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开学后如何快速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谈谈教育那些事儿


一、当前线上教学之现象(发现问题)

为配合新冠疫情防控,全国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和高校在内的所有学校都延迟开学,并采取“停学不停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在网上如火如荼开展网课,各任课老师也大展拳脚当起了主播。两个月左右的网课上下来,老师们、家长们、甚至孩子们自己都盼望回学校复课,线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很多孩子上课效果差强人意,开学后如何快速缩小差距呢?

二、当前线上教学之现状(分析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身处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为何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呢?

1.缺少线下教学的现场感和压力,师生之间不能及时产生双向有效的互动。以我教的腾🐧课堂为例,500人的大课堂,老师请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鲜有人举手(在举手区才能被老师点上台说话),不举手的同学也不会像在课堂上那样紧张,而在线下可以随机点同学来回答。另一方面,因为互动比较耗时,在线授课教师为尽量减少时间浪费,会少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或只设计适合在这个直播平台上操作的互动活动,但基本都是知识性的互动,没办法进行深入探究。而且同伴之间没办法进行互动与交流,纯粹听一堂讲授课,学生完全没有参与感。

2.缺乏实时的因材施教。老师面对的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是冷冰冰的电脑和话筒,因而不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情,没办法像线下教学那样通过现场观察适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材施教。

3.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有些学生迟到、早退,课上不专心听讲,线下老师可以做些小惩罚(如围绕当堂课内容设计的游戏),但线上课堂看不到学生是否认认真真在听讲,无法管理课堂。

4.线上上课期间,很多家长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仅仅是提供上课设施(手机、电脑或网络),其实家长更重要的任务是帮助老师来督促和指导学生线上学习。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这点,但因自己能力不足,没办法有效引导和指导孩子。

5. 缺乏上课的积极主动性。孩子们寒假期间玩性太大,线上开课后依然持续寒假期间那种睡到自然醒、看电视玩游戏的心态,即还没有收心。课前不预习、课堂不认真听讲、课堂不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课后不及时复习,不能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对知识点有疑问不主动提问,导致问题越积越多,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与自觉的学生相比,差距越来越明显。

三、开学后缩小差距之举措(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5点问题,特此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1.尽早进行学习效果测试,及时摸清学情。

可以针对之前讲过的知识点组织单元测验和阶段性测验,再进行前面重难点知识点的梳理,针对学生薄弱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对学生进行面对面交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困难表达出来。

2.调整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和日程安排上需重新调整,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日历。本学期剩余时间里,哪一天上什么课,每门课的内容都要详尽。

3. 制定个性化指导和辅导方案

任课老师在其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学生采取一对一辅导(义务的)。以测试成绩来确定学生薄弱环节,加强薄弱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老师应及时将孩子的总结情况转达给其父母,在父母为孩子选取补课班时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

总而言之,线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老师、学校、家长和学生们自己都要比以往更加重视线下课堂教学,学生们要更加明确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减少因疫情而荒废的岁月。


可乐爱英语


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自从两个月线上课堂开展以来,感觉学生的差距特别明显得显现出来的。

我们可以从这三类孩子来分析:

第一类:平时在学校学特别自律主动认真的孩子。线上,每天都能够按时出现在课堂上,老师的每一项要求都能井井有条地落实。

  • 不管是在平时的线上课堂也好,还是课后完成作业,提交作业,各项学习任务,没有一次说忘记了的。而且这一孩子的作业,完成得特别认真,无论从书写还是到做题的正确率来说,都和在学校的表现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别,也没有任何懈怠。
  • 从视屏前就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共性:上课时间到了,穿戴整整齐齐的坐在视频前;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坐得端端正正的;当老师要求做笔记的时候特别主动;当老师需要让大家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也是最积极主动的。与平时的课堂没有任何差别。

这类孩子就属于老师特别放心,家长也特别放心的孩子。而且在刚开学的检测上,一定会和以前一样成绩没有丝毫落下,甚至还可能,会在这样自律的,两个月的线上学习当中,成绩会有一个跨越。

第二、这种孩子,他们成绩和上面这一类孩子差不多。就是平时他们在学校的课堂表现也还不错,但是需要老师紧紧地盯着,不主动不自律的孩子。线上学习的时候,他们这个缺点就明显的显现出来。

  • 这些孩子在上网课的两个月当中,表现得时好时坏。老师和家长要稍微管一管说一说,他们立刻就能好两天。但过几天如果老师和家长们松了点,他们就又开始偷懒了。

  • 这样的孩子,都是班里比较聪明机灵的孩子,只要老师、家长平时在线上课堂,管的紧一些,盯得紧一些,他们的表现特别好,积极主动的动脑筋思考,举手回答问题。每天的他作业也完成得特别的认真。

