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立的那些flag已經都倒了吧,給你個方法幫你重新立起來。

如果你想賺100萬

請給自己一年的時間

堅持每天早睡早起

業餘時間

每天閱讀一小時

健身一小時

社交一小時

自省一小時

這樣你就會發現,用不上一年

... ...

... ...

你根本就不想去賺100萬了。

先把這杯毒雞湯,敬你。

回想下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看完某本勵志書後,經過書的洗腦,你會去思考個明確的目標,然後立個宏大可執行的計劃,然後再弄個清單每天去執行計劃,然後奮力的執行一段時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如果你還沒經歷過那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你還沒上路,要麼你是個天才,相信我你並不孤獨,早晚會經歷的,因為天才太少了,你99%不是。

為什麼實現一個目標這麼難呢,我們又應該怎樣應對呢。

我們先來了解下我們的大腦,大腦中決定人行為的有兩個區域,一個是前額皮層像個聰明沒長性的小姑娘、一個是基底神經節像個愚蠢有毅力的莽撞漢,前額皮層是我的意識部分,會推理、深思、反省,而且富有遠見,他是大腦聰明的部分,但就是因為它的功能太過強大,所以會消耗太多精力,容易讓你產生疲勞;基底神經節,相當於模式探測器,一旦他形成了一個模式後,它便可以不加思索的執行,能夠忍受不停的重複,非常有毅力,但極其難於改變。前額皮層處理我們意識部分,一旦大量消耗能能量的前額皮層疲勞的時候,低能耗自動運行的基底神經節將接管大腦,但基底神經節並不會直接聽前額皮層指揮,基底神經節是非常抗拒改變的,想讓基底神經節聽話必須要經過大量重複,也就是得養成習慣才行。


新年立的那些flag已經都倒了吧,給你個方法幫你重新立起來。

大腦這個設計看似不合理,但其實卻是進化論鬼斧神工的結果,大腦是由執行決策和進行自動行為模式識別的兩部分組成的系統。前額皮層的管理功能相當活躍,反應靈敏,但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意志力)。基底神經節的自動功能不僅強大,而且效率高。它們能節省精力,無須持續監督就能處理各種任務。

立一個“偉大”的flag是前額皮層來負責的,但flag太“偉大”了在基底神經節還沒接管的時候,容易疲勞的前額皮層常常就放棄了。所以如果你的flag倒了也不用太自責,因為你的大腦就是這樣設計的,立個遠大的目標,然後按計劃執行去完成目標這個方式本身就有問題。那怎麼辦呢?

有個生物學與心理學原理,人的身體和精神之間,往往存在很深入的“互相牽引”,而我們自己卻很難意識到。在我們潛在的觀念裡,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獨立的、精神和肉體是二元的、肉體是惰性的需要精神來拉動的……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完全帶不動。

其實——精神是有著很強的“自我適應能力”的。你把你的身體,放到一個場景中,你的精神怎麼辦呢?它會自然而然地接受這個場景,並且順勢地“繼續下去”,甚至還會將做這件事的“痛苦”化為“快樂”。

比如鍛鍊,颳風下雨、公司加班、肚子不舒服……一大堆奇怪的理由會“阻擋”你鍛鍊,怎麼辦呢?很簡單,強制自己的身體去鍛鍊的地方,以一種無意識的狀態站在器材上,然後開始練,然後,你也會驚奇地發現——居然還可以這樣。

這裡推薦大家看一本書《微習慣》


新年立的那些flag已經都倒了吧,給你個方法幫你重新立起來。


所謂微習慣,就是如果你想培養一個新習慣,那麼微習慣就是把你這個習慣大幅縮減的版本。比如,你把每天做100個俯臥撐縮減成每天做1個,把每天寫3000字縮減成每天寫50個字,把每天保持記日記縮減成每天記一兩件事。像這樣把一個習慣大幅縮減成小得不可思議的步驟,就叫做微習慣。

一個俯臥撐,50個字,這有什麼用啊?我們上邊說過基底神經節是非常抗拒改變的,所以習慣是非常難於形成的,需要更多的意志力,但意志力是一種生理認知資源,用完,就沒了。而微習慣讓我們採取一個小到不可思議的目標,只消耗極低的意志力,讓大腦以低成本啟動,大腦還沒來得及對這個行為產生抗拒的時候,行為就已經發生了。一旦啟動一個行為,比如做一個俯臥撐,你就很有可能繼續下一步行動,完成額外的環節。因為我們本來就想積極地採取這些行動,所以一旦開始,內心的牴觸就會減輕。就像作者發現,做一個俯臥撐和做幾個俯臥撐的準備動作是一樣,那多做一個俯臥撐你就多賺了一個。既然你已經寫了50個字,寫到這兒思路已經開了,再寫50個字又怎樣。大腦就是在這樣的動力和誘惑下,一點一點往前行動,一點一點實現你想要實現的目標。

所以,在微習慣這種方式下,我們每天會因為自己堅持取得了小成就而不斷地增加慣性,提升自己的習慣能力。這樣我們不會因為自己沒有完成目標而感到愧疚和挫敗,相反,我們會因為微習慣自帶的螺旋狀激勵機制不斷地堅持下去,最終能把微小的習慣養成心目中的那個大目標,大習慣。微習慣就是以小改變來撬動大目標的支點,也就是從一個小的行為最終養成一個大的習慣的關鍵。

那麼微習慣怎麼執行呢:(圖片來源於得到成甲的微習慣解讀)


新年立的那些flag已經都倒了吧,給你個方法幫你重新立起來。


舉個例子:

假如你2019年flag是,健身一小時,反省一小時,把它們變成微習慣

1、選擇微習慣:一個俯臥撐,回憶下一天中做過的一件最好的事。

2、挖掘其內在價值:我希望有個好身材,我希望我變成一個厲害的人。

3、把他納入日常生活:每天晚上9點健身,做一個俯臥撐,上床後開始回憶一天中的那件最好的事。

4、建立回報機制:完成健身後哈哈笑出聲10秒鐘,連續十天回憶最好的事情獎勵自己刷抖音一個小時。

5、記錄追蹤完成情況:每天記錄下是否完成了微習慣,可以弄個大日曆,每天劃對勾。

6、微量開始超額完成:一旦開始不僅僅做一個俯臥撐,甚至可以做一組仰臥起坐。一旦開始回憶好事,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覺得這事好,還可以想想今天哪些事做的有問題,什麼產生的問題。

7、服從計劃,擺脫高期待值:目標就是一個俯臥撐,就是回憶一件好事,

關鍵在於,我們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堅持目標上,而不是對目標的任務量抱有較高的期待。堅持的頻次比單次的數量更重要。

8、留意養成習慣的標誌:習慣養成的標誌是做比不做還容易。當你每天不健身就焦慮難受的時候,那健身習慣養成了。這意味著你可以加量或者可以去養成其他微習慣了。

一般人用大腦來控制身體器官,而高手常常是用大腦控制自己的大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