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這一類條件的教師,待遇堪比公務員!

都說教師是祖國的園丁,細細澆灌著每一個學生,讓學生能學到更多知識,將來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做出更好更多的貢獻。教師雖然可以無私奉獻,但是也要生活,也要保證家裡的開銷,如果生活都沒有得到有效保障,怎麼能更好地育人子弟呢?

符合這一類條件的教師,待遇堪比公務員!

教師證抵個稅、到手錢更多

上月,對於個稅扣除做了新的規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已公佈。裡面主要內容的意思是,從2019年1月1日起,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多個專項附加扣除“紅包”。

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其實,以前的教師工資普遍不高,尤其是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小城市,剛入職時,工資可能還沒有在流水線上班的職工多。後來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國家對教師的薪酬結構也作出了相應調整,在不久之後,有1類教師的工資將會漲哦,一起來看看。

這一類教師就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根據相關政策的規定,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平均工資不能比當地公務員的還要低,換一句話說,這個階段的教師工資待遇將會與公務員齊平,如今已經有一部分城市正在逐漸調控,未來三點這一項“福利政策”會在全國範圍內落實到位!

大家應該都知道,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是在編制內,編制內和編制外的教師工資待遇完全不同,這一點,正在當老師的應該深有體會。編制外的教師其實屬於工作不穩定狀態,而編制內的教師就不一樣了,工作處於穩定狀態,只要自己不犯錯誤,那麼就可以一輩子捧著這個鐵飯碗,直到退休之前都不會失業,所以很多編制外的教師,會迫切進入編制之內。

現在好消息來了,根據最新政策,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非在編教師,只要符合相關條件,編制外教師的入編進度將會加快,相關福利待遇也會保持同工同酬的狀態。

最後一點,國家在未來會以義務教育作為重點關注階段,因此會在這一面投入更大的資金,其中貧困地區的義務教育會是重點中的重點,會被大力扶持,其教育經費或許會撥出更多,讓貧困地區的教育得到改善。

因此,在貧困地區任教的教師,就會獲得一些生活補助以及其他津貼,讓一類教師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保障。

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強不強,教師在其中擔當很重要的角色,是以,國家會從各方面改善教師的薪酬結構和相關待遇。大家覺得以上三個改變,對於教師來說是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呢?

行測每日一練言語理解練習題

1.面對新技術、新媒體、思想文化新領域,到底是挺身入局還是________?是與時俱進還是________?夏衍、田漢等先行者的艱辛與輝煌,已經寫在了歷史深處,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正面臨著網絡時代的挑戰和考驗。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望而卻步 作繭自縛 B.裹足不前 墨守成規

C.一成不變 畏縮不前 D.萎靡不振 故步自封

2.由網絡發起的反腐監督是一種自發性、隨機性行為,往往很難能做到連續性和制度性“排查”和“跟蹤”,這很容易導致“________”。也就是說,即便網絡“抽樣反腐”能________性成功,網民這邊靠的純粹是運氣和手氣。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坐井觀天 隨機 B.斷章取義 偶然

C.掛一漏萬 偶發 D.百密一疏 階段

3.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________的東西上能夠發現美。”深入生活不僅需要創作者________的體察,還需要敏銳的眼光和善思的頭腦。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以為然 深入 B.司空見慣 細緻

C.見怪不怪 謹慎 D.習以為常 細膩

【參考答案與解析】

1、正確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第一空所填詞語應與“挺身入局”意思相反,表示不前進之意,“一成不變”強調不知變通,“萎靡不振”強調精神不振的狀態,兩詞均不符合語境,排除C、D兩項。第二空所填詞語應與“與時俱進”意思相反,表示不進取之意,“作繭自縛”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故本題答案選B。

2、正確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由網絡發起的反腐監督是一種自發性、隨機性行為,往往很難能做到連續性和制度性‘排查’和‘跟蹤’”可知,網絡抽樣反腐具有偶然性、隨機性,所以不能全面反腐,會有遺漏。“斷章取義”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不符合句意,排除B項。“坐井觀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網絡抽樣反腐”有隨機性,並非眼界小,排除A。再看第二空,由“網民這邊靠的純粹是運氣和手氣”可知,“偶發”比“階段”更合適。故本題答案為C。

3、正確答案【B】

解析:本題從第一空入手,由“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可知,填入詞語應表示事物常見。“不以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見怪不怪”指遇見怪異現象而不驚異。二者不合文意,排除A、C。再看第二空,“細緻”通常指人做事精細周密,“細膩”通常指事物質地精細或人的感情細密。對應文中“體察”,“細緻”更恰當。故本題答案為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