这些孩子他们一般自主性比较差一些,但是老师和家长稍微强调或者表扬一下,就立刻表现得特别的好。需要不断地给他们增加动力。

班上有一个男孩子,属于典型的这样的一个范例。刚开始上网课特别的认真,每天特别准时。但过了几天就感觉拖拖拉拉的,上课也不准时了。甚至不想写作业,把别人的作业转发给老师。数学老师反映,他甚至有一次连数学课都没有上。

后来和家长沟通之后,发现最近父母忙没有顾上管他。给了他这样偷奸耍滑的一个机会。经过和家长的联系之后,双方对他加强了管理,后来表现得越来越好。

这些孩子就属于很聪明,爱耍小聪明,但缺乏自主性。老师和家长要时刻盯住他。这类孩子他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稍微使把劲儿,线上教学的缺失就立刻能够及时补上来。

第三类、就是平时在班上自主性特别差。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差,严重缺乏自律的孩子。

这些孩子,平时在班里的成绩就靠后。在开学之后很快就会可以看出,他们和别的孩子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老师其实对这一类孩子是最为关注的。因为他们本身接受能力差,基础比较薄弱。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好多知识,在课堂上都不能完全听明白。

  • 这样的孩子,老师在线上课堂中的关注力度最大。为了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的听讲,准是时不时的提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读词、读一段课文。这样简单的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可以时刻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同时也可以说,对他们是一种学习上的鼓励。
这些孩子,他们的平时课堂表现差,各项作业完成的也相对比较差。从书写,做题的错误上,和前面两类同学都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孩子甚至作业写得太乱,经常去老师的办公室重新写。
  • 这样的孩子从视频前就可以看出,穿衣服不整齐,披头散发的就出现了,个人平时的生活习惯就不好,当然这和家里面的父母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课堂中,需要时不时的专门关注这样的孩子,你会看到在视屏前,一边听讲一边玩东西的;摇头晃脑,不认真做笔记的。老师要时不时的转动视屏,专门观察他们,随时提醒。这些孩子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应该是班里面最差的那一类。也许和平时在学校的课堂,有更大的差别。

当然,如果碰上一个管得比较严格的家长,那么这个孩子还不至于落下,最差也会跟以前在学校中一样。也有可能在漫长的两个月的线上学习中,在他们严格的家长要求监督下,锻炼了自己的自律能力,学习态度会有一个转变,成绩也许还会有一定的提升。

就怕那种每天一个人在家上课,家长去上班,没有人管的孩子。这些孩子基本上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将会是开学检测之后,成绩越落越远的那一拨儿。

通过分析,大家可以感觉到。前面两类孩子,开学之后,经过两周的复习,一切都又回到正轨。这样线上线下的差距呢,基本就不存在。


唯一有差距的那一类孩子,就是第三类。这类孩子可能在以前的课堂学习能考六七十。那么经过这样散漫的两个月的线上课堂,他也许会不及格。

那么,怎样切实做好开学之后的查漏补缺,最大程度的把学生的差距拉到最小?

做好线上课堂的总结评估:在总结中,发现不足;在评估中,创新和改变。

1.以语数英检测做为开学后的第一个首要任务。

把线上两个月所学过的课程,通过一张卷子做一个初步评估。

2.检测之后,认真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判完卷子之后,组内的四个人认真的把卷子分析一下。发现哪些地方,是掌握的比较薄弱的环节,就从哪开始下手。

3.查漏补缺,再次复习两个月的知识,把薄弱的、基础的知识“回炉”。

缺什么,恶补什么,可以不间断的测试。老师可以出一些专项检测卷,一周一检测,不断发现错误。开始上新课,也要联系旧知,及时把夹生的东西重新检查再巩固。

4.建立必要的零起点意识。

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对于发现没有掌握的知识不要抱怨,实在有必要深挖问题的所在,就把这块内容重头讲一下。

可以说,线上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1.特殊时期给教育提出唯一的出路。线上教学既然是新生事物,既然是在特定时期,非常困难的时期,产生的唯一的办法,它往往具有补救的的特点。2.它打破了,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听,习惯于做工具,习惯于做听的对象,很少能有独立的自主的学习机会。3.尤其一些好的学生在线上教学中,体现出高度的自觉精神,尤其是责任与担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总结以上,不管老师还是家长,大家都不必担心网课与现实的落差。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开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会很快会踏上正轨!


紫陌飞雨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作为老师这些天常常思考和头疼的问题。

经过思考和同事们交流,现在我们开始这么做:

  1. 每天依然授新课,但较之以前适当减少量。挤时间补网课的漏。
  2. 课堂上尽量以基础知识为主,多照顾中下生。优秀生形成学习小组,以互助提高为主要途径,老师抽时间指导和监督。
  3. 组织学生进行一帮一或二的邦带提高活动,让学生灵活利用时间碎片互相进步。

以上是我们的暂时做法,在此也希望获得同行们的宝贵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