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技術與SpaceX公司的星鏈技術比,孰優孰劣?

閒著聊聊天呀


華為5G和星鏈技術各有優劣,星鏈不能替代5G技術。

星鏈為什麼不能替代5G

  1. 星鏈衛星信號不能直接為手機使用

馬斯克曾經開玩笑說幾個月後就可以用上來自太空的wifI,密碼是martines。聽著很吸引人。

當然還這個玩笑的後半部分是,你需要帶一個配套終端設備,一個長的像支在棍子上的ufo一樣的東西。(這個東西一般是6-9寸大,基本上和你在必勝客看到的披薩一般大)是不是很奇幻?

衛星通信的頻率是KA27-40Ghz,KU12-18Ghz檔位,你手機的工作頻率是2.4Ghz,兩個不在一個頻道。就像人耳聽不到蝙蝠的聲音一樣,所以直接想要用手機搜索衛星信號的,還是早點斷了這念想。

沒有終端或者地面配套基站設施,普通手機平板,電腦,用不了衛星信號。

2.星鏈衛星目前的規模無法提供5G技術同等規模的通信服務

馬斯克提到星鏈計劃是說希望把通信延時控制在20ms內。目前4G網絡的延時是20ms左右,5G標準的延時是要控制在1ms以內。基本上星鏈計劃提供的服務達不到5G的標準。而延時越大,網絡使用的卡頓感越明顯,實時性越差。

另一方面,按照SpaceX提交給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資料顯示,每顆衛星的設計帶寬是20Gbps,星鏈計劃的初期衛星數1.2萬顆,那麼總帶寬是24萬Gbps,按照4K高清電視20Mbps帶寬計算,這可以提供1200萬用戶同時看電視。

注意,目前為止,只有422顆星鏈衛星在軌道上,按照每半個月一箭60星的速度計算,到1.2萬顆,需要多久,大家可以自行計算。

而目前全球的4G,5G基站粗略估計已有1200多萬座,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加。

所以,大規模大數據吞吐量的通信還是需要5G來支持實現。星鏈計劃只能提供局部地區,或者部分用戶的高質量網絡通信服務。

3.星鏈衛星未必能獲得其他國家的通信業務許可

通信行業在大部分國家都屬於受管控行業還沒有實現外國企業不申報批准自由運營。同理,SpaceX的星鏈技術即使能滿足大眾通信量的需求,是否能各個國家獲得行業資質,這也是個問號。

華為5G技術的優勢和劣勢

5G技術的優勢就不用再贅述了,帶寬大,網速快,延時小。等等

劣勢是因此5G需要大量的基建配合,比如基站的搭建。城市中的基站還比較好搞定,在很多山區,偏遠地區基站的建設維護成本就會很高,包括兩個基站間的光纖鋪設也是一筆高昂的費用。因此5G更適合城市以及人口密集處使用。

星鏈技術的優勢和劣勢

衛星通信的優勢在於3大方向,

一是構建全球通信骨幹傳輸網,用於海洋,荒漠,森林等偏遠且通信密度較小的地區。

這些應用場景下,相比海纜和光纖,衛星通信就能體現出來。跨洲際或者跨多個時區的遠距離傳輸時衛星通信也享有比光纖通信更低的延時。

其二,用於汽車,郵輪,飛機等移動設施上的通信。顯然根據規模效應,星鏈計劃建成後提供的上網資費會比現有的資費便宜。

其三,在遇到諸如地震一類的突發性災難,地面通信能力被毀壞時,或者在部分偏遠地區不便架設基站時,低軌道衛星可以補充通信能力;

華為目前也有類似的衛星+基站的通信補充業務,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很多偏遠地區的通信問題。

雖然華為本身不涉足衛星通信業務,但是華為與衛星通信公司合作,實現了通信的無邊際擴張的全連通,這也是5G和衛星通信合作互補的真實案例。

綜上所述,得出結論是,星鏈計劃看起來很美,他確實有自身優勢,但是想要在大規模通信方面替代5G不現實

5G與其說星鏈計劃滿足了美國5G技術彎道超車的通信需求,不如說它滿足了美國技不如人找個噱頭自我安慰的心裡需要,或者是遮掩了美帝其他不為人知的目的的幌子,比如無縫監聽。


大金聊科技


其實兩者服務範圍並不盡相同,非要放在一起比,也未嘗不可,但概念必須搞清楚。

華為5G:地基互聯網

星鏈技劃:天基互聯網

前者不必多說了,來理解下後者。

2015年1月,馬斯克宣佈SpaceX計劃將約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Starlink)。但據有關文件顯示,該公司還準備再增加3萬顆,使衛星總量達到約4.2萬顆。

每顆225Kg一輛汽車大小。星鏈計劃有望覆蓋地球上所有難以涉足地方。

4月23日,SpaceX成功發射第七批60顆Starlink衛星,馬斯克發推特說,星鏈內測差不多三個月後開始,公測六個月以後。

馬斯克補充說,最初的測試將適用於高緯度地區。星鏈服務最初將在2020年提供給加拿大和北美客戶,並在2021年進一步擴大服務範圍至世界其他地區。

其實這種衛星電話並不是馬斯克首創,當年摩托羅拉投資的銥星系統就這麼幹過,但錢燒沒了,最終也掛了,而SpaceX沒蹈銥星的覆轍,原因就在於其較成熟的火箭回收技術。而其競爭對手OneWeb疫情期間軟銀撤資而宣佈破產,與此同時SpaceX卻新獲5億美金融資,說明成本因素是SpaceX仍舊受資本市場追捧的原因之一。

福布斯雜誌2月份給SpaceX算了一筆帳,到2025年,其天基互聯網年收入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

文中估計,到2021年,星鏈計劃將獲得大約0.1% 的新增互聯網用戶,隨著覆蓋範圍的擴大,這個數字到2025年將上升到2.3%。新用戶將從2021年的20萬增加到2025年的560萬,估計到2025年星鏈的用戶總數約為1440萬。

而SpaceX內部2017年對收入和用戶的估計,該服務的每月用戶平均收入將達到60美元。這樣計算到2025年年收入將達到100億美元。


星鏈優勢:

1、全球組網較5G地面基站組網,成本更低。(計劃上)

2、覆蓋無死角。(理論上)

3、信號強度超過5G。(計劃上)

星鏈劣勢:

1、製造更多太空垃圾。

2、前期主要用戶為5G無法覆蓋的偏遠地區。

3、衛星通信的頻段與WIFI信號不在一個頻段,不能手機直連。


在早先接受CNN採訪時,馬斯克也說,用戶需要配備一個星鏈的接入設備,才能用上這種衛星WIFI。

而這個設備有多大呢?批薩餅那麼大

星鏈最能吸引的首先是偏遠地區客戶,5G信號弱甚至是接收不到的地方。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購買力也弱,如何進行服務定價是個大問題。

而對於人口密集發達區域的客戶爭奪,意味著星鏈要提供較5G更高性價比、更優質的服務,但具體能高多少、快多少、便宜多少,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㔿先生


5G的侷限性基站多,發射距離近,就比如玩無人駕駛與上網,只適合在城市覆蓋信號的地方玩,若到了無信號的地方,就沒有法玩定位和上網了。衛星通訊網絡就不一祥了,還可與地面現有的基站組網,是全面覆蓋地面,無人駕駛定位可以任我行,隨時都可上網,這是在加的地面基站都無法比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e805c38ecdb42e88058e1e1cfa044c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