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想念哪一位和你一起喝过酒的人?

十几岁时,最向往的饮酒意境是独酌南山,倚窗寄傲,喜欢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常吟“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酒香是从古人的诗词里飘出来的

你最想念哪一位和你一起喝过酒的人?

最爱读《笑傲江湖》“论杯”一章。

记录下:以犀角杯盛白酒可增酒香;饮葡萄酒要用夜光杯,正所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那米酒,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饮这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饮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饮这坛梨花酒,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酒家卖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那时候喝酒、醉酒都存在于想象当中,而实际上,并没有喝过什么酒,也没细品过酒的滋味。

你最想念哪一位和你一起喝过酒的人?

二十岁出头时,最向往的生活是有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有三五好友,撸着串子,喝着啤酒,吹着海风。常有的生活是,闪烁的灯光,迷离的音乐,觥筹交错里的独酌,时而忧伤时而快乐,在豪情壮志时写下“明朝依旧酒常在,英雄壮志怀”。这时候,才知道喝酒本就没那么多讲究,尽兴最重要,喝就完了。

而今,喝酒也不需要人群和气氛,只想静静地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温一壶花雕,看喜欢的书。

重温《人生一串》时,当镜头切到东北串店的场景,男男女女坐在炕头酒桌前趁着酒意侃大山时,我突然脑海中出现了一个问题:你最想念哪一位和你一起喝过酒的人?

你最想念哪一位和你一起喝过酒的人?

不是情人,也不是好友,更不是同事,而是一位年近半百的阿姨。这位阿姨是一位好友的母亲,阿姨姓胡,下文暂且称“胡姐”吧。几年前,我与这位好友合租房子,过年的时候这位胡姐过来团圆, 住了好些日子。我当时正在写毕业论文,所以天天宅在家里,而好友要上班,所以我和胡姐多了很多单独相处的机会。

胡姐是内蒙人,家住海拉尔,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呼伦比尔大草原。我曾去过海拉尔,见识过海拉尔人的酒量。他们酒桌上有“蒙古三杯”的游戏。这“蒙古三杯”除了迎客时连喝三杯以敬天、地、祖先之外,还有介绍酒桌前所有人的名字,记错了一个人的名字就喝三杯白酒。在我的记忆里,对于海拉尔的印象,就是晕晕乎乎的印象,从早晨喝到半夜,倒在床上的时候,脑袋里都是嗡嗡的响声。

你最想念哪一位和你一起喝过酒的人?

我的那位好友不太乐意参与我和胡姐的酒局,也不太乐意看我俩喝酒。所以,我们俩把酒局放在了好友不在的中午。没有那么丰盛的菜肴,可能就是一盘花生米,我俩就能从中午十一、二点喝到下午三、四点,结束语一般都是,“不能再喝了,xx该下班回家了,该做晚饭了”。酒局开始语一般都是,我说:“阿姨,咱们来点黄酒?”然后,我就拿着我温着黄酒,黄酒里还泡了黑枸杞的小壶,来到饭桌前,胡姐一般喝到一般会说:“这酒劲儿不行,总感觉味道像我做菜的料酒。”然后拿出她私藏的白酒换上。有时,胡姐还会直接对着白酒瓶子吹一大口白酒,她说这在他们内蒙要是对着白酒瓶子吹一瓶叫“手把腰”。

你最想念哪一位和你一起喝过酒的人?

我是个喝完酒格外爱吹牛x的人,更少得倾听他人的耐心。但是和胡姐喝酒,我会特别感兴趣地听胡姐讲述她的人生故事。听着人生故事喝着酒,喝啤酒没有胀肚子喝不下的感觉,喝白酒没有反胃想吐的感觉,喝黄酒没有上头的感觉,格外地酣畅。

细想想,这种酣畅,我在其他酒局或是自饮自酌都没有的。想到此更加怀念和胡姐喝酒的日子,也更加想念胡姐,这个一起喝酒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