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严格要求好吗?我要求不太严,长大后会孩子会严格要求自己吗?

璀璨的粲


严格要求是有个度的,作为家长,我们也是从孩子过来的,换位思考,我想孩子更愿意在一个宽松有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

基本的底线不能碰

一个好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想应该是家庭成员之间每个人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但是也能够彼此坦露心扉,良性沟通。

对于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小教育他,有些底线是不能碰的,虽然爸爸妈妈爱你,但是这是原则性问题,一旦触碰,伤害会有多大,这也是建立孩子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底线,这个是坚决不能被打破的。

宽松有爱的家庭氛围

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长大后,会发现孩子慢慢跟你疏远了,很多事情不愿意跟你说,所以经常会出现,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很多青春期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基本上都是家庭中的沟通出了问题。

从小,孩子愿意跟你诉说的时候,你大声吵他,甚至让他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慢慢地他就会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你说,因为在你这得不到正向反馈。

可能你会觉得这些都是爱他的表现,希望他以后能够养成好的习惯,少走些弯路,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你的“严要求”只会把孩子推的更远。

不严格要求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一步步生活,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严格要求他不能掉一粒米,在外玩耍时,不能动这个,不能动那个,上学后,写作业时,不能开小差等等。看似这些要求,我们都是在帮助孩子能够养成一个好习惯,但是事实可能不是这样,孩子可能以后会成为没有主见的孩子,事事都想着我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而如果我们稍微放低一些要求呢,孩子有他自己的天性,我们只是一个引路人而已,不能抓着他的腿,让他必须按照这个路线走,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可以有很多条路,至于孩子选择哪条路,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发现。


三三育儿日记


积习难改。

孩子还是要一直严格要求。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慢慢长大后会懂事,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不良习惯,孩子的自制力弱,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弱,他不会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没有意识去改,也不会主动去改。这就需要家长去判断,去纠正,不能任由孩子坚持他的不良习惯下去。

当然,不能事事严格要求,否则孩子失去童贞,少年老成看起来也很可怜。这就需要家长判断。比如偶尔的一次任性,偶尔一次要求先看电视再去做作业等,但要注意提醒他下不为例。

所以我认为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必要的,否则积习难改,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就难以纠正,甚至晚了。


清风观史


一手坚守原则问题,一手对孩子的探索和学习持宽容、支持态度。

我在上大学时,老师分享了自己育儿经验:对于女儿,只要不涉及危害以后的成长问题和原则问题,她全都支持女儿的一切行动。

对孩子而言,什么是原则问题?

问问自己的原则问题,简化一下,就是对孩子的原则教育。比如孩子不能无缘无故打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谎、花钱大手大脚而不体谅父母辛苦等。

这位老师的女儿曾经抱怨妈妈,为什么你能买500元的裙子,而我只能穿50元的裙子,你的钱不应该都给我花吗?

老师是这样回答:我挣得钱我自己花,所以我给自己买500元的裙子,和你没有关系。

我是你的妈妈,有责任照顾你的衣食住行,保证你的安全和舒适就可以,但不保证你能和我一样买价格高的东西。50元的裙子,棉质的,对你的皮肤没有伤害,那就达到了妈妈照顾你的责任。

如果你想买500元的裙子,也可以,那就自己去挣钱,用你的劳动和汗水,去帮助更多的人,你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女儿听完这样的话,默默穿上了自己的裙子。

对孩子而言,哪些事情大人应该宽容对待?

还是这个大学老师的故事,她的女儿从小就兴趣很多,爸爸想给她报一些兴趣班,让她择优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搞教育的老师妈妈不同意,她这样做:

当女儿表现出对某个兴趣班感兴趣时,而原因是她们班的XX小朋友也在学这个,妈妈就申请一两节试听课,让她和这个小朋友一起上课,课后问她,是上课好玩,还是和这个小朋友玩更好?当女儿回答和小朋友玩更好时,老师妈妈就引导她:你不是对这个兴趣班感兴趣,而是喜欢小朋友,那我们就多找小朋友玩吧!兴趣班再也不去了。

当女儿九岁时,她说想要学古筝,问她为什么,女儿回答很喜欢。试听课后,女儿兴趣十足。老师妈妈告诉她,这是你选择的事情,要坚持下去,妈妈能帮助你的不多。女儿也答应了。

后来这个女孩坚持学古筝很久,兴趣班上其他孩子的妈妈抱怨,孩子学古筝,自己还要跟着记录谱子和作业,苦不堪言。而我这位大学老师妈妈觉得很轻松,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女儿自己完成的,她只负责告诉女儿老师的提醒而已,除了必须她参与的内容,这个妈妈做甩手掌柜,女儿弹琴还特别刻苦和坚持。

后来,这个女孩对自己的小朋友说:“我妈妈多辛苦啊,她教我可不容易呢!”而同龄孩子还在抱怨父母呢!

因此,对于教育孩子而言,家长有原则有宽容,自己过得好,孩子也过得开心。不必在意“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的俗语,更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在父母的亲情关爱中长大的,他们的人格才能得到滋养。

一味强调严格教育,无异于把孩子当做士兵,孩子多苦家长也不开心。每个孩子都渴望家长的肯定和赞扬!

我是幼儿园蝴蝶老师,喜欢的话可以加关注哦。我会继续奉上孩子教育的那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