或吉祥如意,有玉米、穀穗、白菜等農作物置於綱中,意在祝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綱兩端底部中央皆為金屬製成的虎頭,其上面用彈簧掛一金屬敲擊物,隨著綱上下顛動,金屬物會合著拍不斷地敲擊虎頭,發出“叭叭”的聲音,故有“顛綱”之稱。頭綱、尾綱分別插帥旗、令旗。

皇綱一般有十二乘,表示一年有十二個月;或者二十四乘,表示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表演時,兩人一乘,二十四乘皇綱,四十八人隨著指揮和鼓點,變幻出不同的陣形,並在陣形變化的時候,綱前面的字便會組合出政通人和、風調雨順、喜慶有餘、百業競發、萬民擁戴、五穀豐登等吉祥成語。

皇綱隊伍,前後左右,武師身懷絕技,一個個將手中的刀槍劍戟耍弄得眼花繚亂、虎虎生風,並時不時地有拋杆、轉向等絕活表演。


有節奏的鈴鐺聲、金屬物敲擊虎頭聲、演員的吶喊聲、觀眾的喝彩聲彙集在一起,形成太平盛世的歡樂海洋,盛況空前,能讓表演者與觀望者激情湧動,給人美感以及力量感。

1994年春節,村民耿蟬傲牽頭集資湊款700元,使皇綱表演又出現在西回村街頭。之後,平定縣西回村委會也決定要拯救傳統文化瑰寶,恢復皇綱這一民俗表演活動。經過走訪抬過綱的老藝人,經過對皇綱藝術內容的挖掘整理,村委會出木材,民間藝人齊上手,製作了十二乘綱,僅用了六天時間,瀕臨失傳的皇綱就出現在西回村街頭。皇綱一經再次面世,就引得四方轟動。

次年,由村委會出資又增加到二十四乘綱(表示一年有24個節氣)。同年10月份,參加了山西省小康建設大會民間藝術展演,榮獲一等獎;2003年元宵節陽泉市街頭文藝表演榮獲金獎;2004年山西省電視臺《一方水土》欄目做了專題報道;2008年參加了陽泉市春節文藝街頭巡演,獲金獎。

每逢正月十六,皇綱這朵民間藝術奇葩,就會屹立於民間藝術之林,開放在平定的鄉村、縣城……(李解 王旭燕 作者單位:平定縣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