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恐慌與信心

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恐慌與信心

作 者:[美]羅伯特·希勒(耶魯大學教授)

譯 者:陸殷莉

圖 片:網絡

來 源:本文原載於《敘事經濟學》(中信出版社2020年4月版)第十章

本文共計3277字數,閱讀約需要8-11分鐘。

信心可謂是經濟晴雨表

正如我們可以測量氣壓一樣,我們也應該可以測量信心。此外,不同於氣壓,信心有可能會受人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優秀的愛國人士在道義上有義務支持公眾信心。事實上,1923—1929年擔任美國總統的卡爾文·柯立芝就一肩承擔起提振公眾對經濟和股市信心的重任。

柯立芝所做的保證——有時被稱為“柯立芝—梅隆牛市小貼士”——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在《大西洋月刊》1928年的一篇文章中,拉爾夫·羅比(RalphRobey)指出了這樣一種模式:每次股市出現大幅下跌或公眾譴責投機者大額貸款以購買股票的時候,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或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就會對市場形勢發表非常樂觀的講話,或是否認一切過度投機問題。11羅比懷疑柯立芝和梅隆的樂觀主義是否有合理的立足點,他認為這種樂觀主義是為了維護公眾對股市的信心而採取的一種措施。

“柯立芝—梅隆牛市小貼士”可能是政府為了安撫那些擔心投資者信心受到干擾的有影響力人物採取的舉措之一。《華爾街日報》在1928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我國一家領先產業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不久前與一些朋友聊起市場狀況。他表示:“我看好我們自己的股票,它的價格肯定能馬上拉上去,我也願意大量購進股票。我不搞投機,所以股票肯定會放在我的名下。問題在於怎麼把它賣掉。我已經為未來做好準備,但只要我賣掉任何股票,員工很快就會聽到消息,而且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股東,這麼做不僅有可能干擾他們,事實上還會暗示他們出售自己持有的股份。因此,我默默地知道消息就行了。”

股市在1929年10月崩盤。8個月前,即1929年2月,聯邦儲備委員會曾警告,美聯儲不會幫助那些為上漲股市提供貸款的銀行。為了證明這一聲明的合理性,它指出自己“既沒有權力也沒有傾向”評判“投機的優點”,但投資者領會了言下之意,並立即做出了強烈反應。13《華盛頓郵報》報道了“美聯儲與華爾街劍拔弩張”,在這場戰爭中,華爾街的主要立場是美聯儲不應該多管閒事。1929年8月9日,即市場崩盤前的兩個半月,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提高了再貼現率(即銀行向它貸款的利率)。在美國曆史上,從來沒有哪個政府機構的使命可以被解讀為穩定股市。有一些故事對1929年的股市崩盤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有關華爾街與美聯儲“之戰”的敘事可能在接下來幾個月裡推動了這些故事的傳播。它也給大眾造成了一種普遍印象,即知情人士感覺到了過度投機的現象。

股市崩盤之後,人們對政府官員、商界人士和記者所做預測抱有的幻想進一步破滅。一位觀察人士在1930年指出:“很不幸,商業分析文章的作者似乎傾向於只發表樂觀的言論,並避開所有可能被視為悲觀主義的詞句。”1931年,《紐約時報》財經編輯亞歷山大·達納·諾伊斯(AlexanderDanaNoyes)指出:“當那些重要人物在新年預言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時,他們會追求充滿希望的那一面,因此會剔除所有令人不快的反面聲音。”

與此同時,沒有人願意被人指稱在擁擠的劇院裡大喊“失火了”,從而加劇公眾恐慌並有可能引發人們大舉逃離市場。擁擠劇院失火的原始敘事見於《紐約時報》,這篇報道可以追溯至1884年,即崩盤之前約半個世紀的時候:

週二晚上,在哈萊姆的芒特莫里斯劇院,戲劇《風雨交加》的帷幕在擁擠的房間裡緩緩升起。演到火災那一幕的時候,有人三次大呼“起火了!”,喊聲響徹樓內。很多觀眾臉色發白,但是戲劇還在繼續上演,這讓人放下心來,一場險些發生的恐慌也就此化解……路易斯·艾斯勒指稱居住在第四大道2446號的一位名叫弗朗西斯·麥卡倫的年輕人引起了這起事故,巡警長兼警察埃德米斯頓拘捕了他……韋爾德法官將他送到島上關押了一個月。

不過,“擁擠劇院失火”的敘事並沒有馬上流傳開來。後來,時任大法官小奧利弗·溫戴爾·霍姆斯(OliverWendellHolmes,Jr.,後來成為首席大法官)在1919年的一份最高法院判決書中提到了這一敘事。因此,它與一位名人產生了關聯。這則敘事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流傳,然後出現了病毒式傳播。

