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今年的国庆假期,真是生生过出了“年味儿”。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到了单位打开微博,就看到#国庆长假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早早的挂在了热搜上。


当然,这个“年味儿”不只是高速的堵车和景点的人海,还有一部重现春节期间疫情的电视剧——《在一起》。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又是一部抗疫电视剧,是不是又要唱赞歌?会不会又像《最美逆行者》一样评分翻车?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都没有,这部电视剧真实还原了疫情的种种,没有回避疫情爆发时候医疗物资的不足,也没有删减当时信息公开不够及时的情况,在豆瓣上获得了8.8分的高分。


从《生命的拐点》到《武汉人》十个故事,每个故事的主角几乎都有真实的原型,你了解其中真实的故事吗?


生命的拐点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生命的拐点》这个故事的原型是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张定宇院长。金银潭医院在疫情最艰难的那段时间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这是武汉唯一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被称为此次疫情的“风暴之眼”,疫情期间,张定宇在医院工作的视频也被网友争相转发。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在2017年的时候,一向风风火火的张定宇感觉自己膝盖出了问题,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在18年10月份最终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渐冻症”。


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目前无药可救。在晚期的时候会因为肌肉萎缩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身体被冻住一样,最后呼吸衰竭失去生命。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一直向周围的人隐瞒病情,别人问他为什么走路总是一瘸一拐的,他就用膝关节不好的理由搪塞过去。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这次疫情,因为要穿连体防护服,他都要同事的帮忙才能穿上,即便这样他也不愿意告诉周围的人,不分昼夜的工作了20多天。


自从得了渐冻症,他对时间的概念也变得敏感。有一次采访时,他说,自己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在上个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定宇获得了“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参会的时候,他步履蹒跚走进了会堂,但却让人感觉很坚定也很踏实。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面对这样实至名归的荣誉,他却说,他是代表大家,代表金银潭医院,代表广大医护工作者获得的这份荣誉。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剧中江汉医院副院长谭松林和护士柳小可夫妇的原型来自于金银潭医院的涂盛锦医生和曹珊护士夫妇。


为了工作方便,也为了不给病毒感染家中老小的机会,这对夫妻从大年初一就住在了车里。


后来医院协调出一些酒店的房间给医护人员入住,夫妻俩又把机会让给了同样家住的比较远的同事,只是说在车上“睡惯了,不要紧”。


铺开被子就睡,醒来就去上班,有电话随时到位,就这样坚持了23天。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这对医护夫妻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恰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们总是被一群最优秀的人保护着,他们无惧苦累,无论生死!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就像剧中所说,“很遗憾,人类不能让时间暂停,但是人类可以创造拐点”,谢谢你们这群可敬又可爱的人。


摆渡人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如果说《生命的拐点》是在讲疫情中的医务工作者,那么《摆渡人》则是在讲疫情中的普通人。


故事里有一位每天在老婆的埋怨中坚持送外卖,晚上当志愿者接送护士上下班的外卖员,这位外卖员的原型是在疫情期间武汉的外卖小哥老计。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老计给自己取名“外卖老哥”,春节期间,因为外卖跑腿费高,老计决定留在武汉,就想多跑几单多挣一点。


老计每天哼着歌穿梭在封城后的武汉大街小巷,给人们送外卖,买药品,给没人的家里喂猫。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除夕那天晚上,老计看到了一张医护人员都在吃泡面的照片,觉得心里堵得慌,从那之后他每天就想着多接几单医院的单,让医护人员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他也每天用微博记录着他在武汉的点滴小事:“武汉不是孤岛。我们要再多点耐心,等待疫情过去,恢复往日的热闹。”


外卖小哥可能是城市里最不起眼的一群人,他们每天穿着工作服,穿梭于街尾和小巷,一句“您的外卖到了”每天要说个几百次。


我们也常常打开门取外卖的时候低头敷衍说句谢谢,却很少正视他们,仿佛他们只是一个符号,不值得花1秒钟来记住。


而这次的疫情,他们却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成为了每个城市里的“摆渡人”。


《摆渡人》里还有一位小护士平小安,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恐惧心理的包围心生退却,在大街上崩溃大喊: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崩溃完,喊完,平小安还是在情绪平复后又回了医院,坚守在第一线扛起了她的责任。这其实也是疫情中医护人员最真实的写照。

细数《在一起》背后的十个抗疫故事(一)


在每一段故事里,人们内心涌动的也许并不是什么最美逆行,千里驰援的豪情万丈,其实就只是一份简简单单的想要回到正常生活的愿望。


前线的战士其实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有私心,但最终能战胜疫情,靠得也是这千千万万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谁也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他们在最恐慌的那段时间里,勇敢的拿起了枪,保护了身边所有的人。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