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乐于分享、慷慨大方。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家长却为孩子不懂分享而苦恼。

孩子不愿分享时该怎么办?该怎样更好的去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学会分享的主体是孩子,但是家长在教孩子懂得分享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阅读今天的文章前,简慧爱邀您思考:

● 您的孩子是否出现过拒绝分享的行为?

● 孩子为什么会拒绝分享?

● 您一般怎样引导孩子分享?这些行为有效吗?


“跟孩子说了很多次玩具要大家一起玩都不管用,到底怎么才能教会宝宝分享啊?” 前两天在简慧爱的家长群里,一位家长向大家讨教引导孩子分享的有效姿势。

看过我们此前的科普文章的爸妈们都知道,2-3岁是孩子“物权意识”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对物品的归属有了认知,十分在意自己的物品所有权。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美国有一首有趣的儿歌,叫做《幼儿所有权法则》——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如果东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如果能从你手中夺过来,那东西就是我的;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它永远不会是你的;如果我在搭积木,所有的积木都是我的;只要看来像我的,那就是我的;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你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如果东西损坏了,那就是你的。


这首儿歌里体现的就是2-3岁孩子的“物权意识”。

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用品、食品等,通常都会遭到孩子的强烈对抗,就像很多家长说的“怎么都不管用”。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有了物权意识后,为什么孩子就不愿分享了呢?

实际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物权意识越强,越愿意分享。但前提是,孩子要有足够的物权安全感。

所谓物权安全感,就是孩子知道自己的玩具借给他人后,不等于它就变成对方的,玩具最后还会回到自己的手上,玩具的物权还是自己的。

孩子对自己的玩具归属越有安全感,分享愿意就越高。

当孩子已经知道哪些东西属于自己,但如果他认为,自己的玩具借给别人后,它就变成了别人的,再也不会回到自己手上,他就不会愿意分享。

所以,不是孩子不愿分享,其实是家长在引导分享时的姿势不对。

1


普通家长引导孩子分享的姿势


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分享这个问题,不仅让很多家长头疼,其实连大明星俞灏明也搞不定。

在《超能幼稚园》中,俞灏明作为幼稚园的老师,发现班上的云飞小朋友不懂得谦让也不愿意分享,于是不断跟云飞小朋友强调规则、不要自私,要学会分享等等,他是这么操作的: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俞灏明老师在教导云飞谦让、分享时,使用了“威逼利诱”的招数。

但是这样真的有效果吗?

云飞不仅没按俞灏明的要求去做,反而闹得越来越凶了。

没过多久,俞灏明老师就从耐心说服到忍无可忍的发飙。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这一幕和生活中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分享的情景很像。

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会分享,也会用说教甚至威胁的方式强行要求他“分享”、“谦让”。

这些方式要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反抗意识,达不到想要的结果;要么是孩子最后妥协了,内心却不能理解,把孩子指引到了一条阴奉阳违或自我否定的道路,给孩子的成长埋下更多隐患。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才是引导孩子分享的正确姿势?家长们究竟该如何引导孩子分享呢?


2


智慧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分享


希望孩子具备分享精神,家长的姿势很重要。

增强孩子的物权安全感

家长想让孩子有分享的意愿,首先要先学会保护孩子对物品的安全感。

家长需要充分尊重并接纳孩子表现出来的“物权意识”,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储物柜存放自己的物品。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当自己或别人想要孩子的东西时,家长要先询问孩子的意见,并且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强迫宝宝把玩具给予他人。

只有孩子知道,属于自己的东西任何时候都是自己的,自己有物品的绝对支配权时,孩子才可能愿意分享给别人。

如果家里有小朋友要来做客,家长可以提前跟孩子商量,问问哪些玩具是他愿意跟别的小朋友分享的,哪些玩具是他不愿意分享的。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在此前的科普文章中,我们就分享过一位家长的烦恼:

“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我把自家孩子的玩具汽车拿出来,给朋友的孩子玩。结果孩子跑上来一把把汽车从朋友孩子手中抢走了,把朋友家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我赶紧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他不依不饶,又哭又叫,场面特别尴尬。”

这个案例中,如果家长提前咨询过孩子,和孩子一起把玩具分好类,只把孩子同意、愿意分享的玩具拿出来,充分尊重了孩子的个人意愿,孩子就不会有抵触情绪,也就不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景了。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很多家长会说“一开始是商量好的,临了,他又反悔。”

如果遇上孩子改变分享意愿的情景,家长切记不要强迫孩子继续分享,或者用“怎么说话不算话”等词汇贬低孩子,把物权意识上升到道德层面。

可以用示范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分享,比如说“快让弟弟看看你的超级飞侠有多厉害!”“你的城堡堆得这么漂亮,快给妹妹介绍一下,这个地方是用来干什么的?”……孩子就不会有“失去心爱宝贝”的抵触心理,更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

培养孩子的物权边界意识

物权意识和物权安全感建立好后,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大家的东西”,了解物权的边界。

自己的东西:我有绝对的掌控权,可以选择与小伙伴一起玩,也可以选择不给他们玩,没人可以强迫我。
别人的东西:同样,别人也有捍卫自己的物品的权利,就算我想玩,别人也有权利不给我玩。大家的东西:公共场所的东西属于大家的,我不能独占。可以遵循先来先得,轮流玩耍的规矩。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 “拿走”“送回”的训练

在家时,可以和孩子多做一些类似“借玩具”的训练:

一开始是爸爸妈妈之间的示范,比如:

爸爸向妈妈借围巾披一披,之后再还给妈妈。妈妈向爸爸借帽子戴一戴,再还给爸爸。


然后,再把这种“拿走”与“送回”的训练转移到孩子身上,尝试向孩子借东西,比如:

爸爸向孩子借积木玩一玩,在规定的时间内还给孩子。妈妈向孩子借公仔玩一玩,在规定的时间内还给孩子。让宝宝借走自己的东西,在规定的时间内再要回来。


当然,在借东西的过程中,物品的所有者都有说“不”的权利。如果孩子说了“不”,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当宝宝意识到借出去的东西,不会消失还会回来时,才愿意尝试分享。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 “轮流玩耍”的训练

可以用家里新买来的玩具做“轮流玩耍”的训练: 家长和孩子一起决定好先后顺序,和每人的游戏时间。定好闹铃,等到闹铃响起后,就要主动把手里的玩具给下一个人玩。

对于大家可以同时玩的玩具,就要和孩子制定好游戏规则。在进行游戏时也要相互提醒,遵守规则,不抢不闹。

3


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家长在和孩子进行分享训练的过程中要遵从孩子的意愿,重要的不是让孩子有分享的动作,而是让孩子体验到人际之间互惠互利的乐趣和必要性明白分享是美好快乐的。

家长日常在和孩子分享物品的过程中,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分享后的感受,引导孩子体会分享中的美好。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比如在家吃东西时,家长分给孩子一份,然后问孩子:“爸爸妈妈把东西分给你,你开心吗?”当孩子用口头语言或者点头等肢体语言表达“肯定”的感受时,就接着告诉孩子:“跟你一起分享,也让我们很高兴。”

当孩子做出分享行为或者通过分享得到了更多快乐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认可和鼓励,帮助孩子体会分享后给对方带来的快乐,强化分享行为。

比如:

“看,你的积木让妈妈搭了一个漂亮的城堡,谢谢你。”“你今天把玩具拿给小妹妹一起玩,小妹妹玩得很开心,我替小妹妹谢谢你。”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俞灏明的这招千万别学



任何时候,最好的教育都是循循善诱,只有当孩子明白分享的意义,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才会主动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