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稻瘟病防治方法

水稻的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被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今天来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该病在我国南北稻区均普遍发生。病害流行地区一般减产10%-20%,重的可达40%-50%,特别严重的田块可以造成绝收。

水稻的稻瘟病防治方法

一、发病原因:

稻瘟病病原稻梨孢属于真菌,其生理小种的多样性和易变性导致新推广的化学药剂会快速降低甚至丧失对其防效。病原在温度30度以下,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会造成稻瘟病的严重发生。

二、危害症状:

稻瘟病在各个阶段均可发生叶瘟,叶瘟可分为四个典型症状,急点型叶瘟叶片病斑为圆或椭圆形,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慢性型叶片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白点型叶片有近圆形小斑;褐点型叶脉间有针尖大小的褐点。

稻瘟病的发病特点是孢子供风雨传播,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叶、穗瘟重,早熟品种重于晚熟品种。我国大部分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水稻分蘖盛期,若遇上连阴雨天气,则叶瘟严重,叶瘟始见期早,发生为害重,反之则轻。8月上、中旬前后抽穗期间,如逢秋雨或雾多露浓,气温在25度以下,谷粒瘟和穗颈瘟病则严重流行。

水稻的稻瘟病防治方法

三、防治技术:

1、首先要根据地区造种相对抗病品种,其次同一品种种植三年左右进行轮换抗病品种。

2、要注重浸种消毒,用56度温水浸种5分钟,也可用50%百菌清250倍液浸种。

3、用灭过菌的育苗床育苗。

4、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过迟或过量,增施锌肥和硅肥,分蘖前期浅水勤灌,分蘖盛期适时排水晒田,抽穗后上水湿润灌溉。

5、发病早期可用40%稻瘟灵进行喷雾,此外每亩用巴斯夫稻清60毫升,在水稻破口初期和齐穗期各用药一次,可有效防治穗硕瘟的发生。

水稻的稻瘟病防治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