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给我 70 亿,申请对战 Model Y

蔚来:给我 70 亿,申请对战 Model Y

蔚来:给我 70 亿,申请对战 Model Y

今天下午蔚来正式宣布: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项目协议正式签署。

蔚来:给我 70 亿,申请对战 Model Y

蔚来中国获得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 70 亿人民币投资。

根据秦力洪对媒体透露的信息来看,这 70 亿只是第一笔融资,接下来还会有持续的融资。

暂且不说接下来还能有多少融资,70 亿元的投资落定之后,对于蔚来而言,「最快今年,最晚明年」的言论显然已经不攻自破,而蔚来会不会倒闭也已经成为一个伪命题。

接下来更值得讨论的是,70 亿为蔚来争取了多少时间?面对冷血恶魔特斯拉,蔚来需要作出哪些调整?

这次协议透露了什么信息?

先来看这次协议都透露了什么信息。

第一,蔚来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合肥达成协议。

蔚来:给我 70 亿,申请对战 Model Y

第二,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者(下文统称战略投资者)向蔚来中国投资 70 亿人民币。

第三,蔚来将向蔚来中国的法律主体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注入中国范围内包括整车研发、供应链与制造、销售与服务、能源服务等核心业务与相关资产,以上业务与资产根据 2020 年 4 月 21 日前 30 个公开交易日蔚来市值平均值的 85% 估值 177.7 亿元人民币。

第四,蔚来将向蔚来中国投资 42.6 亿元人民币。

第五,交易完成后,蔚来将持有蔚来中国 75.9% 的股份,战略投资者将合计持有 24.1% 的股份。

第六,蔚来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适时启动第二制造基地的规划建设。

简单做个归纳。

关于股份

蔚来当前的核心业务及所以资产将以 2020 年 4 月 21 日前 30 个公开市值 85% 的比例,也就是 177.7 亿人民币归入「蔚来中国」,占有「蔚来中国」61.3% 的股份。同时还将向「蔚来中国」投资 42.6 亿元人民币(蔚来的现金流),也就是说「蔚来」持有「蔚来中国」75.9% 的股份。

合肥战略投资者对「蔚来中国」投资的 70 亿元,将占「蔚来中国」24.1% 的控股权。

关于现金流

战略投资者对「蔚来中国」投资 70 亿元,同时「蔚来」也将向「蔚来中国」投资 42.6 亿,也就是说现在满打满算接下来蔚来手上的现金流可以达到 112.6 亿元。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 70 亿和 42.6 亿的投资将分为 5 期,以现金的方式注入「蔚来中国」,并且会在 2020 年第二季度完成。

关于研发规划

蔚来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合肥成协议。蔚来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适时启动第二制造基地的规划建设

70 亿够用多久?

从蔚来前两个季度的财报可以看出,蔚来的现金流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手上的现金流只能勉强满足下一个季度的开销,那么现在 70 亿到账之后够蔚来用多久?

在蔚来宣布协议正式签署之后,我们向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求证,这 70 亿将会用于公司的日常开销还是会有部分划分到 ET 系列轿车及 2 代平台的研发?

力洪总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只表示会在后续公布的合同里进行披露。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用 2019 年 Q4 财报中蔚来的开销做一个大概的估算。

蔚来:给我 70 亿,申请对战 Model Y

2019 年 Q4 的财报中透露,蔚来 Q4 季度的净亏损为 28.9 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即使蔚来持续当前的亏损状态,手上 112.6 亿元的现金流也可以让蔚来再活 4 个季度,也就是到明年 Q2。

不过这笔钱蔚来一定可以花得更久。

一方面,现在的蔚来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大手大脚的蔚来了,从裁员、营销活动、线下门店的铺设等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出,蔚来已经开始精打细算地花钱,蔚来也明白,在当下必须把每一笔钱花在刀刃上,所以日常开支方面会比之前有所减少 。

另一方面,蔚来正在努力提高车辆的毛利率,从 2019 年 Q4 财报电话会议李斌的发言可以得知,蔚来正在从 3 个途径降低车辆的成本:

第一,除电池包外的物料成本降低 10%。

第二,产量提升,生产补亏逐步减少,2020 年制造成本降低 30%。

第三,Q4 电池包每 Wh 成本降低 20%。

并且目标在 2020 年 Q2 实现毛利转正,并在 2020 年 Q4 把毛利做到两位数。

所以可以预期的是,这笔融资可以让蔚来在现阶段摆脱「能否活下去」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讨论另一个问题,

明年下半年蔚来能否实现自我造血?

70 亿用完之后,蔚来能自己养活自己吗?

钱总有画完的时候,想要更持久地「活」下去,蔚来就必须实现「自我造血」。

随着产品力及口碑的不断提升,蔚来的销量也在逐步增长,在虎嗅的报道中,蔚来在 4 月 23 日新的补贴政策出台后,到 4 月 26 日的 4 天时间里获得了接近 2000 个大定订单,这无疑是用户对蔚来汽车产品力的认可。

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和经营策略来看,我并不担心蔚来接下来的发展,但是市场不会一直处于风平浪静的状态。

当前的市场环境中,40 万级别的中型 SUV 只有蔚来 ES6 一款车型,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而今年年末另一款中型 SUV 特斯拉 Model Y 即将登场。

明年蔚来需要面对的最直接的风暴就是国产 Model Y。

我们先从价格层面进行一个对比,入门版蔚来 ES6 的售价是 34.36 万,选装了 3.9 万的 NIO Pilot 和 5.8 万的 100 kWh 电池后的售价是 44.06 万。

蔚来:给我 70 亿,申请对战 Model Y

同级别的 Model Y 目前售价为 48.88 万,目前看来 ES6 的价格存在一定优势,但是 Model Y 当前的价格显然不会是最终销售的价格。

参考一下 Model S 和 Model X 的定价,Model S 长续航版车型售价 79.39 万,Model X 长续航版车型售价 80.99 万,差价仅 1.6 万。

而进口版双电机长续航 Model 3 当时的售价为 43.99 万,进口版同配置的 Model Y 售价为 48.88 万,差价达到了 4.89 万,显然不够合理。而且 Model Y 是一款即将国产的车型。

如果从国产 Model 3 的售价和 Model S/X 的售价关系来看,国产版长续航 Model Y 的售价至少会被打进 40 万大关(34.405+1.6=36 万)。

虽然两款车在产品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 Model Y 量产交付之时,蔚来不仅要实现自我造血的能力,想要在价格层面与 Model Y 同台竞争,就必须做好降战的准备。

能否有降价的空间与毛利率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毛利率的提升与销量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 70 亿为蔚来争取到的 1 年时间里,蔚来汽车必须为自己争取出与特斯拉正面 battle 的降价空间!

写在最后

市场上看有太多人看空蔚来,但是蔚来很争气,每次都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获得最有力的支持。

显然,蔚来的价值是被投资者认可的。

今天蔚来正式签署协议之后李想发了一条微博,微博中提到「虽然汽车市场足够大,但是难度特别高,中国这上百个新造车企业如果最后只能活下来三家,我们肯定努力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家,而我们希望身边的战友是蔚来和小鹏。」

蔚来:给我 70 亿,申请对战 Model Y

经历了 3 年的混战之后,头部的车企已经逐渐显露,它们或在智能领域有所建树,或是解决了行业的问题。

造车很难,是场持久战,但是熬过了襁褓这一阶段,也就没那么容易倒下了,今天是蔚来汽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