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我们过分夸大了英语在成长中的分量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

郑强认为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这20年时间里,我们过分地夸大了英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分量,实际上是我们民族极其不自信的显著表现。你认为呢?

英语是一种工具,而非是一种知识,但我们的教育,把英语知识化了,导致学这玩意特别消耗时间。

英语最重要的功能,不就是跟人交流吗?

但口语在英语教学里几乎是最差的。

英语更高一步要求,不是应该阅读和写作吗?

但我们钻研语法的时间,超过读写的训练几十倍……

目前的英语教育的确应该踢出去教育体系,替换成实用英语,以听说,以交流,以读写,以能无障碍获得英语背后代表的文化和科技成果为目的。

不要小看“路径依赖”这四个字。

我最开始朦朦胧胧想明白路径依赖这件事儿,就是那个著名的“为啥洋泡面里没叉子”的问题。都说你可以去结账柜台索要一次性筷子,但是这和泡面碗里直接带叉子到底哪个方便,难道不是一目了然?洋人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所以很多人就理所应当地觉得“洋人这么做了一定自有其高明之处”,就像现在有些人给群体免疫洗地一样。

在泡面碗里放个叉子难吗?不容易,需要在已经成型的生产流水线中间加一个环节,增加成本若干;但也不难,中国已经通用几十年的做法,能有多高的技术?那为啥不这样做呢?

因为对厂商来说,没必要。反正市场上大家都没叉子,我放了叉子也不会让我销量高多少,搞不好还要被友商针对,现在这样也挺好的,不方便的是消费者,又不是我。就如同进化一样,只有一个基因对你非常有害的时候它才会被淘汰,如果它只是略微有害或者只是对你没用,那是不会退化掉的,这个小小的危害就会一直小小地折磨你。

千百个这样的小危害积累起来,你就会在“仍然能凑合活着”的前提下感觉到无尽的痛苦。移动支付方便是方便,现金不能用吗?能用,就是耽误几秒。网上订餐方便是方便,电话订餐不能用吗?能用,就是麻烦点。高铁方便是方便,坐飞机不行吗?行,就是稍微贵点、折腾点。

千百个小麻烦累积在一起,中国的留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感觉,发达国家怎么像个原始社会。

因为需要应试。现如今的国内英语教学系统是最适合于应试的。改革当然好,但是不改有坏处吗?对学生当然有,但是从教学系统的角度来看,完全没有啊,我为什么要改?徒增麻烦。

因为鉴于中国参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程度,中国大量能够实现阶级跃迁的岗位(无论管理还是技术)都需要具备基本水平的英语能力。当那些当初选择不学英语的学生试图应聘这些岗位时,会发现当初的选择让现在的自己失去选择的资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