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乐观与落寞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公元1037年1月8日,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伟大的词人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

每当我们谈论起苏轼,第一想到的绝对是他那令人赞叹的才华,以及他对待世事乐观旷达的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繁杂的世事有何可怕的?我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潇洒地过我的一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乐观与落寞

苏轼 定风波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轼: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但是当我们了解过苏轼的生平经历就会发现,这样世事了然的苏轼并不是一天炼成的,其中的缘由更是一波三折,颇有浮沉之感。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着,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少年英才,意气风发

仁宗嘉祐元年,也就是公元1056年,年少的苏轼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首次出川,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进京应试。

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当时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二人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就把他们震动了。当时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但当时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苏轼只得第二。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乐观与落寞

苏轼应试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同时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乐观与落寞

欧阳修

仁宗嘉佑六年,24岁的苏轼以《春秋对义》在礼部复试中取得进士第一,状元及第。苏轼顶着“百年第一”进入官场,被朝廷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此时的苏轼少年英才,意气风发,整个世界好像都是充满希望与新生。

丁忧返乡,回来时却时过境迁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父亲苏洵病逝,苏轼、苏辙两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皆因反对新法而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乐观与落寞

王安石变法

朝野上下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早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对苏轼此举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苏轼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爆发,生死一线

苏轼仕途生涯的转变发生在他44岁这一年。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43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以后,他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不巧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唏嘘之声。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乐观与落寞

苏轼下狱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因耿直上言而获罪受辱,苏轼大志无望实现,对他来说不仅是打击,也是讽刺。

历遍人间世,心中自持轻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的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乐观与落寞

《赤壁赋》

流放地黄州,也是苏轼新生命的起点。他将在这里完成蜕变,以前所有不合时宜的想法统统抛掉,他已经放下执念,难得糊涂。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年近六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苏轼不一样,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海南儋州的三年,是苏东坡在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

宋徽宗继位,天下大赦,苏东坡得以北归。离别之际,感慨万千的他写下了这首《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这时的苏轼已经不复当年,经过“乌台诗案”,见过世态炎凉、生死茫茫,他变得旷达,心境变得通透。

苏东坡的一生共在十四个州县担任过要职,既有靠近都城条件稍好的徐州、常州、杭州又有远离本土条件恶劣的惠州,最远更是到当时荒凉无比的儋州。儋州是苏轼最后一个贬谪之地,在他去世的两个月前。苏轼写了一首词回首自己的一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乐观与落寞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问汝之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前期张扬恣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期淡泊达观,遭受各种无妄之灾,却学会了放下,从山水间寻找乐趣,从佛教中觅得心灵的宁静。是啊,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