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丨康乃馨妈妈加油站,温暖困境中的母亲

康乃馨妈妈加油站,温暖困境中的母亲

4月29日,是舟山市香园社工服务中心承接的“康乃馨妈妈加油站”困难母亲关爱项目满一周年的日子。

项目运行一年来,直接服务处于社区戒毒康复阶段的困境母亲15人、家属35人。一年的陪伴,让这些身处困境的女性,不论生活还是心境,逐渐向阳而生。

“康乃馨妈妈加油站”是香园社工服务中心第一次承接涉及女性的社区戒毒康复关爱项目。

从吸毒人员到戒毒公益者的身份转换

2014年9月,香园社工服务中心成立。作为舟山第一家社工中心,2015年4月,香园社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了戒毒所,在座谈中看到了很多戒毒者的无助与迷茫。

社工服务中心主任竺珊燕向这些戒毒人员介绍了社工的定义,并表示:“如果愿意,你们出来后,可以尝试和我们一起做社工从事公益活动。 ”

还有三四个月就能结束强戒的老张将竺珊燕的话听进去了。出来的第一天,他就到了竺珊燕的办公室报到,成为第一个加入香园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

老张50多岁了,因为吸毒,妻离子散。父母害怕陌生人敲门,听到警车开过就提心吊胆。如今61岁的竺珊燕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父母的样子,苍老、瘦弱。

自从老张来到社工服务中心后,情况有了转变。他每周一前往老年食堂——70后服务社帮忙打菜;每个月28日为社区老年人剪指甲;因为老张文化程度较高,每周三还负责给社区小朋友的三点半课堂上课。他一直风雨无阻地做这些事。

如今的他还是阳光公益团队的队长,和几个朋友在双桥租了1.3公顷地,和很多义工一起打理,所有种上来的蔬菜都无偿捐赠给困难户、老年人。他对竺珊燕说,自己曾经做了很多错事,也拖累了家里,下半生只想多做好事,弥补曾经的过错。

他的改变也带给了这个家庭新的希望。父母放下了心中大石,多年不见的儿子回来看他了。竺珊燕还记得那天老张打电话给她,言语之间是抑制不住的激动。“竺主任,我今天不来社工中心了,我儿子来看我了。”

第二天来时,他向大家“炫耀”着身上的衣服:“儿子买给我的。 ”那是久违的亲情。

如今老张是竺珊燕的左膀右臂,他们共同奔忙在关爱社区戒毒康复阶段人员的一线。竺珊燕说:“曾经是我们帮他,如今是他帮我们,这就是公益传递的力量。”

迎接新的挑战,关爱的目光投向女性

2016年,舟山市香园社工服务中心“爱助回归路”社区戒毒康复服务项目荣获浙江省优秀社会工作项目。

2018年,社工服务中心又在由浙江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浙江省禁毒协会组织的“艾博·心灵沟通”全省禁毒社会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去领奖时,一位老师问竺珊燕:“你们在男性戒毒康复服务项目中做得那么好,可不可以做做女性的?”

竺珊燕一开始是有点犹豫的,因为女性心思细腻,要走进女性的心里更不容易。大部分女性服务对象在意邻里眼光,不愿意竺珊燕上门,竺珊燕便打电话联系沟通。而且打电话也得看好时间,因为服务对象明确表明,找了对象,或者家里人并不知情,生活不愿被打扰。

竺珊燕理解她们想改过自新、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心理。

通过公益引导,让他们眼里有光

多年的社工经验让竺珊燕知道,处于戒毒康复期的人宛如一个摇摆钟,这时候如果有人可以帮他们一把,就能引导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走。

有服务对象因为男友知晓自己曾经吸毒后分手了,她情绪处在崩溃的边缘,是竺珊燕一步步劝导,让她逐渐缓和了下来。

有一天,竺珊燕打不通对方电话,她整个人都慌了。再次联系上时,对方告诉竺珊燕:“我没敢接电话,刚分手,意志力薄弱,我怕曾经的那些朋友又来叫我。”她也听进了竺珊燕的劝告,开始和自己斗智斗勇。

每个季度,社区里所有参加戒毒康复服务项目的人要聚在一起开个集体生日会庆祝重生的日子。大家想到了更好的庆祝方式,就是通过开展“净心净水”、参与创卫等活动来庆祝这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割稻、晒谷、打扫卫生、捡垃圾……朱家尖、展茅、蚂蚁岛、虾峙岛等舟山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大家身体力行,一边做公益,一边进行禁毒宣传。

“我不能保证他们一辈子不吸毒,但至少现在他们在努力改变。如果我们不去介入,正面宣传引导,他们很有可能几个月之后就重新吸毒。”竺珊燕说。她通过让戒毒人员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还经常性地组织插花等课程,丰富大家的生活,拓展良好的交际圈;通过定期打电话或者走访的形式,让他们看到社会的关心。

她无数次看到,曾经健康状态差、心理压力大、不敢直视他人目光的人,变成如今对生活充满希望、眼里有光的人。

项目结束,服务仍在持续

如今,由政府购买的“康乃馨妈妈加油站”项目已经结束,但活动告一个段落,服务并没有结束。“只要有需要,我们还会继续提供帮助。”竺珊燕说。

有一位50多岁的女性,因为吸毒,已经多次小中风了。她不肯出家门,也不肯接竺珊燕的电话。竺珊燕从这位女性所在的社区了解到,对方后来被接到姐姐家去住了,80多岁的母亲给她洗衣做饭,而她,依然不愿意出门。

打电话给她姐姐,姐姐不敢接,后来还是姐夫接的电话。登门拜访,还是姐夫出门迎接,面对邻里的疑惑,他假装竺珊燕是他的远房亲戚,招呼着:“小妹你来了,这么多年没见了。”竺珊燕愣了一下,马上心领神会,接话:“是啊,大哥,这么多年没见,我偶尔来来,你们家还有那么多的亲戚呢。”

在竺珊燕的坚持努力下,通过每个月的不断探视,现在这位女性已经愿意下床,愿意出门了,也会自己洗衣服。但竺珊燕知道,想让她彻底回归正常人的生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