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最推崇的是什麼?

用戶Lyh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這12個字指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這也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備受推崇不敗於世的根本。


儒家學說,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學問。儒家創始人首先認為,“恥,乃人禽之別也”,在如此認識的前提下,又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治國之道。民若“無恥”,政與刑再多、再重,也難以抑制犯罪率的攀升。然而,一旦國民能夠“有恥”和“自律”,就會自覺自願地按照社會規範和法律,調整自己的行為,社會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和諧!


思想核心一(五常)-----仁、義、禮、智、信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囊括了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為前提。他們把“義”封為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之一。儒家把“義”與“仁”、“禮”、“智”、“信”合在一起,稱為“五常”。其中的“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核心。


中國古代社會準則和道德規範。春秋時的政治家子產最先把“禮”當作人們行為的規範。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禮,這“禮”既指周禮的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他對“禮”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提出了“克己復禮”的觀點;把“禮”當作調整統治集團內部關係的手段,當作治國治民的根本。


智”,即智慧、聰明,有才能,有智謀。孔子認為,有智慧的人才能認識到“仁”對他有利,才能去實行“仁”。只有統治者才是“智者”,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可成為“仁人”,而“小人”無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實現其最高道德原則“仁”的重要條件之一。他們要實現“達德”,而要實現“達德”必須經過“知”的五個步驟,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儒家的倫理範疇。意為誠實,講信用,不虛偽。“信”既是儒家實現“仁”這個道德原則的重要條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養的內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互守信用,藉以調整統治階級之間、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


思想核心二------忠、孝、悌、節、恕、勇、讓

孔子所說的“忠”,是指和別人的一種關係,盡力幫助別人叫做“忠”。“忠”又特指忠君。對長輩能盡孝道也是“忠”。孔子把忠當作實行最高道德原則“仁”的條件。孟子也把“忠”視為重要的道德規範,即指把好的道理教給別人。漢以後出現了“三綱”,“君為臣綱”規定了臣民對君主須絕對“忠”,忠君便成為天經地義、永恆的倫理教條。


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儒家認為孝是各種道德中最根本的。孝是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在家庭關係中的表現,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孝”一直視為最高的美德,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指敬愛兄長,順從兄長。常與“孝”並列,稱為“孝悌”。儒家非常重視“孝悌”,把它看作是實行“仁”的根本條件。


氣節和節操。一、通常指一個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堅定性。對內,氣節表示對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堅定信仰。對外,氣節則指在國家和民族遭到外敵侵犯時,能挺身而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堅持鬥爭。乃至獻出個人生命。

二、又稱“貞節”。為封建時代約束婦女的道德規範。即要求婦女謹守閨門,不與男子接觸,婚後要“從一而終”。


儒家倫理道德觀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強加給別人。在孔子的有關倫理學說中,“忠”與“恕”是並列的。因“恕”而得“忠”,為“忠”以行“恕”。“忠恕”是實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內容。同時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貫之道。


儒家的倫理範疇。指果斷、勇敢。孔子把“勇”作為施“仁”的條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而且不能“疾貧”,才能稱其為勇。


指謙讓、禮讓。對人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孟子-公孫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BH腦洞


古代文人最推崇的在我看來就是三不朽了,分別是立德.立功.立言。既然是回答問題,那就按照我個人的理解簡單的闡述一下三不朽分別指的是什麼,一.立德:正確的道德觀得到人們認同與尊崇。二.立功:做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讓國家及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三.立言:要重點談一談,人們往往會認為立言就是言行舉止一類的行為,我個人認為立言是古代文人想利用自己的文化修養,創作幾句名言或一部著作,讓國家或者家人.或者百姓及世世代代的後人,永遠記住自己並得到廣泛的推崇。只有做到了這三不朽估計古代文人才會覺得

這樣才算是完美的一生吧!此問題是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作答。赤峰馮智學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同謝謝[祈禱][祈禱][祈禱]





馮智學


題主好,古人講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三立只是一個理想,能做到的沒有多少人,但立德卻是一個普遍的要求。德包含的東西太多,野狐以為,德所包含的氣節,應該是古代文人最為推崇的東西。

