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如何积淀文化力量?

文化茅台是建立在国际化视野基础与消费群体互动,让茅台从卓越走向伟大。而茅台文化是文化茅台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根基,是茅台走向未来,追溯过去的起点,也是文化茅台传播过程中的独特印记。那么茅台文化具体包括哪几部分一直处于模糊状态。今天我们就来慢慢捋顺茅台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独有文化。


01生态茅台


近年来,茅台集团不断加强生态保护,既是大品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为了能够守护传统工艺,更好地顺应天时。


2020年初,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在内部关于赤水河议案的讨论中表示,希望通过协调赤水河上下游的联动,加强对赤水河的保护。

茅台如何积淀文化力量?

生态保护一直是茅台人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对赤水河的保护。早在1972年,周总理就作出了茅台酒厂上游100公里以内不准建任何化工厂的批示,以保证茅台酒厂的用水质量。从2014年起,茅台集团每年都会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捐赠专项资金。
茅台集团不仅非常重视水源保护,也极为关注红缨子高粱基地的建设。2020年4月,茅台捐赠2.81亿元,用于支持仁怀市茅台酒酿造用有机高粱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此举既保证了坚守传统工艺,建立茅台的酿酒生态安全网;还主动承担了社会责任,间接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茅台如何积淀文化力量?

茅台文化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生态的重要,也让自然变得可知可感。同时,茅台文化传播带来的效应也间接地提高了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02文旅茅台


2020年伊始,茅台广场基建项目举行奠基开工仪式。未来,贵阳市内将出现一座以巨型酒樽为外形的新地标建筑。


据了解,这座建筑灵感来源于“玉琮之樽”(意为古代极受尊崇的玉器祭祀礼器),建筑高达359米,外在线条灵动优美、气势恢宏,充分展现着茅台酒的“玉液之冠”气质。

茅台如何积淀文化力量?

说到茅台的地标建筑,屹立于茅台镇的巨型“飞天茅台酒瓶”不容忽视。“酒瓶”高31.25米,直径10.2米,能装下2938660瓶茅台酒,到茅台镇参观的游客一出机场就能看到它。


近些年来,贵州茅台推出了“酒旅融合”的工业旅游新模式,把酒文化元素与当地旅游产业结合起来,着实让茅台爱好者们过足了“酒瘾”。 中国酒文化城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览馆,馆中系统介绍了中国酒的历史文明,以及茅台酒的发展历程、独特工艺以及文化遗迹。
馆中有一个大型的“茅台酒墙”,墙上陈列着388瓶不同的茅台酒,其中有许多绝版的产品。


03智慧茅台


2020年5月,茅台联合新华社发布了“新华·茅台系列指数”,以数字化的形式显示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茅台如何积淀文化力量?

8月,“智慧茅台”启动,茅台集团领导表示将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构建形成茅台特色数字化经营管理模式,输出茅台特色数字化体系建设经验,为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借鉴,真正使数据成为茅台高水平治理的“大脑”、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茅台提供了有效的智慧工具;而茅台研究院和茅台学院等平台,则为“智慧茅台”输送大批专业人才。


茅台研究院类似于茅台的“智囊天团”,包括社会各个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英人士,他们聚在一起为茅台的发展出谋划策。茅台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能够源源不断为茅台打造“火种”。


这两者,一个是顶尖配置,一个是基础建设;一个是方向,一个践行,对于茅台的发展和茅台文化的传播都至关重要。


茅台文化的传播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要立足现状、着眼长远,要动员各方力量、汇集各方智慧。


(来源北京茅台文化研究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