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但你也该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今天讨论一个比较认真的话题,那就是有些人所说的“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

近年来,只要有关女孩子受到侵害的事件在网上发酵,总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

我发现,只要有人发表女孩子在外穿衣服尽量要保守一点,尽量不要太晚还在外面,尽量不要去那些人多复杂的地方的观点时,就会引起另一些人的激烈抗议。这些人认为,女孩子有穿衣的自由,有出行的自由,有决定去哪里玩耍的自由,并且,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还会列举一些,穿着保守衣服也受到伤害的例子。

“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但你也该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的确,如果碰到那种嘴巴不干净的,动不动就给女孩子扣一些封建帽子的败类,可以选择怼回去。但女孩儿们,对于一些没有恶意的,仅仅是出于善意的提醒,为什么,也要那般激烈呢?

为什么总喜欢用“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之类的话为自己证明呢?难道,你们不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女子不与恶魔言善吗?

对于那些不怕触犯法律,不怕唾沫星子淹死,不惧鬼神惩戒也要伤害他人的人,你们认为,你的一个“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会成为阻止对方不伤害你的理由吗?你是哪儿来的自信,觉得,你这个理由的威力远超于现有的法律、道德、鬼神等力量的总和呢?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句“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

“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但你也该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法律

这句话里,性感往往特指穿衣较少,暴露在外的肌肤较多。之所以性感和犯罪挂钩,是因为,较多暴露在外的肌肤易引起异性的遐想,而遐想一旦失控,就会造成犯罪。

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在伤害他人的时刻,自由、生命、社会地位、社会尊重、健康、家庭、财富等总有一样或者多样是他不在意的。换句话说,毫不在意造就了肆无忌惮

而“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要求,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道德,即每个人当有控制自我的能力,如果一旦犯罪,那就是因为缺乏自控力所致。

其实,这句话一解构就非常的站不住脚。即,我为了不让别人伤害我自己,我又不想去找寻避免被伤害的方法,以及,做出任何避免被伤害的改变,因此,我把这个改变的要求抛给了一个不畏法律、不讲道德、不惧鬼神的人,我会这么做的原因竟然是,我相信,那个恶魔是一个讲道德的人!

“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但你也该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道德

其实,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思路,事情就会变成这样

【1】匹夫的确无罪!

在多次的争议中,我们会发现,女孩子之所以会说出“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之类的话,是因为,在过往的岁月里,女孩子经常因为一些苦难而被判定为“女性原罪”。即,不管因为什么,不管怎么被伤害,只要你的性别是女,那你就是有罪,就是活该,就得生生的受着,不能反抗,不能说别人的错。

正是因为女孩子长期因为性别而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因此,才有很多女孩子一遇到这种问题就爆就吵。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男女双方的努力。男性不能只是抱怨女性在网上不理智,而在生活中却又理所应当的给女性扣帽子,不尊重女性。

同样的,女性也要学会鉴别善意可行的方法,避免一出现问题就一味反驳,否定整个男性群体。毕竟,父亲、兄弟、丈夫、儿子,那也都是男性。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明确“匹夫无罪”。出现问题,找寻方法,就事论事。

“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但你也该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玉石

【2】因“怀璧其罪”,而“君子不立围墙之下”,仅仅是一个办法

喜欢说“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的人多是很在意一个理由,觉得,只要有理由,自己就会服气,可是,过度在意理由会忽略动机。

理由在动机面前那简直就是个屁,你只道放屁不雅观,可人家只当是空气。

人家如果有想要吞并你国家的动机,一句话都可能是理由;人家如果有想要迫害你的动机,一双巧手都可能是理由。

都知道,“怀璧其罪”,罪不在匹夫。但,怀璧的确容易招致祸端。

也就是说,没人说你有罪,也没人说你错,但是,美好的人、事、物有更大的概率会把祸吸引过来。这,是事实,也是现象。

所以,承认事实,承认现实所遇到的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困难。

“我性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但你也该明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动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往往被认为是最直观、最简洁、最主动的办法

【1】在现阶段,我们依靠道德建设降低伤害?

这方法的确有效,但在当下,对于一个个体来讲,太宏观、太被动。

我们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让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提升到一个很高的状态,确保绝大多数人都安全而自由,这是何等宏观的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更是不可估量。

如果说,一个人遇到了歹人,仅靠嘴炮,跟歹人大讲道德,妄图对方是个听得进道理的人,那无异于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腰上。

【2】我们依靠法律建设降低伤害?

这方法也有效,可是,法律的存在,在于其威慑力,一旦对伤害者形成不了任何威慑性,伤害已成事实的话,对于被伤害的人来讲,依靠赔偿和惩戒伤害者就真的能够确保被伤害者回归正常生活吗?恐怕,答案不言而喻。

有人可能会问:“我要是做到不立危墙之下,不穿的那么性感,晚上早点回家就一定没事吗?”

不是!“不立危墙之下”仅仅是避免“怀璧其罪”的一种方法

“如果这么做不能保证我一定不受到伤害,我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你也可以选择不这么做,如刚刚所说,“不立危墙之下”仅仅是万千方法中的一种方法,你完全拥有选择这么做和不这么做的自由。这就好比我们做题,我们可以选择A的解法,也可以选择B的解法,甚至,也可以觉得解了也不能出答案就空着。

仅此而已。

不过度夸大一个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正视一个方法的有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