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購買了保險但是被拒賠,怎麼辦?

汪宗凱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想再次和大家強調買保險的原則之一,買保險請一定先看條款再看公司。我們買保險,買到的就是一本合同。發生買的保險被拒賠了,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原因

1,投保時沒有如實的告知當前身體健康情況,和既往病史,過往醫療歷史。

說明一下,商業保險的健康告知,根據購買的險種不同,健康告知寬鬆程度也有很大區別。

健康告知從嚴到從松,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

如果是保險公司以健康告知為由,被保險公司拒賠!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舉例如果買重疾險的時候未如實告知鼻竇炎/鼻息肉,理賠是因為肺癌或者與鼻子無直接必然聯繫的疾病進行理賠,根據保險法及保險條款是不能終止合同的且需給予理賠。

所以,是以健康告知為由拒賠,那麼需要看買的是什麼類型的保險產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所買保險產品,免責條款裡有明確的說明,什麼疾病和什麼情況下是不賠的,這點也同樣是拒賠的重要因素。

3,買錯保險產品了,比如:買了意外險,卻要對住院醫療費用進行賠償,那自然是拒賠。

4,買的保險產品沒有包含需理賠責任

總結:購買保險請先看條款再看公司,請如實告知當前身體健康情況。

不清楚你父親買的什麼保險產品,所以沒有辦法具體告訴你怎麼辦

在被拒賠的眾多案例中,也有不少通過努力把拒賠變成全額賠償或協議理賠的情況

保險行業是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包括了法商,醫學,保險理論,保險法律等知識,買保險不管是找熟人買還是找保險從業人員買,專業是前提而不是熟悉。信任是基於專業,而不是熟悉程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不清楚的問題,保險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


家庭保典


太正常!所以有正氣有時間就起訴吧!中國那怕每年有幾十人起訴保險公司,對方的賴帳行為就會變成服務才是企業的正增長!


正民正


"買保險時容易理賠時難",你聽說過這句話嗎?隨著我國保險業監管越來越規範,競爭越來越激烈。"保險公司的口碑是賠出來的",已經成為各家公司的共識。但不可否認還有少部分理賠案件存在一些爭議,甚至拖延理賠,拒賠的案件也偶有發生。

首先,要搞清楚拒賠的原因。

第一,申請的理賠不在合同保障責任範圍之內。如果你只是買的意外險,那麼生病以後肯定沒有賠付;如果你只買了重疾險,那麼生病住院一定沒有賠付;如果你只買的養老險,那麼生病,一定也沒有賠付。就好在家裡買了一臺冰箱,同樣是也是電器,但是你不能當洗衣機使用。

第二,雖然出險責任在合同範圍內,但是由於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在理賠調查中發現客戶隱瞞了既往病史,這樣會影響理賠的順利進行甚至拒保。

第三,在合同觀察期或等待期內發生事故。上面兩種情形都沒有,為什麼還會拒賠?因為一般疾病保險都有觀察期條款,住院醫療30天,重疾90天。就是說在雖然買的是此類保險,但在此期間內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客戶在申請理賠時要看一下是否過了這個時間。

那麼,若想要順利,快速獲得理賠,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做好健康告知。健康告知指的是保險公司在客戶投保前,要求投保人填寫和確認關於被保險人真實健康情況的告知。很多人對於健康告知有幾個誤區,要麼覺得不重要,隨便都選了否;要不就是怕理賠出現問題,什麼都告知。其實健康告知只要把握住“如實告知,有限告知”的原則即可,認真閱讀健康告知條款,問詢到的內容要如實告知,特別是有既往病史和檢查異常記錄等內容。

第二,瞭解投保的產品保什麼,不保什麼。

保險具有一定的專業門檻,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要是沒有點法律知識、醫學知識,很難在幾天內看懂一份保險合同,所以很多人沒耐心看,索性就不看了。有些消費者買過保險之後對於產品的保障稀裡糊塗,模模糊糊認定只要自己生病或出意外都能獲得賠付,這就很容易造成後期的理賠糾紛。既然買了保險,保的什麼自己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保單,自己要上心。

第三,關注等待期這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等待期也稱觀察期,也叫免責期,就是說被保人在等待期內住院或確診了重大疾病是不能獲得保險公司理賠的。如果是常規的體檢項目,建議過了等待期後再去做,避免留下就醫記錄,造成理賠糾紛。當然,如果是身體實在不舒服的話,還是應該及早去醫院,畢竟健康最重要。

第四, 出險後快速報案。當發生了保險條款中的保險事故,一定要及時聯繫保險公司進行報案,方便保險公司第一時間進行核賠。沒有第一時間報案的,會增加核賠的難度和事故的難以確定部分,容易造成理賠糾紛。報案優先秩序應該是與你的專屬客服人員聯繫,他會更貼心跟蹤,協助辦理理賠。

第五, 如果確實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理賠,而又沒有得到保險公司理賠,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可以向保協電話:12378,消協電話:12315投訴,甚至向人民法院起訴。從近年的司法案例來看,即使存在爭議的理賠案件,法院的判決一般還是有利於客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