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哪個皇帝是最幸運的?

李家二公子666


我覺得是武則天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的女皇帝。原本武媚娘是李世民的人,太宗死後,她沒去殉葬,不過出家做了尼姑。幸運的是,她先前就和做太子的高宗擦出了火花。高宗即位後,很快把她接了出來,這小女子很有手段,加上高宗柔弱,沒幾年,先是昭儀,後成貴妃,最後靠掐死自己的女兒,她如願以償的做了皇后。高宗死後,她的兒子做皇帝,可惜母親太強了,她總覺得兒子們的表現不如意,換了一個又一個,最後乾脆自己做了皇帝。臨老時,她想讓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接班,可惜唐朝的男人們不幹了,她終究是李家的媳婦,死後,和高宗和葬,墓前一塊無字碑,這可能是她最好的表達……



無名者2020


幸運這個詞說的再通俗點就是運氣好。

歷史上運氣最好的皇帝,非乾隆莫屬。

運氣一:弘曆有幸出生在帝王之家,自小天資聰穎,相貌堂堂,氣宇不凡。生的好!此上蒼賜給他的第一運

運氣二:康熙子孫眾多,弘曆十多歲時才見到爺爺第一面,說起來也是巧合。才貌出眾的弘曆令康熙眼前一亮,此後帶至身邊,悉心培養,刻意雕琢。貴人扶持!此為第二運。

運氣三:弘曆少年時外出打獵,遭遇兇猛的野熊,他竟然毫髮無損。康熙請國師給弘曆算了一卦,卦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福報深厚,大貴之人。逢凶化吉!此為第三運。

運氣四:順登大位,承接祖、父兩代人之功,再接再厲,創造康乾盛世之巔峰。生逢其時!此乃人生第四運。

運氣五:在位61年,大權在手,坐擁天下;活了89歲,自然離世,壽終正寢。善始善終!此乃人生第五運。

總之,乾隆滿把好牌,並且把一手好牌打的不賴,因此,後人對他的評價總體也不差。你說他幸運不幸運?

萬幸之中還有一大不幸。那就是乾隆皇帝太妄自尊大,沒給後人打好基礎。如果他當時能放眼世界、開放包容、發展科技的話,大清將傲立於世界諸強之林,但是,乾隆皇帝沒那麼做,甚至開了歷史的倒車,致使後人承受了百年的屈辱,這是中華民族之大不幸。

受思想和眼光的侷限,乾隆閉關鎖國、故步自封、盲目排外,沒能抓住與世界接軌的機會,因此他不能進入偉大帝王的行列。在這一點上,乾隆跟唐太宗、康熙皇帝還是有明顯的差距的。


微山秋水


老媽是受冷落的妃子,母子倆連丈夫(父親)都沒見過幾回,大臣請他當皇帝時,嚇得不敢去,劉恆做夢都不敢想自己能當皇帝,因為有個好媽媽,結果成了幸運兒。

劉恆的母親薄姬是劉邦的戰利品,劉邦殺了魏王豹,搶了他的老婆。但是搶回家的女人太多,薄姬被劉邦忘掉了。有一次他問身邊的兩個妃子,經常見不到我,是不是很委屈。兩個妃子說:“我們已經很幸運了,最漂亮的薄姬進宮一年多了,還沒被皇帝寵幸過呢。”

劉邦覺得這個女人很特別,於是立馬招薄姬,寵幸了她。但是薄姬生性淡泊,劉邦很快又把她忘記了。幸運的是,就這麼一次,薄姬懷孕了,生下了劉恆。

當時劉邦非常喜歡戚夫人生的兒子劉如意,加上漢朝剛剛建立,叛亂的事經常發生,劉邦總是親自征討。因此受冷落的薄夫人母子很少能見上皇帝。

劉恆6歲時,高祖劉邦御駕親征代地陳豨的叛亂後,覺得應該安排個諸侯王來看守北大門。劉邦當然捨不得讓劉如意去這臨近邊疆的窮地方,於是想到了劉恆,就把他封為代王。

薄夫人有著冷靜的政治頭腦,她已經看出呂后專制的後宮非常危險,反正劉邦也不待見她,於是以劉恆年齡小為理由,很高興的和劉恆離開是非之地,一起來到晉陽,明智的避開了慘烈的宮鬥。

母子倆來到晉陽後,把代地當成自己的生活一輩子的家,採取優厚的稅收政策安撫百姓,讓這塊剛剛結束戰爭的土地恢復了生機,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劉恆受到代地百姓的擁戴,過著安寧的日子。

使者的到來,打破了劉恆寧靜的生活,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請代王去京城。劉恆有點發懵,多少年了,沒有誰請他回過京城,最近聽說呂氏集團被一鍋端了,反而來請他,是福?是禍?

於是他問大臣。一些大臣說,千萬別去,朝中的大臣鬼得狠,剛剷除了呂太后的人,朝中正亂著呢,就請大王去,還是裝病不去為妙。另一些大臣認為,這是好事,呂氏被清洗了,該恢復劉氏權威了,估計大臣請你去當皇帝呢。

劉恆拿不定主意,就去問母親。薄夫人說:“算一卦吧。”於是請巫師用龜甲來卜卦。卜辭說:“預示更替,成為天王,像夏啟一樣發揚光大先帝事業。”劉恆看完後,傻呵呵地說:“這卦不準,我早就是王了,還預示什麼。”巫師跪倒祝賀:“這次是天王,大王要繼承皇位了。”

從劉恆的表現看,他繼承了母親淡泊的性情,沒有當皇帝的野心,呂氏集團被鏟滅了,他也沒想著,也不相信大臣們會選偏遠之地的自己當皇帝。於是派舅舅薄昭到京城到周勃。

周勃告訴薄昭,因為臣子們被呂氏一家害苦了,非常害怕外戚再次亂政。薄夫人品行端正,處世淡泊,不參與政事,培養代王賢能、聖德、仁愛、孝順,因此大臣們推舉劉恆當皇帝。因為母親一家人善良,竟然贏得了皇帝的位置,劉恆運氣好,也是好人有好報。

劉恆沒有辜負大臣的期望,繼承皇位後,致力於農業發展,輕徭薄賦,成為一代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