一 什麼是氣節

氣節常被定義為志氣和節操,這個定義很難讓人滿意,單一個“氣”字就夠複雜了,更何況“氣節”。中國古代有很多概念是無法定義的,一般情況下,人們只是從整體上模糊的去把握,去理解,因為那些概念本身就是開放的,也是模糊的,比如“道”這個概念,“氣節”也是如此。野狐勉為其難的解釋一下“氣節”,不盡人意之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說到氣節,必然要從孟子的“浩然之氣”說起,孟子提出了養氣說,說自己擅長於養氣,並對氣作了說明。孟子說這種氣充滿在天地之間,浩大剛強,是用正義和道德慢慢培養起來的,是從人自身中生髮出來的。孟子描述了一個大丈夫的形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身上就充斥著這種氣節。文天祥的《正氣歌》讚美的天地正氣,也就是文人所推崇的大丈夫要有的氣節。中國哲學最根本的東西就是人與天地的統一,天地正氣也就是文人推崇的氣節。

有時也會說到骨氣、志氣,詞語不同,實質是相同的。郭沫若《屈原》劇本中嬋娟罵宋玉說:“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這大概是罵文人最嚴厲的話了,因為氣節是文人最看中的東西。

文人的追求必然會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的語言中也體現出來了“氣”重要,即使現在,我們也常能聽到:做人要有骨氣,要有志氣,要為父母爭口氣、人活一口氣這類話。詞語和表述有差異,但實質上都是在強調做人的氣節問題。

氣節涉及的內容並不具體,但和傳統道德價值觀念一致,忠義是氣節中最重要的內容。賣主求榮、重色輕友、背信棄義、臨危變節等最是被人所看不起,因為失了這些東西,也就是失了氣節。

二 古人重視氣節的表現

詩言志,古代詩歌中入詩最多的怕也就是“梅蘭竹菊”,古代文人畫最常用的題材也是“梅蘭竹菊”,之所以這樣,就是這些植物體現著文人所追求的氣節。

在歷史上,蘇武、文天祥是被後世所崇敬的英雄,他們身上非常完美的體現了文人應該有的氣節。蔡京、秦檜做到宰相,書法文才都是一等一的好,後世對其無不唾棄,也沒有人去學習他們的書法,不是書法不好,是他們沒有文人的氣節,沒有忠義之心。趙孟頫、王鐸、吳梅村等,即使因為客觀的原因,造成大節有損,也是很難得到原諒的,他們自己也很難原諒自己。趙孟頫做了元朝的高官,他去看望逃隱在山中的哥哥,他哥哥不讓他從正門進家,讓他從後門進來,就是因為他失節了,他內心有多痛苦可想而知。吳梅村做了二臣,臨死時留下遺言,讓家人以僧衣來殮自己,就是為了贖罪。連事出有因的李陵勸蘇武投降不成,長嘆一聲說“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

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是我不得開心顏”,朱自清的不吃美國救濟糧,能被普遍的激賞,無不是因為他們的言行體現著文人的氣節。

幾千年來,儒家思想一直是社會的主流思想,這一思想下,氣節不斷被強調和重視。氣節問題不只是文人所特別推崇,整個社會對氣節都是非常重視,氣節也成為了民族精神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 氣節的現代意義

古代的文人相當於現代的讀書人,現代人人都讀書上學,但氣節問題,遠不及歷史上那樣被看重。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盛行,為了個人名利違背道德的事情隨處可見。

現在雖然不直接提說氣節問題,但氣節所包含的內容依然是要堅守的。歷史上講忠義,我們現在不也講愛國嗎?看看那些言必稱歐美的媚外者,他們幾乎都是受過高等教育,完全算得上是當代文人,可文人應有的氣節又到哪裡去了?

見利忘義的社會現象就更多了,看看各種商品的造假,食物的安全問題,這些問題哪個不是現代文化人的創造。

現在重提文化人、讀書人的氣節是很有必要的,傳統的東西,還是有著傳統的力量,那就大張旗鼓的正面去強調氣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