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启示录:秦始皇不立皇后,规定行同伦,有何隐情与用意

名人启示录:秦始皇不立皇后,规定行同伦,有何隐情与用意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秦始皇雄韬伟略,知人善任,运筹帷幄,历经十年的战争终于消灭了六国,一统江山,成为神州华夏的共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的皇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规定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建造了宏伟的建筑工程,他认为自己功勋卓著,盖过了“三皇五帝”,自称“始皇帝”,并制造了传国玉玺,希望江山永继,成为名震千古、享誉内外的“千古一帝”。众所周知,秦始皇三宫六院嫔妃众多,一共有23个儿子,但他却一生未立皇后,令人匪夷所思,给人无限遐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秦始皇不立皇后呢?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呢?秦始皇不设皇后,又规定行同伦,他的用意何在?

一、秦始皇不册立皇后的隐情

(一)生母失仪

名人启示录:秦始皇不立皇后,规定行同伦,有何隐情与用意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来是赵国的歌舞伎,由于年轻貌美,能歌善舞,被到赵国经商的卫国商贾吕不韦相中,娶为妾室,颇受娇宠。在当时士农工商的社会格局下,虽然吕不韦游走各国经商,财倾天下,闻名遐迩,但是他商人的身份仍然被世人瞧不起,于是,吕不韦决意走上仕途从政,他发现了一个奇货可居的棋子,那就是在赵国沦为质子的秦王孙赢异人。吕不韦豪掷万金,为赢异人图谋回国继位,还将自己的宠妾赵姬献给了赢异人为妻,生下了秦始皇嬴政。由于赢异人身体健康欠佳,在他英年早逝后,赵姬先是与吕不韦旧情复燃,绯闻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让人怀疑秦始皇的血统与继位的合法性,后来赵姬又与嫪毐公开同居,并生下两个私生子,让秦始皇颜面尽失。赵姬身为王后、太后,她不守妇道,秽乱宫闱的事情令秦始皇痛恨不已,成为秦始皇的心理阴影,他不太相信女人对婚姻的忠诚,因此不愿意册立皇后。

(二)挚爱已逝

名人启示录:秦始皇不立皇后,规定行同伦,有何隐情与用意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

秦始皇早年与他父亲赢异人一样,在赵国沦为质子,衣食不周,饥寒交迫,饱受欺凌,内心悲苦,幸得赵国平民之女阿房不嫌弃他,陪伴幼年的嬴政成长,经常开导宽慰他,运用所学医术多次救治他的伤病,令嬴政感动不已。他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秦始皇对秀外慧中、温柔善良的阿房依依不舍,念念不忘,视她为心中的挚爱与知己。在秦始皇的心中,阿房秀外慧中,品貌端庄,仁德宽厚,慈悲为怀,足以母仪天下,后位非她莫属。遗憾的是,秦始皇心仪的阿房被心怀叵测之人给杀害了,伊人早逝,红颜薄命,令秦始皇悲痛不已。虽然伊人已逝,但阿房是秦始皇心中永远的爱恋与伤痛,因此他选择将后位空悬,留给心中的皇后阿房,以纪念美好的初恋。

(三)难违祖母

由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品行不端,行为失仪,不能成为后宫嫔妃们的典范,难以统帅后宫。秦始皇的祖母华阳太后原为楚国公主,又是秦孝文王的王后,统管六宫的经验丰富,她德高望重,颇能服众,成为了后宫权威。华阳太后一心希望自己的侄孙女楚国公主被立为秦始皇的皇后,她更希望楚公主生的皇子将来能继承皇位,可是秦始皇并不喜欢心高气傲、刁蛮跋扈、咄咄逼人的楚国公主,因此不愿立她为秦皇后。由于秦始皇自幼由祖母华阳太后照料长大,彼此感情深厚,他非常孝顺祖母,但是又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心意,也不愿意愧对阿房,还不能正面忤逆拒绝祖母的心意,因此,秦始皇迟迟不册立皇后,来巧妙地应对祖母。

(四)空白艺术

在山水画的绘画技法中比较注重“空白艺术”,也就是在画面中适当地保留一点空白,能使画面更有层次,主次分明,动静结合,更显得空灵鲜活,生机勃勃,意趣盎然。秦始皇不立皇后之举属于留白艺术,类似于后世武则天的无字碑,有点路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意味。

可见,秦始皇不立皇后的手段确实高明,这也证明了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绝非运气,而是他智慧超群、洞察人性的必然结果。

二、秦始皇规定行同伦的用意

(一)加强社会教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社会管理,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颁布“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了度量衡,就是为了同化六国的百姓,让大家都成为秦王朝的子民,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互通有无,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共同建设繁荣昌盛的国家。由于此前战国七雄割据,独霸一方,各自为政,不仅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同步,而且社会习俗、人伦纲常、道德规范也不同,比如:当时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淫靡之风盛行,而齐泰之地由于深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民风淳朴,男女遵守礼仪,于是,秦始皇提出了行同伦,在社会建立了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对民众进行社会教化,教导百姓都遵纪守法,讲究文明礼仪,能够明辨是非,区分美丑,明白善恶,知晓荣辱,成为循规蹈矩、谨言慎行、文明有礼、举止有仪的合格公民。

(二)为己挽回颜面

由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行为失仪,让他颜面无存,愧对天下百姓。秦始皇颁布行同伦的规范,借机强调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整顿社会风纪与人伦纲常,并故意将后位空悬,寓意社会上暂时尚未有品行端庄、母仪天下的女人能配上后位,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都有待学习取得进步,从而为自己扳回一局,挽回了颜面。

(三)转移民众注意

秦始皇借行同伦建立起统一的社会规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都要遵守道德,为大家树立了今后努力的目标,成功转移了民众的注意力,不再盯着他母亲赵姬的失仪议论纷纷,从而平息了风波。

三、秦始皇的谋略给我们的启示

秦始皇不册立皇后、颁布行同伦的策略给我们以启迪:在面对亲友们强大的压力时,如果自己不愿意受亲友逼迫做违心的事情,不妨采用“空白艺术”,打打太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保持中立,采取中庸之道,不采取任何举措与之周旋,做无声的反抗,以静制动,以达到无为而有为的绝妙效果;当外人责难亲友的过错时,应对事不对人,立即向大众表明自己鲜明正确的观点,引起大众的深刻内省,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不能聚焦针对个人,而要根据事情来反省自己,吸取教训,激励大家一起进步成长完善,从而成功转移大众的注意力,有效化解风波,平息事端,这比护短亲友更能服众,也比与他人针锋相对的打嘴仗更要省时高明许多。

尊敬的看官们,不知您意下如何呢?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载哦,转载时请记得注明文章出处与作者,原创写稿不易,敬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