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人們越來越堅定地認為,大蕭條是由意見領袖的“口無遮攔”引起的,這些領袖忽視了這種口無遮攔造成的心理影響。18但實際上,知名人士似乎很清楚自己所說的話有可能造成的心理衝擊,這導致了另一則敘事的生成:意見領袖現在非常擔心自己的話會引發恐懼,結果公眾普遍開始認為這是錯誤的樂觀主義。換言之,公眾認為意見領袖在竭力表現出樂觀的態度,而聽眾必須校正這種過度自信。顯而易見,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的預期會波動得厲害。

與早期的恐慌敘事一樣,很多人也將大蕭條視為奔逃或恐慌。當人們看到其他人逃離大蕭條時,也會心生恐懼並紛紛逃離。這種恐懼感強有力地控制住了公眾的想象力。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歐文·費雪在1930年寫道:

也就是說,主要的危險根本不在於現實情況。危險在於恐懼,在於引發恐慌的恐懼,這種恐懼能從股市蔓延至企業。真正的勇士會承認:“我唯一的恐懼是對恐懼的恐懼”。

波士頓市長詹姆斯·柯利(JamesCurley)的助手托馬斯·穆倫(ThomasMullen)在1931年也有過類似的表述:

我認為,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後來,在1933年,即大蕭條最嚴重的那一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在就職演說中說:

因此,首先請允許我表明自己的堅定信念,即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一種無以名狀、失去理智和沒有道理的恐懼。這種恐懼阻礙了我們將退卻轉化為前進的必要動力。

托馬斯·穆倫不是名人,但羅斯福總統是。因此,羅斯福成為這一說法的創始人並使之廣為流傳,這句話被歸到了他的名下——這個說法被反覆提起很多次,因此聽起來很正確。如今,這句“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可能是羅斯福最出名的一句名言了,ProQuest的搜索結果顯示,它在21世紀前10年的使用頻率甚至高過了20世紀30年代。

但是病毒式敘事不易掌控,而且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聲稱人人都在恐懼並強調人們需要鼓起勇氣的做法可能會生成一些決意不再恐懼的愛國之心。但是,這樣的規勸也會使人懷疑其他人是否會真正消除他們的恐懼。因此,將這個問題判定為一個事關恐懼的問題,只會使問題惡化。

20世紀30年代的其他敘事都在講述這樣的情形:屈居於人滿為患的貧民窟,只能在晚上打開行軍床,和很多人一起睡在公共區域,然後還得每天將床收起來,為其他活動騰出空間。還有一些敘事講述的是人們生病但無錢就醫的故事。雖然這些敘事有點誇大其詞,但它們還是降低了人們在基本必需品之外進行消費的意願。其結果就是,人們為了省錢而免去常規的牙科檢查,最終可能不得不去看牙科急診。

羅斯福還列出了消費的道德理由。他在1933年舉行完就職典禮之後沒幾天就罕見地在全國性大規模銀行擠兌潮中向全國發表了廣播講話,這次擠兌潮使得所有銀行關門歇業。在這次“爐邊談話”中,他解釋了此次銀行業危機的情況並請求人們不要再去銀行提款。他向全國發表這次講話時,就像是軍事指揮官在戰鬥前要求下屬部隊展現出勇氣和無私。羅斯福明確指出:“你們大家一定要有信心。你們一定不要聽信謠言和妄加猜測而驚慌失措。我們要團結起來消除恐懼。”公眾聽從了羅斯福的個人要求。銀行擠兌得以結束,當銀行重新開業時,資金開始流入銀行而不是流出銀行。

時至今日,這一敘事星座還在影響著我們。雖然總體敘事已經不夠有力,或者說沒有被很好地派上用場,因此不足以阻止經濟衰退,但它仍然留存在我們的意識之中,一旦形勢變化,它就有可能東山再起。與此同時,我們現在已經習慣於在每個工作日結束時收聽股市收盤價並將之視為公眾信心指標。我們也在密切關注各種月度信心指數,不過不是因為經濟學家敦促我們這樣做,而是因為我們仍然受到以往敘事的影響,即公眾信心有可能會突然崩潰,就像擁擠劇院裡突然傳來“失火”的驚呼聲一樣。

《敘事經濟學》

諾獎得主羅伯特·希勒講述病毒般傳播的故事如何影響經濟乃至社會的發展趨勢,為理解當下疫情敘事如何影響未來的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提供分析框架。

作者:[美]羅伯特·希勒

譯者:陸殷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4-30

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恐慌與信心

作者簡介:

羅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斯特林(Sterling)講席教授。標準普爾/凱斯-希勒房價指數開創者。《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和專欄撰稿人,曾出版《非理性繁榮》《動物精神》《釣愚》(後兩本與喬治·阿克洛夫合著)等暢銷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