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年的你》

欺凌者和受欺凌者歸根結底,都養育的失敗。


《少年的你》

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昨天和我兒子一起看了熱映電影《少年的你》,影片關於校園欺凌現象的呈現讓我深受觸動,一方面我很慶幸兒子長大成人,電影裡的故事沒有發生在他身上;另一方面,我想到家庭養育和孩子成長的深刻影響。

孩子,為什麼你寧願相信沉默?

電影的情節設定圍繞受欺凌的少年,這兩天在朋友圈也彷彿站出來了千百個陳念、小北,雖然那不是我們的故事,卻在故事中看到了某個時刻的自己,因為我們都曾經或多或少經歷過欺凌。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有受欺凌的事件(包括遭受性侵)得以持續,是因為當事人選擇了沉默,我們不禁在心裡為主角憤恨了一千萬次,當時為什麼你不說出來?!

答案是:

誰會信呢?而且說出來又能怎麼樣?

女主角陳念,正是這樣,媽媽對她說,“你一個小孩子別人不會把你怎麼樣。”


她從小沒有父親,母親一手養大,她的所作所為只為了取悅媽媽,被欺凌之後,還對媽媽說,我沒事。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人說陳唸的悲劇是由魏萊等人造成的,有人說,被欺負了,被暴力後,她不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她自己造成的。

其實,是她內心的無力感、自我價值缺失感讓她無法採取行動,比如,理性促使她報警,她猶豫之後,內心一直懷疑的聲音告訴她算了吧。

小北的情況也一樣,表面上他是個小混混,有“能力”靠倒賣手機之類的方式養活自己,但從小就被打、被拋棄的經歷,使他無法正常上學,他認為自己不值得。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這裡,我們又碰到家庭養育的話題,小北和陳唸的思維模式,和養育者息息相關,為什麼受欺凌的不是班裡其他人,欺凌的惡霸同學很善於找到群體中那些心理孤立的。

家長怎樣幫助孩子識別欺凌?

如果說沒有自我價值感是陳念在養育中的第一個失敗,在陳念欺凌的事件裡面,媽媽的另一個責任就是理想當然,你是小孩子,別人不會怎樣。父母沒有缺乏對欺凌的識別是一個重要原因。

欺凌案例中,很多孩子在最開始的時候,和父母表達不喜歡某個老師、某個同學、某個叔叔,可是父母卻不以為然,覺得是小孩子過於敏感 。

還存在一種情形,由於年幼或恐懼等原因,當事人甚至不能辨別出正在被侵犯,尤其是女孩面對性侵的案例。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在諮詢中,遇到過一個男孩,初中十五歲,他說自己特別不喜歡一個男生一起打飯,因為每次他都要替這個男生打飯,我問他,那為什麼你還要這樣做呢,他說怕傷了和氣。替別人打飯洗碗,給他帶來的自我貶低,他的情況是在遭受欺凌。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

做父母的,千萬不要以為激烈謾罵、打罵,才是欺凌,當孩子心理上產生侮辱傷自尊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注意了,一般來說,父母和老師要注意以下一些行為:

在言語上:起帶有侮辱性的外號、嘲笑諷刺、謠言、威脅 、恐嚇、強迫、個人財物

在行為上:故意忽視,在群體中把你當透明人;孤立,集結他人一起排擠孤立;暴力行為、肢體攻擊等等,這些決不是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


孩子,你在欺凌誰?

電影的情節並沒有過多介紹欺凌的少年,身為父母,我們卻不能避免(忽視這個話題),在欺凌這個問題上,首先是不可以被欺凌,另一面我們也避免一個欺凌、暴力的孩子。

最近還有另外兩個事件也是少年暴力,一是大連13歲孩子慘害10歲鄰居女孩,另外一件是16年昌平教室姦殺案的再上訴。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兩個事件指向的是未成年犯罪,對於犯罪當事人的聲討鋪天蓋地。從為受害者討回一個公道的角度來說,公眾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在激烈火情緒的感染之下,大家彷彿認為,法律以寬嚴相濟、社區教化的原則也是不對的。

理性地思考一下,青少年不是因為刑法不夠嚴厲而去暴力犯罪,這樣我們就忽視了當事人不良行為、暴力、殺人的衝動慾望的主動因素,法律的缺憾造成當事人逃脫責任。可以想象,即使將承擔刑事責任提前到12歲,那麼13歲的孩子將受到制裁,但是法律仍然無法處理12歲以下的惡性事件。

在影片裡,陳念說過一句話,“沒有一節課,教會過我們,如何長大。”這句話不只是針對於受害的孩子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同樣,對於欺凌的孩子,他們同樣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

拒絕校園暴力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創傷就是孤單的留在痛苦之中”

