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珙桐之鄉——納雍縣

中國珙桐之鄉——納雍縣

納雍縣地處貴州省西北、畢節地區東南,形如一隻頭西尾東,側臥於烏蒙山系東南麓、六沖河與三岔河之間的山羊。總面積2452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08萬人,是一個人口大縣。納雍屬多民族聚居區,全縣共有苗、彝、白、布依、回、侗、壯等22個少數民族。

中國珙桐之鄉——納雍縣

圖一 納雍行政圖

殷商西周時期,屬鬼方,春秋時期屬牂牁古國。戰國時期屬夜郎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夜郎地置夜郎、漢陽諸縣,今納雍屬象郡漢陽縣。 西漢初期,其地屬南越國。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屬犍為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牂牁郡,平夷縣改隸牂牁。東晉時改平夷縣為平蠻縣。

南北朝時,梁泰清中,寧州為爨氏(史稱烏蠻)所據,郡縣俱廢。唐龍朔三年(663年),矩州(今貴陽)剌史謝法成招撫比樓等七千內附,總章三年(670年),以比樓地置祿州、湯望州等州,今納雍部分在唐時為湯望州和郝州屬地,分別隸黔州都督府和戍州都督府。宋末諸州皆廢,稱羅氏鬼國。

中國珙桐之鄉——納雍縣

圖二 納雍自然景觀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羅氏鬼主阿柞內附,詔為其地安撫史,立烏撒軍民總管府,元大德七年(1303年),設立八番順元路。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順元為貴州,隨置貴州宣慰司,崇禎三年(1630年)改貴州宣慰司為水西宣慰司。

清康熙四年(1665年),以水西地置大定、平遠、黔西及威寧四府。二十二年(1683年),改黔西、平遠為州,隸大定府,同時復置水西宣慰司和阿武長官所,二十六年(1687年),改大定府為州,與黔西、平遠同隸威寧府,三十七年(1698年),裁撤水西宣慰司與阿武長官所。清雍正八年(1730年),復改大定為府,威寧為州,與黔西、平遠、畢節同隸大定。今納雍為大定府轄地。十一年(1733年)置水城廳,以今納雍豬場、新房鄉部分轄地劃歸水城廳領屬。

中國珙桐之鄉——納雍縣

圖三 鄉村景象

民國三年(1914年),廢府置縣,大定府改為大定縣。民國卅年(1941年),析大定、織金、水城部分置納雍縣因縣南有一納雍河,即以納雍為縣名(亦取納民雍熙之意),併成立納雍縣政府。新中國成立之後,隸屬於貴州畢節地區。納雍縣長期無縣建制,分屬於其他縣區,建縣時間很短。

納雍位於古黔中隆起西端,是貴州高原第二階梯黔西山原的一部分,即雲貴高原向黔中山原的過度地帶,地勢西北東南高、東北西南低,境內山脈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納雍縣最高峰是位於西北部的癩疙寶大山,海拔2476.40米,低緯度,高海拔造就了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溫和氣候。

中國珙桐之鄉——納雍縣

圖四 珙桐

納雍是一個資源豐富,其中無煙煤儲量最為豐富,達123億噸,佔全省儲量的14.4%,煤質優良。水能資源豐富,是貴州"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森林覆蓋率達55.28%(2018年)。納雍生物資源豐富,有約30平方公里的珍稀植物——珙桐,是全國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珙桐自然分佈區域,珙桐,又稱鴿子花,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珙桐之鄉"。

納雍是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地區,盲谷、伏流、峰林隨處可見。主要景點有總溪河風光,雄奇壯觀的吊水巖瀑布,碧波盪漾、杜鵑噴香的過獅河水庫以及眾多離奇古怪的溶洞景觀,人文景觀有萬壽橋、奢香行宮、紅軍路過槍桿巖等歷史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