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斬件》1.8 君子不重 | 國人理想人格,隱含著“三高”標準

《論語斬件》1.8 君子不重 | 國人理想人格,隱含著“三高”標準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君子一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當做讚美詞來使用的。

譬如說,某人拾金不昧,就讚揚說“你真是一個君子”;某人彬彬禮讓,就說“你真有君子風度”;某人半推半就的欺負了一個美女,美女就會哭啼啼的訴說,“我以為你是一個君子”……

在我們的觀念當中,君子就是一個溫和善良、誠實可靠、知書達禮、作風正派的美德綜合體。

這種觀念,源自於儒學思想的傳播。


君子的本義,是地位崇高的統治貴族。

在先秦之前,天子為天下共主,崇尚無為而治,國事由各級貴族分而治之,這些治理國事的貴族,就稱為“君子”。君者,字形上尹下口,尹表示管治國事,口表示發號施令;子者,尊貴的人;合起來的意思是,管理國家、發號施令的人。

到了春秋年間,孔子為了更好地傳播儒學,就把象徵著尊貴的君子一詞,定義為儒學理想化的人格。

起初,儒學君子的位格非常高,是指各項道德指標均達至圓滿的人,僅次於至善至美、可望不可及的“聖人”。孔子不敢自稱聖人,也不敢自稱為君子,“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論語•述而》7.33)”

後來孔子發現,聖人和君子的位格都定得太高了,難以立志踐行,不利於儒學的傳播。於是,他又給君子定了一個最低標準,讓大多數儒學踐行者可以努力達到,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推己及人,持寬恕之心的人,也可以稱作君子。

孔子定義君子,是希望樹立社會楷模,引導民眾守禮向善,漸漸實現“仁”之理想。


隨著儒學的傳播,君子的涵義在不斷豐富,成為兩千多年來國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事實上,君子的詞義,是含有隱藏標準的。

譬如說,一名負責打掃馬路的清潔工人,即便其品德高尚,擁有自學成才的高深知識,若稱之為君子,總會覺得怪怪的,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妥。

這是因為,儒學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友愛互助、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這是儒學的“仁”。儒學所定義的君子,就是建設大同世界所需要的一根根棟樑之才。就是說,除了基本的道德和學識的要求外,君子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引導和管理民眾。

故而,要成為君子,至少要具備“地位高”“道德高”“學識高”等三高要素。這其中,地位高是排在首位的,因為沒有相應的社會地位,就不能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便不能算是君子。

本章的內容,就是教人如何成為一個君子。


【不重則不威】——言行舉止不穩重,就不夠威儀。

不重:舉止不夠穩重。

不威:沒有足夠的威儀。

重,是成為君子的首要條件。孔子闡述仁道時說,“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13.27 )”。這個剛毅木訥,其實就是對“重”的詮釋,意思是內心剛強果決、言行小心謹慎,也稱之為穩重。

威,是指威儀。一個人若胸懷遠大理想,就會把對理想的踐行,融入在日常的言談舉止中,從而表現得有儀節規範,給人一種莊重尊嚴的感覺。譬如說,儒學的理想是建立大同世界,遠大而沉重,故而真正的儒者,會表現得剛毅木訥,唯其如此,才能貫徹執行儒學的理念,堅守儒學禮規,始終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不會因為碰到困難阻礙,而改變了初衷與原則……他們的言談舉止,會給人一種莊重尊嚴的威儀感。


【學則不固】——持好學精神,不可固步自封。

學:好學,不斷追求新知識。

固:固步自封,不思進取。

社會在不斷進步,知識在不斷更新迭代。作為君子,必須要保持好學精神,開放心態,不斷學習吸收新知識,才能與時俱進,從容應對人生路上的各種新事物,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樑,民眾的楷模。

這也是俗話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

社會上有這樣一些老人,他們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算盤打得啪啪響,甚至還唱得一口好曲兒,在以前,他們就是社會的精英,不可多得的俊彥才子。然而,他們不會使用電腦獲取信息,使用手機只是為了打電話,還用老一套的知識來理解新事物,他們無法融入現代社會,不願意學習新知識,固步自封。……這樣的現象,可視為本句的反向理解,“不學則固”。

不好學,就會被社漸漸淘汰。


【主忠信】——以忠信為立身原則。

主:基礎、原則。

忠:竭誠盡責、始終如一,此處解作忠誠盡職。

信:信守承諾,言出必行。

忠信是君子立身的原則。

忠,是指忠誠盡責,無論身居什麼職位,都會盡全力做好職責內的每一項工作,不懈怠,不私廢公。這是一種敬業的人生態度,古代謂之忠,現代稱之職業道德。信,是指與人交往,言而有信,誠實不欺,凡答應的事情,都會盡心盡力的去完成,絕不敷衍了事。

如果一個人忠而信,就會而廣受敬重,具備相應的社會責任擔當能力。


【無友不如已者】——不要親近不忠不信之人。

無友:不要去親近。友,親近。

不如已者:跟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如,如同、相似。

君子以忠信為立身原則,不如已者,就是不以忠信為立身原則的人,即不忠不信之人。

與如已者為友,彼此志同而道合,可以互相學習促進,形成人生助力,彼此都會因而走得更順更遠。一位西方哲人曾這樣說:“從我的朋友們那裡學到的為人處世的學問、所得到的知識財富遠比我從書本上尋章摘句得到的多。一位正直而富有才學的朋友就是一座聖潔的圖書館,只要你是他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你就隨時可以進入到這座聖潔的圖書館中。”

與不如已者為友,則會彼此理念衝突,造成拖累或傷害,大大影響理想的踐行,甚至可能會更糟的情況……

有一些白話註解版本,錯誤的把“不如已”理解作比不上自己,從而把本句註解為“不要和比不上自己的人做朋友”,無論從立意、邏輯和上下文聯繫來看,都是不可取的。


【過則勿憚改】——有過失就不怕去改正。

過:過失,錯誤行為。

勿憚改:不要畏懼去改正。憚,畏難。

在人生歷程中,沒有人可以不犯錯誤,知錯能改,才是實現人生夢想最大的推力。

沒有人一出生就擁有實現夢想的能力,都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精進,最終才得以實現夢想。在這個學習精進的過程中,犯錯誤和遭遇失敗是很正常的,而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能夠在每一次的錯誤或失敗中,看清自己的不足,充分吸取經驗教訓,進而彌補提升。他們每犯錯一次錯誤,每遭遇一次失敗,都會變得更優秀一些,最終得以登上人生巔峰。


鑑於此,我作註解如下。

孔子說:“要想成為君子,言行要穩重,否則不夠威儀;要好學,不可固步自封;要忠信,不親近不忠不信之人;有過失,就要勇於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