欺凌別人的孩子,他們訴諸暴力,家庭教育缺失,如大連的暗殺兇手,這些孩子缺少價值感,他們通常功課不好,被人否定,於是他用一種攻擊別人的方式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而群體霸凌中的協助者,作為幫兇,他們是軟弱的,協助欺凌者好像是一種保護自己的行為,他們用我跟你是一撥的,我幫你欺負別人,你別欺負我。

還有些跟班和群眾只是受到了霸凌者的指使,跟著湊熱鬧起鬨而已,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受害者造成多大傷害;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心理機制來說,創傷就是孤單的留在痛苦之中。單獨並不會造成創傷,沒有人看見,沒有人回應才是創傷之源。

欺凌行為一大部分人是習得,這些孩子本身就是被欺凌的對象,他從父母身上習得了這種行為,他的痛苦、挫折沒有被得到回應,沒有人看見……

因此,很多校園暴力的根源在於成年人沒有針對性地,理解孩子們的痛苦,挫折,造成了孩子把憤怒情緒轉移到同伴群體。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養育者/教育者如何面對霸凌事件?

作為養育者(父母)當發現孩子受欺凌的時候

首先,一定不能指責, “你太笨了,你怎麼不打他”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羞辱感。

其次,及時和學校老師溝通情況,利用社會支持系統幫助孩子面對;

第三,在孩子產生抑鬱等心理問題的時候向專業心理人士求助。


作為教育者(老師)當發現有團體欺凌的時候,我推薦“No Blame Approach”方法,在德芬85%的校園霸凌事件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解決:

首先,請專業心理老師與受害者對話

老師明確告訴學生,相信在老師的幫助和行動下,霸凌行為一定會停止;徵得受害者的同意,老師可以為他TA做點什麼或者提供哪些建議,詢問霸凌者小團體成員名單和喜歡的同學名單。

談話中需要不斷向受害者傳達的信息:

老師要以堅定的態度讓受害者相信,老師家長一定會讓霸凌行為有所改變;讓受害者相信老師採取的行動不會讓受害者所處境地變得更糟(沒有人會受到懲罰);


簡要說明所採取的行動方案和步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霸凌行為通常不是個別人的行為,而是集體行為,包括霸凌者和圍繞在霸凌者身邊的“跟班”,以及在旁邊添油加醋或者保持沉默的群眾。

老師可以問:

誰是你喜歡的人,你和誰是朋友?

誰會給你帶來麻煩?

談話的最後,老師給予受害者安慰,告訴TA無需自己做任何事情。為什麼受害者自己不需做任何事,因為老師會組成支持團體。

第二步:老師組建支持小組

老師根據第一步中受害者提供的名單,邀請6到8個學生組成“支持小組”。

這其中:

有一半人是霸凌者小團體成員(積極參與了霸凌的幫兇和起鬨者);

另外一半來自對受害者積極友好的人

老師與支持小組談話,把支持小組成員視為參與消除霸凌的專家,用傾聽和信任的態度引導學生自己主動說出解決方案:例如,

“我相信你們可以幫助我改善XX學生的情況,我相信你們會支持我的工作。”

“我們該做些什麼才能讓XX學生像以前一樣開心地度過在校時間,而不是整天擔驚受怕呢?”等等。

第三步:1至2周後的後續談話

1到2周後,老師先找受害者瞭解情況是否有所好轉。

接下來,與支持小組的每個成員進行一對一的單獨談話,從他們口中瞭解受害者的近況。

3到4周後再次與受害者談話,持續跟蹤瞭解受害者的感受非常重要,以防留下心理陰影。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力量如何面對欺凌事件?

影片末尾字幕令我感到震撼,貼出了我們國家從2016年到如今,每年都在出臺或修改有關未成年的保護法律,制止校園霸凌:

2016年4月,教育部印發《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做好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防治;

2016年11月,九部委發佈了《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2018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的通知》

2019年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

《少年的你》的英文名字叫《Better Day》,故事的結局小北與陳念七年之後的重遇,給大家留下一絲溫暖。

儘管現實中的受害者走出欺凌的陰影會更加艱難,可是我們仍然要相信人性的力量,相信有這樣一群人,有這樣一種關懷等待著我們。


《少年的你》願所有的逆境,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就如這句話

願所有的逆境裡都有人陪你感同身受,重新出發


結語

當一個學生出現問題行為,並不是懲罰一下、請家長就能解決的。問題行為的根源一定在心理上,孩子需要懂心理學的專業人士提供必要的心理諮詢輔導,追根溯源找到癥結所在,解決了內在心理問題,外在的問題行為才會隨之消失。

不論是欺凌者還是受欺凌者,孩子的心理問題不是小問題,一定要及時干預。放任不管的話,可能演變成抑鬱、自殺、霸凌、定時炸彈危害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