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子重慶多辣妹,成都耙耳朵

巴人以白虎為圖騰,

白虎主殺伐,

為巴人戰神的化身。

巴人以武立國,行事過於兇悍殘暴,最終難以長久,穩定人心。公元前316年,巴國最終也被秦所滅,巴國從此在歷史上消失......

為啥子重慶多辣妹,成都耙耳朵


歷史記載道:夏啟(夏禹的兒子)進入中原建立了夏朝之後,以四川,也就是現今重慶和成都這兩個地方為中心,分別建立了兩個部落,慢慢地走向了國家的形態。

第一是蠶叢建立的以三星堆為代表的蜀國;第二是巴國,巴國在蜀國的西北面。史書對這兩個國家進行了評價:蜀出相,巴出將。蜀人柔弱重文,巴人勇猛重武且忠誠。


為啥子重慶多辣妹,成都耙耳朵

蠶叢


這兩個國家彼此共同存在了將近一千年,這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當中是很少見的,說明在近一千年歷史當中,這兩個國家和平相處的時間遠遠大於相互戰爭的時間,而且二者已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共同的文化形態,也就是我們說的巴蜀文化


巴人之始


四川人從歷史概念來講,更多是指一種文化和以這種文化形成的地方特徵。在漫長曆史當中,四川經歷了無數次的移民,現有的居民可能已經不是當年的巴人或蜀人了,但形成的文化形態卻一直延續著。巴蜀文化的融合,到漢時基本已融為一體,巴蜀兩地除了“性格”上的特徵,在文化、生活習俗上基本上很接近。


巴人最早出現在四川的東北部(現秦嶺大巴山一帶),這是最初巴人部落形成的地方,其後以重慶為中心,再往後有一部分東移到了湖北的清江一帶,還有一部分南移進入武陵山區,分別稱為

板楯蠻和武陵蠻


為啥子重慶多辣妹,成都耙耳朵

巴人中最為驍勇的賨人,又稱板楯蠻。


巴人猛烈的擴張,主要來源於土司制度的形成。元代實行土司制時,巴人大規模向周邊擴張,包括石柱(現恩施湖北長江以南),遵義銅仁一帶。


到明代依然是土司制度,幾百年的時間巴人擴張的非常快,地域非常廣闊。1949年,中國強調一個國家的多民族融合性,就把巴人劃為了土家族,這個就是巴人的整個歷史。(註釋:在1949年以前,我們國家沒有土家族這個說法,也沒有這樣一個族群的劃分)


虎賁之師


巴人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就給後世留下了難以抹去的記憶,史志《華陽國志》裡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周武王能夠打敗商紂,幸巧有了巴和蜀這兩個國家的軍隊。


歷史記載周武王的這兩支軍隊當中,有一支特別的部隊,稱為“虎賁”,它是從最強悍的巴人軍隊中挑選出三千精銳。因巴人崇拜虎,作戰像虎一樣勇敢,稱之為虎賁,這就是周武王的精銳部隊。


牧野之戰,讓巴國三千虎賁登上了歷史舞臺,巴人在國家的軍隊形象當中樹立了一種崇高的地位,凡是形容作戰勇猛的人,都稱之為虎賁之師。從那以後,虎賁成了英勇善戰的巴人的代名詞,更有些朝代還專門設有稱為虎賁的軍事機構。


為啥子重慶多辣妹,成都耙耳朵

牧野之戰


據史書記載,漢代有虎賁中郎將、虎賁郎,歷代沿用,一直到了唐朝才被廢止,古代稱宮廷禁衛軍的將領為虎賁,也稱勇士為虎賁;此後,凡軍中翹楚者,無不被冠以“虎賁”二字。直到現在,在軍旅之中,依舊不乏虎賁師、虎賁團、虎賁營的存在。


歷史學家津津樂道的牧野之戰,實際上是一次充滿風險和近乎孤注一擲的傳奇之戰,同時也是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在這次戰役當中雙方軍隊的比例是1:6,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巴和蜀充當了周武王滅商的絕對主力。在《尚書·牧誓》對西南地區參加牧野之戰的八個少數民族的記載當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巴與蜀,最突出的也是巴人。


牧野之戰是古車戰,用兵車來進行戰爭的一次著名戰役。它終止了殷商王朝600年的統治,確立了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秩序。現如今漢文化的形成和一些禮儀制度儀軌都與它有關。


為啥子重慶多辣妹,成都耙耳朵

先秦時期的戰車復原模型


周滅了商後,由周公建立的“周公之禮”規矩制度,是從周朝開始。牧野之戰為西周禮樂文明的全面展開開闢了道路,在這次戰役之後,周朝就開始把它建立起來了。


“耙(pá)”的歷史淵源


在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兩位巴人女性。第一個是歷史上記載的“巴寡婦清”,也稱為巴清。巴清是一個寡婦,居住在現在涪陵一帶。她的地位很高,秦始皇親自把她請到皇宮裡去,像供奉母親一樣地來對待她。她去世之後,秦始皇專門修建了一個名叫“懷清檯”的紀念碑,表達對她的懷念之意。


為啥子重慶多辣妹,成都耙耳朵

巴寡婦清


巴寡婦清之所以有那麼高的地位,能得到秦始皇如此的尊崇,是因為她不但是一個軍隊首領,私人武裝達到了數千人,工人和僕人也都達到了數千人,最重要的是她壟斷了整個巴人地區的汞。


汞在當時是最重要的物質,秦始皇時代的汞有幾種作用:第一是煉丹,第二秦始皇的墳墓裡面用汞來保護,形成了一種流動的、類似於宇宙天體循環的結構,數量龐大。


第二位巴人女性代表叫秦良玉,她是明朝末期白桿兵的首領(白桿兵,明朝末期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為其丈夫馬千乘訓練的一支善於山地作戰的特殊兵種),白桿兵是鎮壓起義叛亂的主力,前後20年時間,幾乎沒有打過敗仗。白桿兵的後期,更多是作為應急部隊,調往東北遼寧等地與清朝打戰。


為啥子重慶多辣妹,成都耙耳朵

秦良玉


秦良玉的最後一支軍隊,在遼東半島一次著名的戰役——渾河戰役中,近四千人的白桿兵與三千戚家軍,全軍覆沒。秦良玉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被封為將侯的女性。


———————————————


酆都趣聞


巴國滅完之後,走向了哪個地方,依舊是謎。歷史記載巴人被滅亡了之後就消失了,在這個過程中,找不到人們期望的東西,但是,留下了一個神秘的傳說和一個著名的風景旅遊地——酆都


據說,當年秦朝軍隊,在付出高昂的代價攻入都城時,酆都城裡巴國的首領和11萬居民在一夜之間消失,留給秦國軍隊的是一座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空城,都自此被稱為鬼城。


這是進入文字記錄的說法,另一種傳說是酆都城下面有一條不為人知的宏觀長江臨街南岸的溶洞,南岸的溶洞叫作雪玉洞。在如今,已成為了福林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巴人也就是從這個隱藏的地下通道穿越了長江,悄無聲息地逃向了酆都對岸東南方向的清江峽谷。


前一種是文字記載,後一種是猜測和想象,這不過是巴人為最後十餘萬人在酆都城內的結局尋找的一個藉口和安慰。這所謂的十萬人有可能是被秦朝的軍隊斬草除根屠城了。對於可以活埋四十萬軍隊的秦軍來說,這十多萬人,或許根本上就不算什麼。


史家在記錄歷史的時候,往往都不會寫出真相,而是以隱喻或暗喻來暗示,歷史記錄和真相是不一致的,但是,真像往往隱藏在歷史記錄的背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