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曹操還是比孫權和劉備強大,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

忠貞之志


有優勢並不一定要打,也並不一定能打贏。

打仗不是兒戲,每一次大戰都關乎國運,越是有戰略優勢的一方對待戰爭越謹慎,一定要等到對方有破綻的時候,才能出擊,不然的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絕不算成功。

作為戰爭來講,守的一方佔有優勢,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也就是說進攻的一方,只有佔據絕對的優勢,才可以用兵。兵力十倍以上,才可以包圍城池。

歷史以少勝多的戰例不在少數,而且,比如,以隋朝國力的強大,尚且不能打敗弱小的高麗。吳國與高麗相比,有長江天險,那麼,曹操赤壁之戰後的軍事實力,與孫劉兩家相比,真的能像隋朝那樣強大嗎?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曹操只有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可惜他沒等到就駕崩了。

幾十年以後,蜀國因姜維連續北伐,已經耗盡國力,而且他在朝中受到排擠,君臣不合,魏國看準時機,一舉滅了蜀國。此時的魏國非常強大,但是仍然要等有利的時機。

又過了幾十年,吳國爆發了大亂,宗室相互殘殺,江南門閥士族不再為孫氏政權效命,此時的晉武帝仍然很謹慎,在吳國的上游蜀地經營多年,準備了數百條戰船,準備順江而下。但晉武帝仍猶豫不定,多次改變戰略,最終在張華的勸說下才發兵滅吳。


歷史的達人


赤壁之戰後,曹操還是比孫權和劉備實力大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

曹操不是不想打,而是經過赤壁之戰的失敗後需要重新組織兵力,等待有利時機在打。雖然曹操相對劉備,孫權其中一方實力要強一些,但要面對孫劉聯盟還是沒有取勝把握的。

剛剛經歷赤壁大敗,軍心民心不穩,曹操首先要穩定局面,常言說,兵敗如山倒,如果不能穩定住就可能有更大的損失,劉備,孫權也利用曹操剛剛吃了敗仗,對曹操拒守的荊州,合肥等地發動了進攻,劉備用諸葛亮的計策,佔領了荊州,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一步計劃然後乘機佔領了西川,這樣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了,曹操短期實現統一是不可能了。

另外除了孫劉兩家勢力,還有西涼馬騰,在赤壁之戰時曹操就擔心馬騰會抄自己後路,赤壁之戰後,曹操設計殺了馬騰,馬騰的兒子馬超報父仇向曹操發動了進攻,在潼關一場血戰,殺的曹操割須棄袍,差點喪命,後來使離間計才打敗了馬超,所以赤壁之戰後,曹操忙於穩定後方,沒有繼續打下去。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赤壁之戰後,曹操力量折損過半,但實力猶存。反觀孫劉方面,作為勝利的一方,力量損耗不是太嚴重,基本拉平了與曹操的差距。這時,再與孫劉繼續糾纏下去,曹操的力量會損失的更為嚴重,甚至有可能一敗塗地,從此翻不了身也說不準,最好的辦法自然是保存有生力量,以圖捲土重來。

另外,真要與孫劉繼續死磕下去的話,曹操大後方的穩定也是個問題。曹操盡起全部兵力,打著“一戰而下”的主意,後方肯定因兵員不足,陷入空虛的狀態。這時,曹操繼續與孫劉交戰是不利的,大後方肯定會變得蠢蠢欲動起來,要是曹操不能及時予以鎮壓的話,就是權力的重新洗牌都有可能。而外部呢?先前採取觀望、窺伺的諸侯,在一有風吹草動後,便會一擁而上前後夾擊曹操,使其徹底敗亡,以重新劃分勢力範圍。

綜上,曹操、孫劉等三人的選擇是極為明智的。避免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種情況的發生,也就順勢斷絕了其他諸侯蠶食、瓜分自己地盤的機會。要知道,“三分天下”基本格局的形成,是在赤壁之戰後很長時間內所確定的,也是各種勢力之間此消彼長的結果。

最後,沒有什麼事是一勞永逸、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爭總在實力的此消彼長之中所發生,也在實力的此長彼消下所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