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文丨李怡(ID:誠摯人生為夢啟航)

傳統節日的味道現在是越來越濃了,端午節的三天小長假真的是忙碌了一個月人的福音。即使今天不出門也能感受到大家今天的”忙碌“,因為朋友圈的熱度足矣媲美今兒個這天上豔陽。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端午佳節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端午好天氣,就是有點曬

上午的朋友圈被考場外望子成龍的父母佔去了大半,19年的端午和高考碰撞在了一起,使得 朋友圈更加熱鬧,也給今天增添了不少熱度,畢竟十年寒窗只待今日;還有些是在準備今天一家人美味佳餚的食材;在有一小部分人一大早就準備開始出去浪了。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熱鬧的“科舉”考試

中午的朋友圏當真就是美食秀,透過手機屏幕都能感覺到他們的幸福和滿足,羨慕的緊。包裹這鹹蛋黃的粽子,還有豆沙粽,豬肉粽、排骨粽,甜粽子單單粽子就看的眼花繚亂。北方吃雞蛋,鹹鴨蛋的多,南方多是粽子,朋友圈的粽子佔去了90%,畢竟吃粽子的由來自春秋楚國,楚國在黃河以南,米食為主。還有很多不長髮圈的老朋友們,今天也看到了他們熟悉的面容,依然是那麼親切。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味道好不好不知道,圖是做的不錯

我想到了晚上也是一大堆的美食繼續走T臺。晚上天氣涼些了哪些蝸在家裡的人也開始出動了,廣場上定是熱鬧非凡,電影院應該也是人山人海吧。而我也是蝸居了一天到晚上時參加公司的節日聚餐,這是今天唯一的公共活動,比較宅,還請各位友友不要見笑。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端午的小吉祥物

愈是熱鬧的場面,孤獨的人總是更容易思念親人。出門前打個電話回家是少不了的。電話才響了三聲那邊就有人接了。

媽:喂!是二孩吧?(母親不太會用手機,號碼沒存名字,11位的手機號碼卻記的清楚)

我:嗯,是我

媽:我也正準備給你打電話呢,你就打過來了

我:哦,今個過節,你們咋過的呀

媽:還不是和往年一樣,家裡人少簡單點就行

我:看來我們不在家你們過節也隨意

媽:你們不能回來嘛,回來就熱鬧了(工薪階層的無奈)

媽:你呢,一個人在外面放假了多出去玩下,別總是待在家。今天吃雞蛋沒?

我:這邊一般都吃粽子,很少有吃雞蛋的,我們部門等下聚餐,有粽子吃。

媽:今天家裡煮了鹹蛋還有蒜,你們不再煮的少

還沒開始聊一會兒,這是同事電話今來了,應該是叫我準備走,我說媽,我同事叫我你們在家注意身體,同事找我不和你說了。

簡單的聊天,又勾起了我思家的心,希望早點做出成績,與家人可以常常在一起了。

記的小的時候,那時端午節還不放假,上學的學校距離家有一兩公里的樣子。每逢端午節我們哪裡與南方大不相同。過節時會在大門和堂屋的門外青磚縫裡插上艾葉,用來驅除蚊蟲和辟邪,小的時候就感覺中國的節日總讓人有無限的暢想,端午為什麼插艾葉,為什麼要吃雞蛋,為什麼要煮蒜吃等等,還有電視上過節都吃粽子,我們怎麼都不吃粽子呢,那時連集市上都沒有賣的,想想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味道,出來工作後才知道粽子有很多味道,小的時候有太多太多的疑問了。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清香艾草

端午插艾已經成為家家戶戶過端午的習俗之一。艾葉的好處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多,畢竟我是問過度孃的,因為臉上這兩天起了很多小水泡很像溼疹,艾葉就有祛寒除溼的功能。五月素有”天地交泰九毒日“的說法,五月五日端午居九毒日之首,因隨著雨水的增多,溫度逐漸升高,溫熱潮溼的氣候細菌的繁殖最旺容易引起溼疹的症狀。可惜出門在外沒有艾葉,只能去藥店買藥了。有些地方這天也叫“躲五”,有諸多禁忌,特別是還沒有滿週歲的幼兒會送到外婆家躲避不吉,初婚的人家也會接新娘子回孃家“躲五”。“躲五”雖然是封建社會的糟糠文化,藉機回趟孃家也是很不錯的。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端午插艾草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端午吃鹹蛋

過節有很多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因為每家都會煮雞蛋,鹹雞蛋,鹹鴨蛋,打開裡面還滴這油的鹹蛋總是特別吸引人。總會挑一個特別大的帶去學校和同學比大小,奈何總是有同學會帶鹹鵝蛋~

很小的時候記的很清楚最喜歡吃煮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裡面會放食鹽八角、茴香等等吃起來特別有味道。現在好想在家裡呆上一年,放下工作,感受家的溫暖家的味道,帶著孩子陪著父母,然而現在只能是空想想,且當奮鬥的動力吧~

和同事一起去參加聚餐,吃飯,喝酒,吹牛,喝酒耍滑也是常有的事,時間過的也是很快。但總是卻少些什麼,一時也說不上了,可能就是少了家的味道吧。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民間多以祭奠愛國詩人屈原佔主流。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緬懷屈原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詞。(褚朝陽-五絲)

屈原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今年刷手機網上一直爭論端午節祝福語能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因為我們的古代愛國大詩人屈原因政見未被採納最終導致他的國家被秦國吞併,最終跳江以銘其志,百姓為了保存這位愛國志士的屍體不被魚蝦所食故將雞蛋、米粒等撒入江中,為驅趕江裡的蛟龍就把雄黃酒倒入江中。後又怕米粒飯糰被蛟龍一口吃掉,人們便用粽葉和彩絲包裹纏住飯糰,慢慢的就衍變成粽子的模樣了。在後來的每年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以表示對他的祭奠。所以吃飯相互敬酒時我還特意留意了一下,至少80%的人都說了這句,但還是有人說:”端午安康“來作祝福的。個人認為說”端午安康“更為恰切,但說:”端午節快樂“也無可厚非,情意到了,也不用特別注意這些細枝末葉。您說呢?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端午祝福

端午節紀念屈大夫的詩句還真是不少,借來供大家一品。

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端午思鄉,然仍需風雨兼程。一副對聯聊表對屈大夫的敬意。

上聯:五色新絲纏角粽,

下聯:四海同仁憶屈原。

【完】

優良文化傳承,追夢路上期待與您同行。

浴蘭端午,每逢佳節倍思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