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關於孩子心理諮詢若干問題淺析

一直以來孩子的心理諮詢在整個諮詢中的比例就不小,但是近年來數量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並且越來越出現低齡化。甚至在2-3歲就開始出現心理問題(以自我幽閉,不安全感為主。)隨著孩子年齡增加每個階段會有較為明顯的變化。

在實際的心理諮詢臨床治療中,基本為以下幾種問題。(精神分析方向)

一.厭學問題

【原創】關於孩子心理諮詢若干問題淺析


厭學問題最為出現的多。(並不是其它問題少,而是父母對此類問題最敏感,甚至很多軀體化現象比如頭痛,失眠等表現為生理問題的症狀時,都是在影響到學習的情況下才引起父母的重視。)尤其是在孩子明確的提出不出學校的時候,這常會讓孩子的父母出現嚴重的焦慮問題。

二.人格問題

孩子的人格問題主要為以下四種:

1自戀 、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自卑,過分關注別人評價。(一般為家庭教養問題,多出現在較富裕家庭。但可能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心理諮詢的價格較貴,導致一些收入水平不高的來訪者考慮別的方法。因為低收入家庭中的自戀型人格也不少見。)

2抑鬱、對事物不關心,無興趣,情緒常常低落。(部分婚變家庭常見,部分挫折教育不太好。或者在學校孿生體驗不好,感覺被同學看不起或有被排斥感,學習成績不理想導致情緒低落。)

3強迫 、多數有不良的行為習慣,如咬指甲,拔頭髮等還有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多數常見於父母過於控制或完全不管的家庭。此類人格中如果學習成績突然出現大幅下滑,會成為應激事件導致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突然嚴重。)

另以上三種都有可能引發失眠問題。

4偏執、 熊孩子的標配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攻擊行為

【原創】關於孩子心理諮詢若干問題淺析

常打罵同學,朋友乃至父母。(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攻擊型人格,但是攻擊型人格的數量樣本不夠多,大部分情況還是偏執型人格為多。)

2) 對抗行為 不守紀律,蔑視規則,不聽話,不尊重長輩。(違抗性障礙又稱對立違抗性障礙,多見於10歲以下兒童,主要表現為明顯不服從、對抗、消極抵抗、易激惹或挑釁等令人厭煩的行為特徵。不怕老師的孩子中很多都有此類障礙。)

3) 破壞行為 摔東西,破壞公物等。

4) 欺騙行為 偷竊,說謊等(品行障礙指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期出現的持久性反社會性行為、攻擊性行為和對立違抗行為。這些異常行為嚴重違反了相應年齡的社會規範,與正常兒童的調皮和青少年的逆反行為相比更為嚴重。)

5) 惰性行為 懶惰,缺乏耐心,缺乏責任感。(迴避心理,自我限制問題,以避免競爭。)

(熊孩子主要出現在過分溺愛孩子家庭。)

三. 退行

自我幽閉,宅, 不參加集體活動,對不熟悉環境有明顯不良反應。(除了不可逆因素比如身體缺陷,智力發育遲緩等,還有自閉症,但更多的時候是是依賴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

四. 多動綜合症

比如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徵的特徵是不自主的、突發的、快速重複的肌肉抽動,在抽動的同時常伴有暴發性的、不自主的發聲和穢語。

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和衝動、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明顯影響患者學業、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後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會同時做很多事情,例如邊做作業邊玩兒,粗心大意、脾氣暴躁,人際關係差,老師常反映上課小動作很多,常出現於幼兒園及小學階段。

五. 其它問題

【原創】關於孩子心理諮詢若干問題淺析


孩子早戀,家庭家暴,自虐行為,父母關係緊張導致孩子軀體化問題,青春期叛逆等。

高發期

在孩子年齡上初三,高三都是厭學問題的高發時期。中考,高考的學習壓力很大。

在每年的7月—9月中旬也是高發時期。入學前和入學適應情況不良都會引發。其它月份也有但是除非引起學習問題,否則不會引起父母的重視。故數量上不會有很高的變化。

孩子的心理諮詢臨床有著其心理發育的階段性特點,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實際的操作中,諮詢師要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諮詢理論,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這需要諮詢師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廣博的知識,明察的能力以及靈敏的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