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别报道丨“90后”考古人:我们想让你了解人类生活的过往

编者按:每一份工作都有价值,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被关注。他们的劳动,让你看见历史。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红网记者带你走进一群考古工作者,从他们的工作出发,去探寻劳动的意义。

五一特别报道丨“90后”考古人:我们想让你了解人类生活的过往

沈江正在查看从考古项目工地上发掘的文物。

五一特别报道丨“90后”考古人:我们想让你了解人类生活的过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官窑基地内摆放着从各个考古项目工地上发掘的文物。

红网时刻记者 袁思蕾 长沙报道

沈江刚从益阳一个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工地上回到长沙,他带回来的一批从项目工地上出土的陶器,正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官窑基地进行检测分析。

出生于1991年,沈江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几年前,他从中山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成为了一名考古人,开始踏着前辈走过的足迹,走上探索历史踪迹、找寻人类过往的漫漫长路。

考古工作,让“未知”成为“已知”。两个词虽一字之差,其中却包含了考古人工作和生活的多个方面。考古工作需要长时间野外作业,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调查勘探、考古发掘等。因此,常年出差在外、时常经受风吹日晒、皮肤黝黑,成了考古人的显著特征。

“今年因为疫情,3月份才去工地。”皮肤黝黑的沈江有些腼腆,他说自己平时大部分时间出差在外,要配合很多诸如高铁建设、房地产项目这类的工程项目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基本上一年之中,有十个月左右在外面。”沈江说,现在各地的建设项目比较多,发现了不少墓葬、遗址,需要他们去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一般情况是过年前回来一下,年后就要出去,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一点。”

五一特别报道丨“90后”考古人:我们想让你了解人类生活的过往

考古人希望通过他们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了解人类曾经生活的各个方面。

沈江是科班出身的考古人。尽管高考时,他的第一志愿不是考古学,但随着后来学习的深入,真心喜欢上了考古,也觉得性格慢热的自己确实适合做考古研究,就一路走到了现在。

“我们不单单是挖墓葬的。”沈江笑着说,影视剧让大家认识了他们,也让大家“误会”了他们。他经常会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科普考古知识,想尽己所能让更多人正确认识考古工作,“这份工作的价值,大概就是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保留更多一点的文化遗产。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了解人类曾经生活的各个方面。”

说起家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沈江的言语中有些愧疚:“刚开始会有怨言,家人也需要陪伴。”尽管如此,他还是马上就要返回工地了,“工地上比较忙,明天又要过去了。工地那边已经发现了大的墓群,现在天气比较好,就想趁着这段时间加紧工作,先进行调查勘探,之后就是考古发掘了。”沈江说。

【来源:红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