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之主秦始皇一生未立后,众说纷纭的真相,你认可哪一种?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的帝王登基时即立皇后,旷世之主秦始皇却终身未曾立皇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堂堂的始皇帝没有立后呢?

对于秦始皇未立皇后之谜,千百年来,历史学者们争论不休。

先前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未立皇后可能是由于他在位期间,秦国内部政局动荡不稳,对外兼并战争频繁,以致忽视了立后大事。

但是,2004年后,又有新的观点出现,现代历史学家认为立后关系秦王朝的政权建设,秦始皇未立后不是因为他不重视,或者是皇太后不操心,抑或大臣们不尽职尽责,其根本原因应在于嬴政的性格缺陷及家庭环境影响。

秦兵马俑博物馆副研究员张敏这样分析:

从13岁登基到22岁亲政,在这9年的太平日子里,秦始皇未立皇后的原因应该跟他追求长生不老和后宫美女过多有关。

秦始皇在位期间,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召见方士,以求长生不老之药,甚至还派徐福率3000童男女赴东海的神山求取神药。古代的皇帝立后,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日后有嫡出皇子继承皇位的考虑。当时的秦始皇正有长生不死的愿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延迟立后的进程是很有可能的

旷世之主秦始皇一生未立后,众说纷纭的真相,你认可哪一种?

同时,秦朝后宫佳丽的行为处世态度也令秦始皇不满。

后宫佳丽多为原六国子民,她们忘记了昔日的国亡主辱,一门心思地讨秦始皇的欢心。在秦始皇看来,“主辱而臣死”才是正理,因而对她们的不贞极为鄙视。

因此,尽管他每日与宫女颠鸾倒凤,寻欢作乐,却从不以她们为意。也不想她们当中选择一个立为皇后。

旷世之主秦始皇一生未立后,众说纷纭的真相,你认可哪一种?

关于秦始皇不立后一事,还有另一种看法,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东方六国的佳丽尽充秦始皇的后宫。从中选定一个既是名门之后又贤淑靓丽的女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况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自己功德无量,甚至超过了远古时代的圣王——三皇五帝,皇后的标准无从确定,选定皇后就更难了。

当然迟迟不立后,个人认为内因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对秦始皇母亲赵姬有所了解,就能明白她的所做所为对儿子产生了多大的心理伤害。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把赵姬的故事交代一下。

她原先是吕不韦的爱妾。在赵国时以有孕之身伺候秦国质子异人,史书上都记载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异人回到秦国做了秦王,可惜三年就崩了,吕不韦就做了宰相,本来赵太后就和吕不韦有过夫妻关系,当时吕不韦出入宫廷频繁,在宫廷中引来一些风言风语,这些话秦始皇不能不介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自己也亲眼目睹过自己母亲与吕不韦的奸情。

旷世之主秦始皇一生未立后,众说纷纭的真相,你认可哪一种?

后来,吕不韦识相退出,赵太后不甘寂寞,又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另一面,主动提出迁往雍宫,从此母子不在一处。秦始皇不知背后真相,也答应了。

在雍宫,赵姬肆无忌惮地与嫪毐淫乱,连生两个男婴。嬴政仍不知晓,还在母亲的要求下,封为长信侯,并赐给他数千奴婢,食邑山阳。

有一天,嫪毐与大臣饮酒,喝醉后彼此之间起了口角。嫪毐口出狂言:“我是秦王的假父,你敢与我斗口,难道不识高下吗?”大臣不甘心受辱,遂将此言告诉秦始皇。嬴政听到这个消息,愤怒异常,密令人调查虚实。事实面前,可想而知,对秦始皇的心理打击有多大。

嫪毐得知消息,为了自保,情急之下伪造诏书调动卫兵攻打咸阳宫。秦始皇命御林军迎敌,嫪毐快被击溃。嬴政下令车裂嫪毐,又灭其三族,旋即派兵搜查雍宫,捕杀两个私生子。赵姬亦被拘禁,数年后赵姬亦死。

旷世之主秦始皇一生未立后,众说纷纭的真相,你认可哪一种?

由怨母而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发展。宫中众多嫔妃,仅仅能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行为而形成的心理障碍,是秦始皇迟迟未立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秦始皇曾经十分爱恋一位寡妇,想立她为后,可是寡妇坚决拒绝,也断了他再立后的念头。

旷世之主秦始皇一生未立后,众说纷纭的真相,你认可哪一种?

当时,秦国有一位寡妇名清,住在巴蜀之地,又称巴清,她青年丧夫,始终守节,克勤克俭,秦始皇极为赞赏,并破格赐令旁座。

秦朝的等级制度是异常严格的,即便是当朝丞相,上朝时也只能站着。一个寡妇受到如此礼遇,实属难得。

另外,秦始皇还为她筑造怀清台,以旌扬其节,至今蜀中尚有台山,亦称贞女山,相传就是这位寡妇的清居之地。

旷世之主秦始皇一生未立后,众说纷纭的真相,你认可哪一种?

对于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历代学者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孰是孰非,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定论。

你们觉得秦始皇不立后有哪些原因呢?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