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什么是“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易经·系辞下》,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易经‖什么是“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孔子的伟大在于,他一生都在讲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一个人如何才能既成功自己又造福他人。

在《易经》中,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非常之多,比如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惩忿窒欲,君子以遏制恶扬善,顺天休命等等,但是最明确有标准的君子之论,我认为就是上面这三句话。

“君子安身而后动”的意思是说,君子要先安定了自己,才能有所行动。

不可以在自身危机的时候贸然行动,这样不但自己得不到保全,还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所谓“安身才能立命”,自身不得安定,就着急去做一番事业,这是无法成功的。

生活中和历史中这样的人都很多,比如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之所以步履维艰,他就是因为违反了“君子安身而后动”的修行智慧。

追随罗永浩的人,看到的是一个永远在成功路上的人,而不是一个成功的榜样,不能给大家一个安定的信念。人不能没有理想,但是,实现理想的路上也是要吃饭的。

这正是孔子后面说的“危以动,则民不与也”。孔子极其扎心的告诉理想主义者,对自身有危险的行为和举动,老百姓是不会跟着去做的。听说,后来他也反省了,给自己买了房子,这是对的。

易经‖什么是“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自己的位子朝不保夕,还想号召群臣和民众去镇压叛乱和抵御侵略,结果大家都知道,根本没有人听他的。

没有军费打仗,一个皇帝求大臣们捐点款,可是只有他岳父象征性的捐了一点钱,其余的大臣各个都装穷。

可是,后来李自成打进北京,从这些官员家里搜出了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崇祯是历史上公认的勤政皇帝,据说他每天只睡不到两个小时,二十几岁头发就白了。可是,自己无法安定,空有“回天”之心有什么用呢?

“易其心而后语”的意思是,说话前,要先进行换位思考,再开口。

一个处处替自己考虑的人,必定是不受大家欢迎的。如果你是君主,处处替自己考虑,那么,老百姓心里也不会真的服从你。这就是孔子说的,“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意思就是总是用恐吓的方式发布命令,这种政令是没有人响应的。

胡雪岩有句话叫,“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这是胡雪岩老辣的人情世故的完美写照,胡雪岩可以说真心领悟了“易其心而后语”的智慧。

易经‖什么是“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人世间,要想说出的话有人支持,要想说出的话使人信服,就要懂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智慧。所以,孔子要求君子,要懂得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再说话。我们今天的人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也是无法成功的。

互联网有句话叫“得屌丝者得天下”,就是因为屌丝是互联网用户的大多数,如果你不从屌丝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很可能你的产品就会不适合市场而失败。

“定其交而后求”的意思是,先要与人确定交情了,才能求对方办事。

只有这样的求告,才能有求必应。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就是,要先付出自己的真心,得到别人的认可以后,自然就有求必应了。

就拿借钱来说,我们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寻求别人的帮助,不但得不到帮助,很可能被当做疯子,但是,有交情的亲戚朋友大多数都会或多或少的帮你。所以,孔子又说,“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作为一个君王,如果你曾经的政令没有给百姓带来好处,百姓怎么愿意给你交租呢?

易经‖什么是“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孔子说,君子如果做到这三样,就是一个合格的君子了。

其实对我们现代人而言,要做一个真正的君子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三个道理,把它作为我们日常做事的行为准则,那么,我们做事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的增加。

易经‖什么是“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我是剑寒,网文作家,诗人。每天和我一起读点《易经》,你的人生将不再迷茫。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评论收藏关注转发,您的每一个支持,剑寒都深感荣幸。再次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