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孩,你為什麼不讀課外書?

親愛的小孩,你為什麼不讀課外書?

有一個現實早就擺在我們眼前:農村小孩普遍不讀課外書!

我們不禁要問:原因何在?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這是西漢文人劉向的諄諄教導。前蘇聯的大文豪高爾基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這醫愚的藥,這進步的階梯,農村的小孩怎麼就直接無視了呢?

親愛的小孩,你為什麼不讀課外書?

在家沒有家長引導,沒有讀書氛圍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俗語也說:跟什麼人學什麼人,跟上神婆跳大神。孩子的行為習慣無疑折射的是家長的個人修養。

我國有數量驚人的留守兒童群體(近年略有減少),這些孩子大都由年邁的不識字爺爺奶奶等撫養。這些老人要保證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已是不易,更遑論這種高級的精神需求!

即使不留守的,哪個農村父母不是為地裡的活忙的昏天黑地?不是被手機電腦電視佔據了身心?誰會讀書?那你不讀書,你的孩子怎麼會讀書?上行下效,這是樸素的真理!

親愛的小孩,你為什麼不讀課外書?

有位農村初中的語文老師,在長達十幾年間,在家長會上都會特意提出同一個問題: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孩子買個20本以上的課外書?臺下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均是大眼瞪小眼,給出統一答案:沒有!

不過也有例外的:比如上大學的哥哥姐姐給買過,城裡的親戚給送過(那是人家孩子看過的)……基本都是外力。

不禁想起新東方的掌門人俞敏洪曾回憶說,他考入北大後,周圍那些同學讀書之多,見識之廣,一度讓他沮喪自卑到不敢和他們交往。優秀如他,尚且如此,更別說旁人了。

看過一篇文章說,農村孩子城市孩子一望便知,一看形象,二看精神氣質。

聽過“腹有詩書氣自華”吧,聽過“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吧,那些農村孩子不讀或很少讀的課外書裡,藏著的是滋潤人生的甘露!指引人生的航標燈!

在學校沒有課時安排,沒有讀書機會

孩子在家不讀書,在氤氳著書香的校園就該讀書了吧。非也!這是我們對校園美麗的誤解!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各種大考小考就接踵而至。而考試內容基本出自課本。

考試後的成績那可是教育部門用來衡量老師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唯一標準!唯一標尺準!

不要看課本那麼薄,一學期就那麼重要的幾本或者十幾本,要把裡面細枝末節的知識點都掌握,絕對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

孩子一頭扎進課本里,學業亞歷山大,老師的教學任務也如泰山壓頂,即便有讀書情懷的老師也要擱置這種雅好,全神貫注抓教學,一心一意提成績。

親愛的小孩,你為什麼不讀課外書?

藏書甚豐的圖書館(近幾年國家配發,個人或組織捐贈數量早已達標)人跡罕至,門可羅雀!只有欣逢上級部門檢查才被寵愛,打掃一新,挑準時間開放!

連那些登記的滿滿的學生借閱卡,也是可憐的老師在繁重的教學之餘,挑燈夜戰造假完成的!

至於為讀課外書安排課時,不要相信!即使果真有,那也是掛羊頭賣狗肉!

課外書的知識,小學階段考的少。等到孩子上了中學,閱讀權重加大,不讀書的弊端立馬顯現,可不讀書的習慣早已養成,而讀書又非一日之功 !

彷彿是恍惚間,孩子們就錯過了最佳讀書年齡,據一份權威資料表明,一個人如果13歲左右還沒有養成讀書習慣,那麼他終生就基本與書絕緣了!

讓我們正視這個現實問題,希望引起各方面重視!讓我們農村的孩子也愛上讀課外書!

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