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祕祕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莊子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又是一個極度聰明的人,兩千年來,迷倒在莊子魅力下的人不計其數,而作為中國影響力最為廣泛的宗教之一“道家”更是將莊子作為開山祖師,和老子並列,是為“老莊”。

1、

莊子其實是敬稱,相當於我們說的“莊先生、莊老師”,莊子本名叫做莊周,宋國蒙人,生於春秋戰國,年齡比孟子稍微小一點。

年輕的莊周應該十分帥氣,而且頗具個性。帥氣是我自己的臆想,因為有趣的靈魂最好還是擁有好看的皮囊,那麼年輕的莊周想必是風流倜儻、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那一類。

但是頗具個性確實證據確鑿,憤世嫉俗、稜角鮮明、敢說敢為、不拘一格,總之在朋友圈裡是鶴立雞群的那一類。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莊周這種個性一保持就是幾十年,年輕時雖然因為才華做了官——“漆園吏”,但是估計沒做多久,因為看不慣一些事情,直接撂挑子不幹了,“漆園吏”變成了“漆園傲吏”。

有人覺得莊周的辭職和陶淵明的辭職是一類的,我不以為然。

陶淵明屬於我不想向你們彎腰我不幹了,而莊周屬於我不需要向你們彎腰,老子就是不想幹了!

一個是滿腹不滿的中年大叔,而一個是灑脫個性的青年才俊。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辭職後的莊周並沒有下海經商,也沒有像陶淵明一樣“採菊東籬下”,擁有幾十畝田地。於是,沒多久就窮困潦倒,身無分文了。

不得已就去找一個做監河侯的朋友借米,結果還碰了一鼻子灰,氣的幾十年都難以忘懷,後來還寫進了《莊子·外物·涸轍之鮒》。

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知道莊周同志是怎麼熬過那段日子的,但帥氣灑脫的年輕人大概是不能再玉樹臨風了。

或者是讀了好多書,或者是想了好多事,當再次出現在歷史中的時候,莊子已經搬家到了黃河以北的濮陽,在那條著名的河“濮水”旁邊住了下來,平時讀讀書,逗逗小朋友,偶爾還跑到濮水去釣魚。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楚王想要請莊周出來做官,派了兩個人去請,正好在濮水邊找到了他。

結果莊周並沒有被高官厚祿吸引,卻委婉地請兩位公差吃了一頓閉門羹。

“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

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窮困潦倒的莊周拒絕了南方大國高官的聘書,在常人看來不可理喻。年薪百萬難道不比你借米還被放鴿子好過嗎?

但這就是莊周的獨特,初看有些玩世不恭,當你理解了莊周的想法後,才會覺得這個人做了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2、

莊周在道家地位極高,僅次於老子,所以提起道家,必是“老莊”,這兩人的名字捆綁了兩千年,而且還將繼續捆綁下去。

道家和道教本來屬於兩碼事,道家是學派,道教是宗教。

但是兩者又是千絲萬連,道教的思想源自於道教,道教又是道家學說的世俗化。

但是無論道家還是道教,莊子都是響噹噹的二號人物,《莊子》一書還被包裝成《南華經》,世代被道教傳頌。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而老子終究是那個神秘的睿智老者,白髮蒼蒼,騎著青牛,莞爾一笑便消失在天邊。

既不灑脫,更不憤世嫉俗,大概年輕的時候也並不會特立獨行。

那為什麼兩人性格偏差如此大,卻偏偏能如影隨形的相伴了千年呢?

3、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無為”,道教也是。

我們熟知的道士都是仙風道骨、不問世事的。但是又有一種說法是“道士逢亂世下山救難,逢盛世隱居修道”,其實這正是道家的思想核心。

老子的“無為”,本質上其實還是是“有為”,甚至是“大有作為”。

為無為,則無不為矣!”

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按照老子的理解,這便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但是莊子是真無為,不只是說說,還真就這麼幹。請楚王的公差吃閉門羹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他為什麼拒絕呢?

其實莊子怕我們不明白,專門寫了《逍遙遊》來解釋。

莊子追求的生活其實就是逍遙。

那些世俗繁瑣,那些功名利祿,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統統是沒有價值的。

生命的目的如果為了追求這些虛幻的東西,那就太悲催了。

相反,如果能找一棵大樹“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生命才是鮮活的,才真正擁有價值。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4、

如果說老子比較古板,像是一個徹底的哲學家,那麼莊子就豐富多了,莊子是一個充滿情感的性情中人。

不僅非常感性,更是一位詩意盎然的文學家,充滿了各種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把《莊子》當作文學作品來讀。

而《莊子》中的《逍遙遊》《庖丁解牛》《莊生夢蝶》等等都是膾炙人口、趣味非凡的名篇。

5、

雖然莊子比老子更性情,更浪漫,但是核心思想卻是一脈相承。

因為老子之後的兩大重量級粉絲,一個是孔子,另一個就是莊子。

孔子問道老子是為了解答心中疑惑,而莊子崇拜老子,那是徹頭徹尾的“迷戀”。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莊子》書中多次提到同時代的人物,仔細讀會發現莊子瞧不上孔子,

更瞧不起天天御風而行的列子,對同是道家學派的楊朱之學也頗有微詞,但唯獨對老子永遠是畢恭畢敬,活脫脫一個“腦can粉”形象。

因為莊子理解老子,並在內心深處是及其肯定的。

其實莊子一生都在踐行著老子所說的“道”,他拒絕了楚王,不願和惠子去爭宰相的位子,是因為老子說的:“無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他雖然終生赤貧,就像泥坑裡自由爬行的烏龜,卻依然逍遙度日,是因為老子說:“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雖然身為布衣,卻依然能夠和在世俗中爭名利的惠子成為朋友正是老子講的“和光同塵”。

充滿浪漫主義的莊子活成了自己的“逍遙”,也活成了老子想過卻只能靠出關才過上的生活“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天馬行空的憤青“莊子”,怎麼會和神神秘秘的“老子”混在了一塊


莊子非但思想上和老子一脈相承,《莊子》這本書也完全可以用老子解讀,

如莊子齊物論就是老子說的玄同;

莊子說的聖人不死,大道不止本身也是闡述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觀點;

莊子說的至人用心若鏡,實則為老子說的:滌除玄覽(以道為鏡),能無疵乎!;

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實則是老子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6、

莊子之於老子,一個浪漫靈慧,一個嚴謹深奧,實則是殊途同歸,最後匯到了一起。

老子不爭什麼,莊子也不爭什麼,老子像頂天的大樹,而莊子則花了一生的時間將這棵大樹添枝加葉,綴上點點繁星。

所以從他們碰撞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永遠會相伴在一起,共同在中國燦爛的文化中永遠閃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