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鑄劍》是不是武俠小說?古俠和後來的武俠有什麼不同?

》有一些改編,但改動不是很大,故事的大體框架還是一樣的,更突出了對於眉間尺性格的塑造,著名的俠士黑衣人魯迅給了一個名字——宴之敖——魯迅曾用過的筆名。魯迅將黑衣人比作了自己。

《鑄劍》不長,隱喻味道很濃,至於隱喻什麼就看個人的理解了。

那麼,此篇到底算不算是武俠小說呢?

《鑄劍》的故事流傳久遠,黑衣人頗具所謂的古代俠士之風。估計有人得問了,古士和現在理解的俠客有什麼不同?

魯迅《鑄劍》是不是武俠小說?古俠和後來的武俠有什麼不同?

魯迅先生的漫畫,挺有喜感(圖片來自於網絡)

古俠,還是屬於士的階層,包括著名的遊俠和刺客,都屬於士的範疇之內。士,是古代的一個貴族階層,我的理解是鏈接貴族和平民的中間地帶。士包含的內容很廣泛,難以一句兩句話描述清楚。簡言之吧,貴族和平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面,雖然談不到水火不容,但貴族是瞧不起平民的,而士是平民靠近貴族的手段,因為平民可以通過讀書等方法成為士。

比如說客、門客等,都是貴族養的士,屬於貴族的附屬品。

很多人探討所謂俠的精神,什麼是俠的精神?自我意識的覺醒,向權貴階層的挑戰,打破既有的規則,就是俠。

那麼作為貴族附屬品的士到底是不是?應該說是,但屬於古俠。古俠精神的最好詮釋就是:士為知己者死。

魯迅《鑄劍》是不是武俠小說?古俠和後來的武俠有什麼不同?

搜神記,裡面的很多故事很好看,盡顯古文魅力(圖片來自於網絡)

我一直認為古俠的風範其實就一個字——死。我們看過《史記》,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案例佔據主流,抱著必死的決心行事,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形容的都是這些古俠。

但我認為他們距離今日的所謂俠客,還是差著遠了,形容遊俠刺客們還有一個詞——私劍。明白了嗎?他們就是殺手。

因此上,與我們理解的扶危濟困、行俠仗義的俠客,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

魯迅《鑄劍》是不是武俠小說?古俠和後來的武俠有什麼不同?

干將、莫邪是很著名的人物(圖片來自與網絡)

如今的俠客,是一個神秘的群體,不受法律和普世道德的約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準則,所謂武林,這才是讓我們著迷和嚮往的地方。

《鑄劍》中的黑衣人頗有古俠風範,因為其自身也是踏著千年時光而來,魯迅先生將其自比,想來也是有一腔熱血拋灑的決心。個人認為,相比較後世的俠客們,格局還是要小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