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嚴格要求好嗎?我要求不太嚴,長大後會孩子會嚴格要求自己嗎?

璀璨的粲


嚴格要求是有個度的,作為家長,我們也是從孩子過來的,換位思考,我想孩子更願意在一個寬鬆有愛的家庭氛圍中長大。

基本的底線不能碰

一個好的家庭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想應該是家庭成員之間每個人有自己的隱私空間,但是也能夠彼此坦露心扉,良性溝通。

對於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小教育他,有些底線是不能碰的,雖然爸爸媽媽愛你,但是這是原則性問題,一旦觸碰,傷害會有多大,這也是建立孩子基本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底線,這個是堅決不能被打破的。

寬鬆有愛的家庭氛圍

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後,會發現孩子慢慢跟你疏遠了,很多事情不願意跟你說,所以經常會出現,青春期的孩子出現了很多青春期問題,而這些問題,我們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基本上都是家庭中的溝通出了問題。

從小,孩子願意跟你訴說的時候,你大聲吵他,甚至讓他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慢慢地他就會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跟你說,因為在你這得不到正向反饋。

可能你會覺得這些都是愛他的表現,希望他以後能夠養成好的習慣,少走些彎路,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你的“嚴要求”只會把孩子推的更遠。

不嚴格要求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作為家長,我們經常希望孩子能夠按照我們的意願一步步生活,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嚴格要求他不能掉一粒米,在外玩耍時,不能動這個,不能動那個,上學後,寫作業時,不能開小差等等。看似這些要求,我們都是在幫助孩子能夠養成一個好習慣,但是事實可能不是這樣,孩子可能以後會成為沒有主見的孩子,事事都想著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

而如果我們稍微放低一些要求呢,孩子有他自己的天性,我們只是一個引路人而已,不能抓著他的腿,讓他必須按照這個路線走,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可以有很多條路,至於孩子選擇哪條路,我們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發現。


三三育兒日記


積習難改。

孩子還是要一直嚴格要求。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慢慢長大後會懂事,我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各種不良習慣,孩子的自制力弱,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弱,他不會意識到自己存在問題,沒有意識去改,也不會主動去改。這就需要家長去判斷,去糾正,不能任由孩子堅持他的不良習慣下去。

當然,不能事事嚴格要求,否則孩子失去童貞,少年老成看起來也很可憐。這就需要家長判斷。比如偶爾的一次任性,偶爾一次要求先看電視再去做作業等,但要注意提醒他下不為例。

所以我認為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是必要的,否則積習難改,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時就難以糾正,甚至晚了。


清風觀史


一手堅守原則問題,一手對孩子的探索和學習持寬容、支持態度。

我在上大學時,老師分享了自己育兒經驗:對於女兒,只要不涉及危害以後的成長問題和原則問題,她全都支持女兒的一切行動。

對孩子而言,什麼是原則問題?

問問自己的原則問題,簡化一下,就是對孩子的原則教育。比如孩子不能無緣無故打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謊、花錢大手大腳而不體諒父母辛苦等。

這位老師的女兒曾經抱怨媽媽,為什麼你能買500元的裙子,而我只能穿50元的裙子,你的錢不應該都給我花嗎?

老師是這樣回答:我掙得錢我自己花,所以我給自己買500元的裙子,和你沒有關係。

我是你的媽媽,有責任照顧你的衣食住行,保證你的安全和舒適就可以,但不保證你能和我一樣買價格高的東西。50元的裙子,棉質的,對你的皮膚沒有傷害,那就達到了媽媽照顧你的責任。

如果你想買500元的裙子,也可以,那就自己去掙錢,用你的勞動和汗水,去幫助更多的人,你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女兒聽完這樣的話,默默穿上了自己的裙子。

對孩子而言,哪些事情大人應該寬容對待?

還是這個大學老師的故事,她的女兒從小就興趣很多,爸爸想給她報一些興趣班,讓她擇優選擇適合自己的特長。搞教育的老師媽媽不同意,她這樣做:

當女兒表現出對某個興趣班感興趣時,而原因是她們班的XX小朋友也在學這個,媽媽就申請一兩節試聽課,讓她和這個小朋友一起上課,課後問她,是上課好玩,還是和這個小朋友玩更好?當女兒回答和小朋友玩更好時,老師媽媽就引導她:你不是對這個興趣班感興趣,而是喜歡小朋友,那我們就多找小朋友玩吧!興趣班再也不去了。

當女兒九歲時,她說想要學古箏,問她為什麼,女兒回答很喜歡。試聽課後,女兒興趣十足。老師媽媽告訴她,這是你選擇的事情,要堅持下去,媽媽能幫助你的不多。女兒也答應了。

後來這個女孩堅持學古箏很久,興趣班上其他孩子的媽媽抱怨,孩子學古箏,自己還要跟著記錄譜子和作業,苦不堪言。而我這位大學老師媽媽覺得很輕鬆,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女兒自己完成的,她只負責告訴女兒老師的提醒而已,除了必須她參與的內容,這個媽媽做甩手掌櫃,女兒彈琴還特別刻苦和堅持。

後來,這個女孩對自己的小朋友說:“我媽媽多辛苦啊,她教我可不容易呢!”而同齡孩子還在抱怨父母呢!

因此,對於教育孩子而言,家長有原則有寬容,自己過得好,孩子也過得開心。不必在意“嚴師出高徒”、“慈母多敗兒”的俗語,更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在父母的親情關愛中長大的,他們的人格才能得到滋養。

一味強調嚴格教育,無異於把孩子當做士兵,孩子多苦家長也不開心。每個孩子都渴望家長的肯定和讚揚!

我是幼兒園蝴蝶老師,喜歡的話可以加關注哦。我會繼續奉上孩子教育的那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