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你喜歡歲月靜好,其實現實是大江奔流。


3月8日,是校長王思聰微博停更的第48天。這一天,他一手締造的熊貓直播宣佈破產。


校長的微博依舊沉默,但這則消息卻震驚了朋友圈。


背靠王思聰這棵大樹,曾與鬥魚、虎牙三足鼎立,估值高達50億,熊貓直播從一開始就像個優等生。誰會想到,佔盡了天時地利,卻依舊一敗塗地。不幸是結局,不爭是緣由,熊貓直播卻是敗給了自己。


破產原因很多,但和打雞血、倡導狼性文化的同行不同,熊貓直播很佛。


主播佛,每天只直播 4、5個小時,人氣掉了領導也不在意。等到月底瘋狂補時長,然後拿全額薪水。甚至,主播們還虛假“刷量”成風。


員工佛,有遊戲廠商員工說,熊貓員工很自負,認為“校長”的名字足夠牛,是最厲害的推廣方案,多餘的PR毫無意義。


領導更佛:媒體報道說,熊貓直播曾幾次遇到危機,領導層都集合開會。但實際上,都是邊開會,邊攜妻帶子找個度假村搞團建。


相比對手,熊貓直播就是天堂,大家不用加班、不用熬夜、不用有危機感,就能舒舒服服的拿錢。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但直播行業白刃見紅,全力以赴尚且困難重重,一味貪圖安逸,想不死都難。用戶下降、造血困難,熊貓直播節節敗退,不僅無人願意投資,最後連王思聰都撤了資。


總認為大樹底下好乘涼,卻不知道大樹不喜歡懶惰的你。


如今,在直播間高呼“世界末日”的主播,在職場到處投簡歷的員工,一定感受到了行業的殘酷,但這一切又能怪誰?


正如360創始人周鴻禕在《給那些仍舊在公司混日子的人》一文所寫:“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後的輸家是你自己。


你曾經貪圖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殺死你。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羅振宇有句話很形象,你喜歡歲月靜好,其實現實是大江奔流。


在這大江奔流中,你如果渾渾噩噩,把混日子當成是歲月靜好,等待你的絕不僅僅只是落後。


去年年初,唐山某收費站取締,一批工作人員因此下崗。為此,這些人圍住了領導要說法。


其中一位大姐哭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隔著屏幕都覺得悲哀,這種悲哀不是她失業,而是她才36歲,就失去了面對人生的勇氣。


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花盆效應”,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年輕時貪圖安逸,容易形成慣性思維。


此後,如果困難來襲,他們往往不是絕境反擊,相反會因為害怕,選擇用更低級的舒適,和短暫快感來麻痺自己。


到最後,輸的徹徹底底。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指出:“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你把時間花在哪裡,最後的收穫就在哪裡。而走出那些毫不費力的人生,翻越崇山峻嶺,終究遇見的是一個更豐盈的自己。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奇葩說辯手董婧說,面對失敗,最難過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你18歲,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會不會後悔,高中時不夠努力。

你22歲,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會不會後悔,在大學裡只是假裝學習。

你35歲,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不能給孩子、家人最好的生活,會不會後悔,在之前的十多年中只是貪圖安逸。


決定是現在,是你昨天的選擇;而決定明天的,是你今天的行動。不要被現在的安逸所矇蔽,其實每個成年人,都是劫後餘生。所有的卓然不群,都是逼出來的,所有的輕鬆生活,都是熬出來的。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如果你人到中年,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那麼問一問自己,在之前的十多年中,你是否貪圖安逸。


“歲月不饒人,我也未曾饒過歲月。”


人生在世,我們不是王思聰也不是馬雲,我們的資源少得可憐,這麼點時間、這麼點精力、這麼點人脈…我們不可能什麼都要,成功唯一的可能就是把僅有的籌碼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正如孟子幾千年前所說的那樣:“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去做,只能選擇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在資源不足時,把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目標上,能更專注地去解決少數卻重要的問題,“勁往一處使”,這樣才更容易成功。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在必要的時候放棄

好過在不適合的地方堅持


楊振寧青年時,曾經夢想成為一個實驗物理學家。


1946年,他進入芝加哥大學,在實驗室工作了20個月,物理實驗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常常發生爆炸。以至於後來實驗室流傳著一句話:“哪裡有楊振寧,哪裡就有爆炸。”


楊振寧整整考慮了一個星期,他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做手工活,爸媽總把他做的小雞當成蓮藕,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動手能力確實不強。最終,楊振寧放棄了自己並不擅長的實驗物理,轉向理論物理學的研究。


1957年10月,他和李政道聯手摘取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將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物理史上。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認清自己的侷限,果斷放棄原有的方向,選擇一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這何嘗不是人生的大智慧?


當然,楊振寧當時也面臨著種種風險:研究方向變了,之前的時間、精力白費了;在理論物理學領域毫無積累…


問題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勢必困難重重,一點代價都不想付出,怎麼可能登上巔峰?


如果什麼都想要,那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什麼都得不到。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其實,人生的選擇和園藝的道理是一樣的:沒有適當地修剪,就不能塑造出自己想要的形狀。即便一朵花再漂亮,如果影響到了整體的造型,那就該狠心地裁剪。


當我們願意抽身出來,拋開情感和利益的羈絆去看待問題,我們往往可以更容易透過迷霧看清真相,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如果態勢一直在走低,自己卻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離開,輸掉的可能不只是財富,而是人生。


王思聰失聲第48天,熊貓直播宣佈破產,這麼巧?


知道自己想捨棄什麼

那才是真正的力量


經濟學家托馬斯·索厄爾曾說:所謂的解決方法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取捨。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會有完全如人所願的人生,哪怕你的設想再美好,現實不會允許你做到,畢竟我們的時間、精力有限,能做的事情,其實並不多。


因此,真正聰明的人,都是那些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願意做出抉擇,從不後悔的人。有舍才有得,所有看似美好的生活,其實都是不斷權衡和取捨之後的結果。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的:知道自己想捨棄什麼,那才是真正的力量。



< END >

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